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震专利>正文

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9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炭黑尾气进口和炭黑尾气出口;炭黑尾气进口位于塔体的正面正中心处,炭黑尾气出口位于塔体背面正中心处;塔体内部是三室结构,即沿着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分为前室、中室、后室,前室的宽度大于中室的宽度,中室的宽度大于后室的宽度,前室、中室、后室的顶端均设置有活性炭入口,活性炭的下落方向与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垂直,前室和中室、中室和后室、后室与炭黑尾气出口之间均由透气滤网隔开;炭黑尾气进口与塔体之间设置有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氨气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硫脱硝效率高,不会发生因腐蚀和局部温度过高引发的停止运行,使用寿命长。

A dry denitration and desulfurization absorber for carbon black tail ga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y denitration and desulfurization absorption tower of carbon black tail gas, which comprises a tower body, an inlet of carbon black tail gas and an outlet of carbon black tail gas; the inlet of carbon black tail gas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positive center of the tower body, and the outlet of carbon black tail gas is located at the back positive center of the tower body; the inside of the tower body is a three chamber structure, which is divided into a front chamber, a middle chamber and a back chamber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of carbon black tail gas, and the width of the front chamber The width of the middle chamber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middle chamber, and the width of the middle chamber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back chamber. The top of the front chamber, the middle chamber and the back chamber are all provided with active carbon inlets, and the falling direction of the active carbon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flow direction of carbon black tail gas. The front chamber and the middle chamber, the middle chamber and the back chamber, and the back chamber are all separated from the outlet of carbon black tail gas by a ventilating screen. The gas mixing cha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arbon black tail gas inlet and the tower body, and the gas An ammonia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dy mix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efficiency, long service life, no stop operation caused by corrosion and high local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炭黑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特别是对SO2的排放量的控制,炭黑尾气脱硫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炭黑尾气中的硫来源于炭黑用油。由于中国煤炭供应的原因,开始有些高硫煤进入焦炉,产生了燃烧后的烟气、排气袋滤器的烟气中含硫量超过国家环保标准的限度的情况,这必须进行处理。炭黑尾气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烟气含湿量高,达到28%左右,而燃煤锅炉烟气不会超过15%;(2)烟尘含量低,粒度在20-2000nm之间,主要是炭黑;(3)含有炭黑粒子,会包裹脱硫剂石灰石粉颗粒,影响脱硫效率;(4)初始SO2质量浓度约为1200mg.Nm-3;(5)初始NOx质量浓度约为800mg.Nm-3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存在,对形成雾霆、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有重要影响,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我国正以史无前例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治理环境污染,脱硫脱硝正是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可以同时对炭黑的尾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脱硫脱硝效率高。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炭黑尾气进口和炭黑尾气出口;所述炭黑尾气进口位于塔体的正面正中心处,炭黑尾气出口位于塔体背面正中心处;所述塔体内部是三室结构,即沿着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分为前室、中室、后室,所述前室的宽度大于中室的宽度,中室的宽度大于后室的宽度,所述前室、中室、后室的顶端均设置有活性炭入口,活性炭的下落方向与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垂直,所述前室和中室、中室和后室、后室与炭黑尾气出口之间均由透气滤网隔开;所述炭黑尾气进口与塔体之间设置有气体混合室,所述气体混合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氨气入口;所述前室、中室、后室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旋送料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室、中室、后室内依次贯穿设置有一对前内筒、一对中内筒、一对后内筒,所述前内筒、中内筒、后内筒的直径分别与前室、中室、后室的宽度相同,其中前内筒、中内筒、后内筒与塔体的左右内壁之间均设置有阻隔尾气流通的隔板,同时一对前内筒之间、一对中内筒之间、一对后内筒之间均设置有阻隔尾气流通的隔板,所述前内筒、中内筒、后内筒在隔板两侧的相对位置上均设置有尾气通孔。优选地,所述炭黑尾气进口处与气体混合室之间设置有粉尘过滤网。优选地,所述氨气入口的数目为4个,其中2个平行于尾气流动方向设置在气体混合室的顶部,剩余2个平行于尾气流动方向设置在气体混合室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入口为圆柱状,其直径分别与前内筒、中内筒、后内筒的直径相同。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吹装置,气吹装置的开口向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使用了具有吸附剂和催化剂两种功能的活性炭,只用一个装置即可完成脱硫脱硝,同时还能去除粉尘、二噁英类、重金属等环境负荷物质,并可把排放浓度控制到相当低的水平;(2)由于排气处理中不使用水,因此还可适用于生产用水缺乏的地区,且排水也可被控制到最低限度;(3)塔体内部是三室结构,有效的避免了活性炭发生堵塞的现象,同时三室的宽度随着炭黑的尾气流速的变低而降低,可在保证脱硫脱硝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活性炭的使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的左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1、炭黑尾气进口2和炭黑尾气出口3;所述炭黑尾气进口2位于塔体1的正面正中心处,炭黑尾气出口3位于塔体1背面正中心处;所述塔体1内部是三室结构,即沿着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分为前室4、中室5、后室6,所述前室4的宽度大于中室5的宽度,中室5的宽度大于后室6的宽度,所述前室4、中室5、后室6的顶端均设置有活性炭入口7,活性炭的下落方向与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垂直,活性炭缓慢下落,与水平方向流动的炭黑尾气接触,吸收去除SO2、粉尘、二噁英类、重金属等环境负荷物质;所述前室4和中室5、中室5和后室6、后室6与炭黑尾气出口3之间均由透气滤网8隔开,透气滤网8可有效的防止前室4、中室5、后室6中的活性炭被炭黑尾气带出,炭黑尾气进口2与塔体1之间设置有气体混合室9,所述气体混合室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氨气入口10,氨气入口10的数目为4个,其中2个平行于尾气流动方向设置在气体混合室9的顶部,剩余2个平行于尾气流动方向设置在气体混合室9的底部,喷出的氨气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将NOx分解成水和氮气,炭黑尾气进口处与气体混合室9之间设置有粉尘过滤网11,粉尘过滤网11可有效的降低进入塔体1内固态杂质的含量,防止活性炭在塔体1内发生堵塞的现象,所述前室4、中室5、后室6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旋送料机12,螺旋送料机12可及时的将下落到塔体1底部的活性炭排出,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前室4、中室5、后室6内依次贯穿设置有一对前内筒13、一对中内筒14、一对后内筒15,所述前内筒13、中内筒14、后内筒15的直径分别与前室4、中室5、后室6的宽度相同,其中前内筒13、中内筒14、后内筒15与塔体1的左右内壁之间均设置有阻隔尾气流通的隔板16,同时一对前内筒13之间、一对中内筒14之间、一对后内筒15之间均设置有阻隔尾气流通的隔板16,所述前内筒13、中内筒14、后内筒15在隔板16两侧的相对位置上均设置有尾气通孔,前内筒13、中内筒14、后内筒15的设置,可进一步的降低活性炭堵塞现象的发生,炭黑尾气需要分别从前内筒13、中内筒14、后内筒15中穿过,延长了炭黑尾气与活性炭的接触时间,提升了脱硫脱硝的效果,活性炭入口7为圆柱状,其直径分别与前内筒13、中内筒14、后内筒15的直径相同,所述活性炭入口7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吹装置17,气吹装置17的开口向下,气吹装置17的设置,可以在活性炭发生堵塞时开启,以疏通活性炭的流通管道。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炭黑尾气进口和炭黑尾气出口;/n所述炭黑尾气进口位于塔体的正面正中心处,炭黑尾气出口位于塔体背面正中心处;/n所述塔体内部是三室结构,即沿着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分为前室、中室、后室,所述前室的宽度大于中室的宽度,中室的宽度大于后室的宽度,所述前室、中室、后室的顶端均设置有活性炭入口,活性炭的下落方向与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垂直,所述前室和中室、中室和后室、后室与炭黑尾气出口之间均由透气滤网隔开;/n所述炭黑尾气进口与塔体之间设置有气体混合室,所述气体混合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氨气入口;/n所述前室、中室、后室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旋送料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炭黑尾气进口和炭黑尾气出口;
所述炭黑尾气进口位于塔体的正面正中心处,炭黑尾气出口位于塔体背面正中心处;
所述塔体内部是三室结构,即沿着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分为前室、中室、后室,所述前室的宽度大于中室的宽度,中室的宽度大于后室的宽度,所述前室、中室、后室的顶端均设置有活性炭入口,活性炭的下落方向与炭黑尾气的流动方向垂直,所述前室和中室、中室和后室、后室与炭黑尾气出口之间均由透气滤网隔开;
所述炭黑尾气进口与塔体之间设置有气体混合室,所述气体混合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氨气入口;
所述前室、中室、后室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旋送料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黑尾气干式脱硝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室、中室、后室内依次贯穿设置有一对前内筒、一对中内筒、一对后内筒,所述前内筒、中内筒、后内筒的直径分别与前室、中室、后室的宽度相同,其中前内筒、中内筒、后内筒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震
申请(专利权)人:雷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