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世英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17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胃管,包括:贯穿设于胃管内的金属导丝,胃管前端端口处设置CCD微型图像传感器,通过在胃管中置入金属导丝,提高胃管的硬度,同时借助前端端口处CCD微型图像传感器,可达到可视条件下监控引导胃管的插入;管前壁设置微型PH值探头,可即时、动态直接监测患者胃液PH值,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胃管尾端设置流量传感器,可准确计量出入胃管的量、也可用于控制注入胃管内容物的速度;胃管内、外均设置有冲洗管,在需要时冲洗清洁管内壁、管外壁,可减少管壁上的附着物,确保管内通畅,减少胃内容物对胃壁的刺激;胃管尾端设置伞形固定装置,在置管完成后,可于鼻腔内牢固固定胃管,有效防止胃管脱落滑落。

An intelligent gastric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and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gastric tube,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guide wire running through the gastric tube, a CCD micro image sensor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port of the gastric tube, a metal guide wire arranged in the gastric tube to improve the hardness of the gastric tube, and a CCD micro image sensor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port to monitor and guide the insertion of the gastric tube under visual conditions; a tube The front wall is equipped with a micro pH probe, which can directly monitor the pH value of the patient's gastric juice in real time and dynamically, providing a reliable basi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tail end of the gastric tube is equipped with a flow sensor, which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amount of the gastric tube in and out, and can also be used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injecting the contents of the gastric tube; the gastric tube is equipped with a washing tube inside and outside, which can wash and clean the inner wall and outer wall of the tube when necessary, so as to reduce the wall of the tube The attachment on the stomach tube ensures smooth internal storage and reduces the irritation of stomach contents on the stomach wall; the umbrella shaped fixing device is set at the tail end of the stomach tube, which can firmly fix the stomach tube in the nasal cavity after the tube is placed,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stomach tube from falling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胃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置入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留置胃管可以实现引流、注食、注药、确诊等功能,但目前的胃管多为一带侧孔的硅胶管道,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可视留置、正确评估管端位置、安全固定,无冲洗装置、无胃液监测装置、无智能评估收集相关数据等弊端,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且由于无法直接获取实时动态数据及可视状态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往往凭经验进行诊断、治疗或者拔出胃管,再插入胃镜进行诊断、治疗,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实际操作中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检查和治疗难度。医疗工具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对患者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快速康复回归社会的临床需要。因此,为解决上述难题,专利技术一种智能胃管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胃管,实现留置时可视、置入后方便固定,能智能评估胃液情况,并在管腔内、外均有冲洗胃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胃管和贯穿设于胃管内的金属导丝,所述胃管前端端口处设有CCD微型图像传感器,所述胃管的管前壁设有微型PH值探头,所述胃管尾端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胃管尾端伸出有分别与所述CCD微型图像传感器、微型PH值探头及所述流量传感器相连的导线束,所述导线束与数据采集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连接有电源及终端设备。借助前端端口处CCD微型图像传感器,可视操作插入胃管,并清晰可见胃管到达胃里的准确位置,一次成功,不需反复插管,减少病人痛苦;微型PH值探头实时动态监测胃液PH值,流量传感器准确计量出入胃管的量,也可用于控制注入胃管内容物的速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与所述终端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或WIFI连接。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配置灵活多样,监控方便。优选的,所述流量传感器为不锈钢介质隔离型压力传感器,防腐防酸,使用寿命长,节约成本。优选的,所述胃管内还贯穿设有第一冲洗管,在所述第一冲洗管上部及中部管壁上环形设置多个冲洗口,用以冲洗所述胃管的管内壁,所述第一冲洗管下端设有与所述CCD微型图像传感器相对应的冲洗口。第一冲洗管可冲洗掉附着在胃管管内壁及CCD微型图像传感器上的胃内容物,以确保管内通畅及不影响CCD微型图像传感器工作。优选的,所述胃管的管外壁设有一端封闭的第二冲洗管,所述第二冲洗管封闭端沿所述胃管管外壁下行至离所述胃管前端端口5-12CM处环绕胃管一圈后固定于所述胃管的管外壁,在所述环绕部分设有多个对准所述胃管管外壁的冲洗口。通过设置第二冲洗管可以达到冲洗清洁管外壁的功能,减少管壁上的附着物,减少胃内容物对胃壁的刺激。优选的,所述胃管尾端装有伞形固定装置,所述伞形固定装置设有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打开所述伞形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伞形固定装置打开时具有至少4个固定贴,粘贴于鼻粘膜内。伞形固定装置可将胃管牢固固定于鼻粘膜上,安全美观实用。优选的,所述胃管尾端设有可螺旋连接的正压锁管装置,通过螺旋形的正压锁管装置达到正压锁管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可视操作置入胃管,并清晰可见胃管到达胃里的准确位置,一次成功,不需反复插管,减少病人痛苦,且在胃管置入过程中可清晰观察评估患者消化道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2.结合可视观测、胃液监测及流量监测,智能胃管操作简单精准,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查和治疗效率。3.管内外均可进行冲洗,有效防止胃管出现管内堵塞或管外壁附着的胃内容物对胃壁的刺激。采用伞形的固定装置,胃管固定更牢靠,且固定于鼻粘膜,相较于粘贴在鼻梁或脸颊上更安全,美观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胃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胃管第二冲洗管结构示意图图中有:胃管1、金属导丝2、CCD微型图像传感器3、微型PH值探头4、流量传感器5、导线束6、数据采集控制中心7、电源8、终端设备9、第一冲洗管10、冲洗口11、盖帽12、第二冲洗管13、控制按钮14、固定贴15、正压锁管装置16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作为本技术所述智能胃管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胃管1和贯穿设于胃管1内的金属导丝2,所述胃管1前端端口处设有CCD微型图像传感器3,所述胃管1的管前壁设有微型PH值探头4,所述胃管1尾端设有流量传感器5,所述胃管1尾端伸出有分别与所述CCD微型图像传感器3、微型PH值探头4及所述流量传感器5相连的导线束6,所述导线束6与数据采集控制中心7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7连接有电源8及终端设备9。胃管1的前端管壁上设有多个吸引侧孔(图中未示出),胃管1由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优选聚氨酯材料。胃管1内插入金属导丝2,对整个胃管起到塑形的作用,可防止整个胃管的管体过软导致难以插入,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置管完成时抽出金属导丝2,所述金属导丝2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借助前端端口处CCD微型图像传感器3,可视操作插入胃管1,清晰可见胃管1到达胃里的准确位置,一次成功,不需反复插管,减少病人痛苦,且在胃管1插入过程中,可清晰观察评估患者消化道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微型PH值探头4实时动态监测胃液PH值,流量传感器5准确计量出入胃管的量,也可用于控制注入胃管内容物的速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数据采集控制中心7集成有A/D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和数据处理控制功能模块,导线束6将所述CCD微型图像传感器3、微型PH值探头4及流量传感器5监测到的信号传送至数据采集控制中心7,数据采集控制中心7进行数据处理后,显示存储图像信息和控制信息,并发送至终端设备9。所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7与所述终端设备9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或WIFI连接,所述终端设备9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配置灵活多样,监控方便。所述流量传感器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胃管,包括胃管和贯穿设于胃管内的金属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前端端口处设有CCD微型图像传感器,所述胃管的管前壁设有微型PH值探头,所述胃管尾端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胃管尾端伸出有分别与所述CCD微型图像传感器、微型PH值探头及所述流量传感器相连的导线束,所述导线束与数据采集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连接有电源及终端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胃管,包括胃管和贯穿设于胃管内的金属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前端端口处设有CCD微型图像传感器,所述胃管的管前壁设有微型PH值探头,所述胃管尾端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胃管尾端伸出有分别与所述CCD微型图像传感器、微型PH值探头及所述流量传感器相连的导线束,所述导线束与数据采集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连接有电源及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与所述终端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或WIFI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传感器为不锈钢介质隔离型压力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内还贯穿设有第一冲洗管,在所述第一冲洗管上部及中部管壁上环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英黄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黄世英黄伟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