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制冷剂的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761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制冷剂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在由作为内层的内管,在内管的外周设置的中间层,在中间层的外周设置的纤维加固层和作为外侧覆盖层的外管组成的管中,内管使用聚酰胺树脂或共聚物与烯烃系弹性体、或聚酰胺树脂或其共聚物与尿烷类弹性体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成形,中间层使用由聚丙烯(PP)与丁基橡胶(ⅡR)的共混材料形成的热塑性树脂成形,内管与中间层之间的粘合剂使用特殊的树脂类粘合剂成形,外管使用聚丙烯(PP)与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的共混材料形成的热塑性树脂成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制冷剂的软管,该软管可用作输送汽车空调或汽车用冷却装置的制冷剂的配管。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或汽车用冷却装置的制冷剂,一般是使用碳氟化合物气体,特别是二氯二氟甲烷(以下称为CFC12)。但是CFC12破坏臭氧层,由此会诱发皮肤癌等,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是目前已经清楚地为人所知的问题,因此开始限制使用CFC12。于是考虑使用对臭氧层破坏小的三氟一氯乙烷(以下称为HFC134a)作为替代品。在迫切确认该制冷剂的安全性的同时,也必需确认输送该气体的方法的安全性以及是否需要任何维护。以前的用于输送碳氟化合物气体等制冷制品的软管例如是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软管。该制冷剂输送用软管由合成树脂制的内管1、在该内管1上由粘合剂粘接的中间橡胶层5、在其外周设置的纤维加强层7、以及在所说的纤维加强层7的外周设置的外管9构成。使用碳氟化合物气体作为制冷剂时,内管1由制冷剂不透过性优良的树脂材料如聚酰胺树脂(PA)形成;中间橡胶层5由耐水分透过性、耐制冷剂透过性优良的丁基橡胶(ⅡR)、氯丁基橡胶(CI-ⅡR)形成;纤维加强层7由聚酯纤维、人造丝纤维、尼龙纤维等形成;外管9由耐油性、耐气候性优良的氯丁基橡胶(CI-Ⅱ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或氯丁二烯橡胶(CR)等形成。这种制冷剂输送用软管例如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将所说各层叠层制成。(a)在橡胶制或树脂制的心轴上利用挤压成形机挤出合成树脂制的内管1,形成管状体。在所说内管1上涂布粘合剂后使粘合剂干燥。粘合剂干燥后利用挤压成形机挤压成形中间橡胶层5。(b)然后在上述中间橡胶层5上利用编织法或螺旋纺织法等将纤维加强丝织成纤维加强层7。(c)在上述形成的纤维加强层7的外周涂布一定的粘合剂后,在其上利用挤压成形机挤压成一定厚度的外管9。(d)最后将上述叠层管在150~160℃的温度下,蒸汽硫化(交联)30分钟~1小时左右,成为一体后抽出心轴,得到目的软管。在上述软管中,内管1使用聚酰胺树脂(PA),与以前使用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橡胶(NBR)或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相比,制冷剂不透过性被大大地改善了。但是,聚酰胺树脂存在刚性极强,欠缺柔性的问题。为确保柔性则要将聚酰胺树脂层做得很薄,这样就不能达到不透过制冷剂的效果,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中间层5和外管9是使用氯丁基橡胶(CI-ⅡR)或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制成的,所以必须要有硫化工序,这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以及成本增加。另外,内管1由树脂制成,而在其上由粘合剂3粘接的中间橡胶层5是橡胶制成的,所以是材质不同的叠层体,于是存在难以重复利用的问题。另外,由于具有橡胶层,所以硫化工序是必不可少的。为进行硫化,必须进行防止所用的纤维加强丝收缩的处理。以前一般是采用热定形等低收缩处理作为此种防缩处理。另外由于具有橡胶层,未必能满足近年来对于轻体化的进一步要求,这都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消除上述现有制冷剂输送用软管的缺点的、在维持优良的制冷剂不透过性的同时可以改善柔软性的、可以达到轻体化目的的制冷剂输送用软管。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不是由异质的材质叠层制成的、可以重复利用的制冷剂输送用软管。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同一材质叠层的方法制成的可以简便挤压成形操作,进而可以降低成本的制冷剂输送用软管。本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用软管,由作为内层的内管,在内管的外周设置的中间层,在中间层的外周设置的纤维加强层,以及作为外侧覆盖层的外管构成。内管可以采用以下①~④中的任一种材料成形①由聚酰胺树脂和烯烃系弹性体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②由聚酰胺树脂的共聚物和烯烃系弹性体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③由聚酰胺树脂和尿烷类弹性体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④由聚酰胺树脂的共聚物和尿烷类弹性体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中间层使用由聚丙烯(PP)和丁基橡胶(ⅡR)的共混材料形成的热塑性树脂,内管和中间层之间的粘合剂使用特殊树脂系粘合剂,外管使用由聚丙烯(PP)和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的共混材料形成的热塑性树脂。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软管的整体均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不需要硫化工序,只进行挤压成形即可制造。另外,不是象以前那样组合使用合成树脂和橡胶,整体都是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通过热处理(后加工)制品即可以自由地改变(弯曲加工)制品的形状。由于软管的整体部是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能够得到柔软性、振动吸收性优良的软管。采用低比重材料可以实现轻体化,比以前的制品能够减轻2~3成的重量。另外,由于全部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构成,所以可以循环利用,熔融或粉碎后再次作为树脂材料使用。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部分切开以前的制冷剂输送用软管表示其叠层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部分切开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用软管表示其叠层结构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柔性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用软管的叠层结构与以前的相同。如图2所示,在内管11上通过粘合剂13挤压形成中间层15,在中间层15的外周设置纤维加强层17,再在上述纤维加强层17的外周设置外管19。这种制冷剂输送用软管例如可以按如下顺序叠层上述各层而制得。(a)使用3层树脂挤压机,同时挤出合成树脂制的内管11、粘合剂层13、中间层5的3层,形成管状体。另外,在中间层15上混合粘合剂,由此可以省略粘合剂层13。(b)然后在上述中间层15上利用编织或螺旋纺织法将纤维加强丝织成纤维加强层17。(c)在上述形成的纤维加强层17的外周涂布一定的粘合剂后,利用挤压成形机在其上挤出成形一定厚度的外管19,得到目的管。用于上述内管11的由聚酰胺树脂或其共聚物与烯烃系弹性体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东洋纺织社制的商品名东洋纺尼龙(PA6)T-222SN(原商品名T-222S1),宇部兴产社制的商品名UBE尼龙(PA6)5033J12、UBE尼龙(PA12)1024Ⅸ1(原商品名3035X29)等。另外,由聚酰胺树脂或其共聚物与尿烷类弹性体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东洋纺织社制的东洋纺尼龙A0-50。通过使用聚酰胺树脂或其聚合物与烯烃系弹性体,或聚酰胺树脂或其共聚物与尿烷类弹性体经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可以提高柔软性和振动吸收性。另外,用于中间层15的由聚丙烯(PP)和丁基橡胶(ⅡR)的共混材料形成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Advanced ElastomerSystems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trefsin的产品。由于是用树脂形成中间层15,不是使用以前的橡胶,所以可以在保持耐水分透过性、耐制冷剂透过性的同时,由于比重轻而达到轻体化的目的,而且由于不需要硫化工序;所以可以降低这部分的加工成本。用于粘接内管11和中间层15的粘合剂层13,例如可以使用以尿烷类聚合物为主成分的粘合剂,改性聚烯烃聚合物为主成分的粘合剂,以接枝改性聚烯烃聚合物为主成分的粘合剂,以乙烯乙酸乙烯酯为主成分的粘合剂以及以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为主成分的粘合剂。这些粘合剂层13通过挤压成形或涂布等方法使用。作为以改性聚烯烃·聚合物为主成分的粘合剂,例如可以使用AdvancedElastomer Systems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Santoprene 191-85(原商品名LEXT 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冷剂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在由作为内层的内管,在内管的外周设置的中间层,在中间层的外周设置的纤维加强层和作为外侧覆盖层的外管组成的管中,内管使用聚酰胺树脂或共聚物与烯烃系弹性体、或聚酰胺树脂或其共聚物与尿烷类弹性体共混形成的热塑性树脂成形,中间层使用由聚丙烯(PP)与丁基橡胶(IIR)的共混材料形成的热塑性树脂成形,内管与中间层之间的粘合剂使用特殊的树脂类粘合剂成形,外管使用聚丙烯(PP)与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的共混材料形成的热塑性树脂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洋石井义浩石井敏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明治橡胶化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