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29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由预制墙板装配拼接而成,位于转角处的两个预制墙板之间设置有转角稳定装置,所述转角稳定装置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第二角钢之间的连板,所述连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角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角钢固定连接,所述连板将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第二角钢之间分隔为两个安装空间,所述连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靠近第一角钢的方向设置,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安装空间中,所述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预制墙板压固于所述第一角钢的压固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连接稳定且便于角度控制的优点。

Prefabricated build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fabricated building struc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prefabricated wall panels assembled and spliced. A corner stabiliz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prefabricated wall panels at the corner. The corner stabiliz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angle steel, a second angle steel and a connecting plat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gle steel and the second angle steel.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gle steel and the other The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angle steel, the connecting plate separates the first angle steel and the second angle steel into two installation spaces,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first angle steel, the sliding groov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block, the two ends of the slid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extended into two installation spaces, and both ends of the sliding block are provided with For pressing and fixing the prefabricated wall panel on the first angle steel.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connection and convenient angl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其中,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最多的是钢结构房屋。轻钢结构房屋,其主要材料是由热镀锌钢带经冷轧技术合成的轻钢龙骨,经过精确的计算加上辅件的支持与结合,起到合理的承载力,以取代传统房屋。但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钢结构不仅要对预制构件进行固定,受预制构件平整度和角度等因素的影响,钢结构还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角度调节。在现有的钢结构建筑的施工工程中,工作人员多是采用直接凭借固定的,使得转角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差,且容易导致角度不够垂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具有连接稳定且便于角度控制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由预制墙板装配拼接而成,位于转角处的两个预制墙板之间设置有转角稳定装置,所述转角稳定装置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第二角钢之间的连板,所述连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角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角钢固定连接,所述连板将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第二角钢之间分隔为两个安装空间,所述连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靠近第一角钢的方向设置,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安装空间中,所述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预制墙板压固于所述第一角钢的压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墙板安装于安装空间中以限制预制墙板的位移,压固板将预制墙板压紧在第一角钢上以进一步固定预制墙板,由此,使得转角的两个预制墙板之间连接稳定且角度稳定控制为直角。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角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抵触且压紧在压固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螺栓以使第一螺栓的端部抵触在压固板上以使压固板能够将预制墙板压紧在第一角钢上,由此,使得转角的两个预制墙板之间连接稳定且角度稳定控制为直角。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固板具有弹性,所述压固板上形成有弧形凸板部,所述弧形凸板部的弯曲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角钢,所述弧形凸板部与所述第一螺栓端部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固板具有弹性所以压固板上的弧形凸板部也具有弹性,第一螺栓端部抵触于弧形凸板部以使弧形凸板部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增加压固板施加在预制墙板上的压力,以进一步提高预制墙板与转角稳定装置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固板上形成有压角斜板部,所述压角斜板部位于所述弧形凸板部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所述第一角钢朝向所述第二角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调角凸起,所述调角凸起与所述预制墙板抵触,所述第二角钢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与所述压角斜板部抵触,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压角斜板部的抵触位置相对所述调角凸起与所述预制墙板抵触的抵触位置远离所述连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角凸起的设置,使得预制墙板能够以调角凸起为转动中心,第一螺栓相对调角凸起靠近连板,第二螺栓相对调角凸起远离连板,以使得通过控制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第二角钢朝向第一角钢一侧的长度,来控制预制墙板的转角,从而实现预制墙板与转角稳定装置之间的安装角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角钢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勾持端,所述勾持端位于所述第一角钢朝向所述第二角钢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勾持端的设置,便于后期填充混凝土时,提高混凝土与预制墙板和转角稳定装置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固板上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沿着靠近所述连板的方向设置,所述滑块的端部嵌入所述延伸槽以在所述延伸槽内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槽的设置,使得滑块和压固板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以改变压固板与连板之间的距离,由此使得压固板与第一螺栓之间抵触位置保持不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槽内开设有防脱槽,所述防脱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防脱槽的端部不与外界连通,所述滑块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防脱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端部嵌入延伸槽时,防脱块嵌入防脱槽以在防脱槽内滑动,以避免压固板和滑块脱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块上具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沿着靠近所述连板的方向向外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斜面的设置,便于防脱块沿着引导斜面发生形变以使防脱块进入防脱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预制墙板安装于安装空间中以限制预制墙板的位移,压固板将预制墙板压紧在第一角钢上以进一步固定预制墙板,由此,使得转角的两个预制墙板之间连接稳定且角度稳定控制为直角;2.第一螺栓相对调角凸起靠近连板,第二螺栓相对调角凸起远离连板,以使得通过控制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第二角钢朝向第一角钢一侧的长度,来控制预制墙板的转角,从而实现预制墙板与转角稳定装置之间的安装角度;3.延伸槽的设置,使得滑块和压固板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以改变压固板与连板之间的距离,由此使得压固板与第一螺栓之间抵触位置保持不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角稳定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转角稳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压固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制墙板;2、转角稳定装置;21、第一角钢;211、调角凸起;212、勾持端;22、第二角钢;23、连板;231、滑槽;24、滑块;241、防脱块;242、引导斜面;25、安装空间;26、压固板;261、弧形凸板部;262、压角斜板部;263、延伸槽;264、防脱槽;27、第一螺栓;28、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由预制墙板1装配拼接而成。位于转角处的两个预制墙板1之间设置有转角稳定装置2,转角稳定装置2用于提高转角的两个预制墙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对其角度进行稳定控制。参考图2和图3,转角稳定装置2包括第一角钢21、第二角钢22以及设置于第一角钢21和第二角钢22之间的连板23,连板23的一端与第一角钢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角钢22固定连接。连板23将第一角钢21和第二角钢22之间分隔为两个安装空间25,预制墙板1安装于安装空间25中以限制预制墙板1的位移。进一步地,连板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滑槽231,滑槽231沿着靠近第一角钢21的方向水平设置。所有滑槽231沿着竖直方向等间隔分布于连板23。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由预制墙板(1)装配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位于转角处的两个预制墙板(1)之间设置有转角稳定装置(2),所述转角稳定装置(2)包括第一角钢(21)、第二角钢(2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角钢(21)和所述第二角钢(22)之间的连板(23),所述连板(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角钢(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角钢(22)固定连接,所述连板(23)将所述第一角钢(21)和所述第二角钢(22)之间分隔为两个安装空间(25),所述连板(23)上开设有滑槽(231),所述滑槽(231)沿着靠近第一角钢(21)的方向设置,所述滑槽(231)中滑动连接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安装空间(25)中,所述滑块(24)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预制墙板(1)压固于所述第一角钢(21)的压固板(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由预制墙板(1)装配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位于转角处的两个预制墙板(1)之间设置有转角稳定装置(2),所述转角稳定装置(2)包括第一角钢(21)、第二角钢(2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角钢(21)和所述第二角钢(22)之间的连板(23),所述连板(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角钢(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角钢(22)固定连接,所述连板(23)将所述第一角钢(21)和所述第二角钢(22)之间分隔为两个安装空间(25),所述连板(23)上开设有滑槽(231),所述滑槽(231)沿着靠近第一角钢(21)的方向设置,所述滑槽(231)中滑动连接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安装空间(25)中,所述滑块(24)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预制墙板(1)压固于所述第一角钢(21)的压固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钢(2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7),所述第一螺栓(27)的端部抵触且压紧在压固板(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固板(26)具有弹性,所述压固板(26)上形成有弧形凸板部(261),所述弧形凸板部(261)的弯曲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角钢(22),所述弧形凸板部(261)与所述第一螺栓(27)端部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固板(26)上形成有压角斜板部(262),所述压角斜板部(262)位于所述弧形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