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5707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线通信中的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基站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功率值和第一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是第一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发送UE能以较低的发送功率确保中继UE的接收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同时降低对基站侧传统UE数据接收的干扰,进而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A method and device of narrow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narrow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base station transmits the first information, which includes a first power value and a first coefficient. Wherein the product of the first power value and the first coefficien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the first wireless signal.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wireless signal is the first node.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transmitting ue to ensure the rece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relay ue with a lower transmission power.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can simultaneously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to the UE data reception of the base station sid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reby improv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本申请是以下原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2016年04月23日--原申请的申请号:201610256582.9--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特别是涉及支持无线中继传输(Transmission)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rdGenerationPartnerProject)R(Release,发布)9中提出了层3(Layer-3)的中继(Relay)基站的方案。中继基站对于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而言具备普通基站的功能,能够独立的调度数据及发送下行HARQ-ACK(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统的3GPP系统中,数据传输发生在基站和UE之间。在3GPPR12中,D2D(DevicetoDevice,设备间)通信被立项并加以讨论,D2D的本质特点是允许UE之间的数据传输。在3GPPR13中,eD2D(EnhancementstoLTEDevicetoDevice)被立项,其主要特点是引入UE中继(Relay)功能。在eD2D中,中继用户设备(RelayUE)中继远端用户设备(RemoteUE)和基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在3GPPRAN(RadioAccessNetwork,无线接入网)#69次全会上,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窄带物联网)被立项。进一步的,在3GPPRAN#71次全会上(RP-160655),针对IoT和可穿戴设备的FeD2D(FurtherEnhancementstoLTEDevicetoDevice,LTED2D的进一步增强)被立项。FeD2D中,D2D通信可能通过类似NB-IoT的空中接口实现。FeD2D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在一个智能终端的周围存在多个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中继可穿戴设备到基站的数据交换,即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分别是RelayUE和RemoteUE。
技术实现思路
Release12D2D传输主要针对公共安全(PublicSafety)的场景,在兼顾传输的可靠性以及保证对对基站侧接收较低干扰的前提下,D2D传输的发送功率是与基站到D2D设备之间的PL(Pathloss,路径损耗)相关的,D2D设备之间的PL并没有被考虑。对于FeD2D,考虑到传输的性能与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如何确定设备间传输的发送功率,特别是可穿戴设备到智能终端中继的发送功率,需要被重新考虑。一种直观的解决方案是重用3GPPR12中的发送功率的确定方法,即终端在给定的两个功率值中选择较小的一个。其中,第一个功率值是预定义的,第二功率值与基站到D2D设备之间的PL相关,且基站到D2D设备之间的PL越大,第二功率值就越大。然而研究人员发现,FeD2D对应的应用场景中,可穿戴设备到基站的PL往往远大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终端中继的PL。考虑到智能终端中继接收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并转发给基站是一种降低可穿戴设备功耗的有效方案。基于R12的功控方法,会增加不必要的可穿戴设备的发送功率,降低电池寿命。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例如,本申请的UE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又例如,本申请的D2D发送UE(即在D2D链路上发送无线信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D2D接收UE(即在D2D链路上接收所述无线信号)中,反之亦然。进一步的,虽然本申请的初衷是针对FeD2D(即D2D传输是基于窄带的),本申请的方案也适用于宽带D2D中继(即D2D传输是基于宽带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中继通信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功率值和第一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是第一节点。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基于D2D的中继传输中,智能终端中继是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一节点)的传输的接收者。传统的D2D以及eD2D中,UE可以直接获得基站和UE之间的PL,以确定发送功率。FeD2D中,UE无法获得旁行链路(Sidelink)的PL,也就无法基于旁行链路的PL确定发送功率。上述方法中,基站通过第一信息,将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从而更好的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功耗。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高层信令。作为一个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专属(Dedicated)信息。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广播信道,发现信道,同步信号}中的一种。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物理层信道是PSCCH(PhysicalSidelinkControlChannel,物理旁行控制信道)。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数据信道的物理层信道是PSSCH(PhysicalSidelinkSharedChannel,物理旁行共享信道)。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广播信道的物理层信道是PSBCH(PhysicalSidelinkBroadcastChannel,物理旁行广播信道)。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发现信道的物理层信道是PSDCH(PhysicalSidelinkDiscoveryChannel,物理旁行发现信道)上传输。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同步信道的物理层信道是PSSS(PrimarySidelinkSynchronisationSignal,主旁行同步信号)上传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NB-PUSCH(NarrowBand-PhyscialUplinkSharedChannel,窄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系数是不大于1的非负数。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系数等于(0.1*K),K是不大于10的非负整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UE。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RemoteUE(被中继的UE)。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基站和所述第二节点是非共址的。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UE。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RelayUE(中继UE)。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所述基站和所述第二节点是非共址的是指所述基站和所述第二节点是两个不同的通信设备。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所述基站和所述第二节点是非共址的是指所述基站和所述第二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用于中继通信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A.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功率值和第一系数;/n-步骤A1.发送第二无线信号;/n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是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二系数,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信道质量针对所述基站维持的小区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是第三功率值或第五功率值中的较小值;所述第三功率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三功率值是显式配置的;所述第五功率值与第一路损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以及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均相关;所述第一路损随着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所述第一功率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路损;所述第一路损是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的无线链路的路损;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数据信道,所述第一数据信道的物理层信道是PSSC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用于中继通信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功率值和第一系数;
-步骤A1.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是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二系数,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信道质量针对所述基站维持的小区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是第三功率值或第五功率值中的较小值;所述第三功率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三功率值是显式配置的;所述第五功率值与第一路损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以及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均相关;所述第一路损随着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所述第一功率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路损;所述第一路损是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的无线链路的路损;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数据信道,所述第一数据信道的物理层信道是PSS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信道质量;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是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信道质量针对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替换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是第三功率值或第四功率值中的较小值;其中,所述第三功率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三功率值是显式配置的;所述第四功率值与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或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中的至少之一相关。


4.一种被用于中继通信的用户设备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功率值和第一系数;
-步骤B.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A1.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针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二系数,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是第三功率值或第五功率值中的较小值;所述第三功率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三功率值是显式配置的;所述第五功率值与第一路损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以及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均相关;所述第一路损随着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所述第一功率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路损;所述第一路损是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的无线链路的路损;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数据信道,所述第一数据信道的物理层信道是PSSC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0.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第三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一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三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非共址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替换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是第三功率值或第四功率值中的较小值;其中,所述第三功率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三功率值是显式配置的;所述第四功率值与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或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中的至少之一线性相关。


7.一种被用于中继通信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功率值和第一系数;以及用于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用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被用于确定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