一种冲击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33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钻,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支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第一凹槽内相对输出轴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输出轴上设置有上冲击齿,支架上相对第一凹槽一端设置有护油圈,上冲击齿与护油圈贴合形成储油室。这样的冲击钻,通过在安装下冲击齿的支架上设置有护油圈,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会向下冲击齿移动,上冲击齿会与护油圈形成储油室,可以保证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被甩出冲击齿面,使冲击齿面得到有效的润滑,从而提高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的使用寿命。

A percussion dri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mpact drill, which comprises a left shell and a right shell. The left shell and the right shell are fixedly connected by bolts.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bracket is clamped between the left shell and the right shell, the top end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an output shaft is installed in the first groove through a bearing, and the top end of the first groove relative to the output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The lower impact gear, the output shaft is provided with the upper impact gear, one end of the bracket relative to the firs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protection ring, and the upper impact gear and the oil protection ring fit to form an oil storage chamber. This kind of percussion drill is equipped with an oil ring on the bracket where the lower impact gear is installed. When the percussion tool works, the upper impact gear will move down the impact gear, and the upper impact gear will form an oil storage chamber with the oil ring, which can ensure that the lubricating grease will not be thrown out of the impact gear surface under the action of centrifugal force, so that the impact gear surface can be effectively lubricated,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pper impact gear and the lower impact gear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钻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具体是一种冲击钻。
技术介绍
冲击钻是一种能使工具产生冲击和旋转复合运动的多用途手持机具。其直接工作部位为钻头,工作时一手握手柄一手执把手,按下工作开关即可工作,主要适用于在混凝土地板、墙壁、砖块、石料、木板或多层材料上进行冲击打孔。冲击钻的冲击运动是由电动机经齿轮传动,带动曲柄、连杆,使压气活塞在冲击活塞缸中做往复运动,压缩气体推动冲击活塞缸锤头以较高的冲击频率打击工具(钻头或钻头夹的连接杆)的尾端,使工具向前冲打。旋转运动为一般的齿轮传动,由电动机经齿轮传动而带动工具尾端使工具产生旋转运动。而电钻只具备旋转方式不具有冲击力,其震动小,开孔精度高,特别适合于在需要很小力的材料上钻孔,例如软木、金属、砖、瓷砖等。现有技术中,当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向下冲击齿移动时,其上冲击齿和下冲击齿冲击齿面上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离冲击齿面,使得上冲击齿和下冲击齿冲击齿面不能受到有效的润滑,长时间使用之后,会造成冲击齿面磨损严重,从而造成冲击钻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击钻,通过在安装下冲击齿的支架上设置有护油圈,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会向下冲击齿移动,上冲击齿会与护油圈形成储油室,可以保证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被甩出冲击齿面,使冲击齿面得到有效的润滑,从而提高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支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第一凹槽内相对输出轴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输出轴上设置有上冲击齿,支架上相对第一凹槽一端设置有护油圈,上冲击齿与护油圈贴合形成储油室。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该冲击钻在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朝向安装有下冲击齿的支架一侧移动,直至与支架上的护油圈贴合,上冲击齿与护油圈在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之间形成储油室,储油室的作用是在冲击工具时将润滑油脂储存在储油室内,防止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冲击齿面,保证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上的冲击齿面有效的得到润滑,从而有效的提高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护油圈相对与上冲击齿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冲击钻在冲击工具工作时,护油圈相对与上冲击齿贴合一端会持续不断的贴合上冲击齿,时间一长,护油圈与上冲击齿的贴合处会受到很大的磨损,严重会造成护油圈损坏,从而影响到冲击齿面的被润滑效果。而在护油圈相对与上冲击齿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目的就是减少护油圈与上冲击齿之间的磨损。进一步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通孔,输出轴贯穿所述通孔。进一步的,支架的顶部相对所述通孔处设置有插口,插口内设置有拨档。进一步的,上冲击齿相对靠近下冲击齿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设置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将第二凹槽分为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与护油圈匹配。进一步的,下冲击齿与上冲击齿之间相对输出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轴承顶触,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上的第一区域顶触。环状凸起的设计将上冲击齿上的第二凹槽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与弹簧配合,第二区域与护油圈配合。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一区域内,环状凸起可以避免弹簧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移位的现象。冲击工具工作时,护油圈与上冲击齿的贴合处位于第二区域,能够有效的保证润滑油脂收集在储油室内。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下冲击齿所匹配的安装槽。进一步的,支架的两端设置有卡接凸起,左外壳以及右外壳上设置有与卡接凸起匹配的卡接槽。支架通过卡接凸起与左外壳以及右外壳上的卡接槽连接,实现支架的固定。进一步的,卡接槽内设置有加强件。综上所述,这样的冲击钻,通过在安装下冲击齿的支架上设置有护油圈,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会向下冲击齿移动,上冲击齿会与护油圈形成储油室,可以保证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被甩出冲击齿面,使冲击齿面得到有效的润滑,从而提高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冲击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冲击工具的爆炸图一;图4是本实施例中冲击工具的爆炸图二;图5是本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架;2、第一凹槽;21、通孔;211、轴承;22、输出轴;221、上冲击齿;222、第二凹槽;23、下冲击齿;231、弹簧;232、环状凸起;24、安装槽;3、护油圈;31、缓冲环;4、储油室;5、插口;51、拨档;6、卡接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1,支架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通过轴承211安装有输出轴22,第一凹槽2内相对输出轴22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23,输出轴22上设置有上冲击齿221,支架1上相对第一凹槽2一端设置有护油圈3,上冲击齿221与护油圈3贴合形成储油室4。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该冲击钻在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221朝向安装有下冲击齿23的支架1一侧移动,直至与支架1上的护油圈3贴合,上冲击齿221与护油圈3在上冲击齿221以及下冲击齿23之间形成储油室4,储油室4的作用是在冲击工具时将润滑油脂储存在储油室4内,防止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冲击齿面,保证上冲击齿221以及下冲击齿23上的冲击齿面有效的得到润滑,从而有效的提高上冲击齿221以及下冲击齿23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护油圈3相对与上冲击齿221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31。冲击钻在冲击工具工作时,护油圈3相对与上冲击齿221贴合一端会持续不断的贴合上冲击齿221,时间一长,护油圈3与上冲击齿221的贴合处会受到很大的磨损,严重会造成护油圈3损坏,从而影响到冲击齿面的被润滑效果。而在护油圈3相对与上冲击齿221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31,目的就是减少护油圈3与上冲击齿221之间的磨损。其中,又如图5所示,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通孔21,输出轴22贯穿所述通孔21。支架1的顶部相对所述通孔21处设置有插口5,插口5内设置有拨档51。上冲击齿221相对靠近下冲击齿23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222,第二凹槽222上设置有环状凸起232,环状凸起232将第二凹槽222分为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与护油圈3匹配。另外,下冲击齿23与上冲击齿221之间相对输出轴22的外侧设置有弹簧231,弹簧231的一端与轴承211顶触,弹簧231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222上的第一区域顶触。环状凸起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所述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所述第一凹槽内相对所述输出轴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上冲击齿,所述支架上相对第一凹槽一端设置有护油圈,所述上冲击齿与所述护油圈贴合形成储油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所述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所述第一凹槽内相对所述输出轴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上冲击齿,所述支架上相对第一凹槽一端设置有护油圈,所述上冲击齿与所述护油圈贴合形成储油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油圈相对与所述上冲击齿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通孔,所述输出轴贯穿所述通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顶部相对所述通孔处设置有插口,所述插口内设置有拨档。


5.按照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科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