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传接收端及图传接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81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传接收端。图传接收端包括壳体及多个天线单元。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两侧上,且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图传接收组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端及图传接收组件中,天线单元安装在壳体外部的至少两侧,天线单元接收信号时受到壳体的影响较小,且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便于用户转动天线单元至较佳的接收角度,以使得图传接收端的接收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Pictur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terminal and pictur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component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pictur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end. The imag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end includes a housing and a plurality of antenna units. A plurality of the antenna units are mounted on at least two sides of the exterior of the housing, and at least one antenna unit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housing. The application also discloses a picture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component. In the imag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end and the imag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assembly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the antenna unit is installed on at least two sides of the outer shell. When the antenna unit receives signals, it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shell, and at least one antenna unit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shell, so that the user can rotate the antenna unit to a better receiving angle, so that the receiv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imag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end are higher 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传接收端及图传接收组件
本申请涉及无线图传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传接收端及图传接收组件。
技术介绍
图传接收端可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接收图传发射端发射的图像信息,图传接收端的天线通常设置在内部固定的位置,然而,这种设置方式导致图传接收端的外壳容易干扰天线接收信号,同时天线的位置相对固定,无法依据信号传输的方向进行调节,图传接收端的接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图传接收端及图传接收组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端包括壳体及多个天线单元;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两侧上,且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及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或所述第二侧壁;和/或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或所述第二侧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及收容空间,所述壳体包括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向所述收容空间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嵌入件及连接在所述嵌入件的部分外周缘上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嵌入件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在所述第一天线单元通过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到预定角度时,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相抵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由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以及所述嵌入件配合形成的所述安装部的端部外轮廓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尺寸;所述嵌入件呈中空状,且所述嵌入件开设有贯穿所述嵌入件的侧壁的避让槽。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外壳及销轴,所述外壳包括转接件及本体,所述转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及转接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接部开设有第一销孔及分布在所述第一销孔周缘的定位凹槽;所述本体开设有容纳所述转接部的收容槽、贯穿所述收容槽的侧壁的第二销孔及分布在所述第二销孔周缘的定位凸起;其中,所述销轴穿设所述第一销孔及所述第二销孔以转动连接所述转接件及所述本体,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使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本体保持在预设的相对角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及第二壳,所述第一壳包括第一基板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基板两端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壳包括第二基板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基板两端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邻设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天线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或,所述第二侧板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接收板,所述接收板用于接收信号,至少部分所述外壳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且至少部分所述外壳的材料为非金属材料。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天线单元转动至所述天线单元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时,所述接收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接收板的宽度方向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平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传接收端还包括射频板及主控板,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天线单元连接,用于处理所述天线单元接收的信号;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射频板连接,用于处理所述射频板接收的信号,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射频板均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堆叠设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传接收端还包括电源板及散热风扇,所述电源板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用于向所述主控板及所述射频板供电;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射频板与所述主控板堆叠的位置及所述电源板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外部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通过所述外部设备改变所述天线单元的接收方向。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图传接收端及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图传接收端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图传接收端接收的图像信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端及图传接收组件中,天线单元安装在壳体外部的至少两侧,天线单元接收信号时受到壳体的影响较小,且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便于用户转动天线单元至较佳的接收角度,以使得图传接收端的接收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同时,由于天线可转动,可避免由于天线固定而考虑天线的辐射方向导致的天线之间的距离需要较大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图传接收端的小型化设计。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端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端除去第一壳后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图传接收端沿VI-VI线的截面示意图;图7及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的图传接收端的I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的图传接收端的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1是图7所示的图传接收端的X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8所示的图传接收端的X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端的侧视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传接收端的后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图传接收组件1000、图传接收端100、壳体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安装孔13、收容空间14、第一限位凸起15、第一壳16、第一基板161、第一侧板162、第二壳17、第二基板171、第二侧板172、进风口18、出风口19、固定口1a、数据接口1b、散热筋1c、天线单元20、第一天线单元21、第二天线单元22、外壳23、转接件231、安装部2311、嵌入件2312、第二限位凸起2313、避让槽2314、转接部2315、第一销孔2316、定位凹槽2317、本体232、收容槽2321、第二销孔2322、定位凸起2323、销轴24、接收板25、射频板30、主控板40、电源板50、散热风扇60、显示器200、数据线3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传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及/n多个天线单元,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两侧上,且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传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及
多个天线单元,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两侧上,且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传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传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及第二天线单元;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第一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或所述第二侧壁;和/或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能够相对于第二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或所述第二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传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及收容空间,所述壳体包括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向所述收容空间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嵌入件及连接在所述嵌入件的部分外周缘上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嵌入件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
在所述第一天线单元通过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到预定角度时,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相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传接收端,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以及所述嵌入件配合形成的所述安装部的端部外轮廓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尺寸;所述嵌入件呈中空状,且所述嵌入件开设有贯穿所述嵌入件的侧壁的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传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外壳及销轴,所述外壳包括: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及转接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接部开设有第一销孔及分布在所述第一销孔周缘的定位凹槽;及
本体,所述本体开设有容纳所述转接部的收容槽、贯穿所述收容槽的侧壁的第二销孔及分布在所述第二销孔周缘的定位凸起;
其中,所述销轴穿设所述第一销孔及所述第二销孔以转动连接所述转接件及所述本体,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使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本体保持在预设的相对角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旭升陈琼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