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74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包括柜体、设在柜体前侧的柜门,柜体下端的外缘设有凸出于柜体下端面的凸台,柜体的下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下端设有万向轮,升降机构和万向轮均位于凸台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实现了控制柜短距离的安全移动,又能够使控制柜稳定着地,安全性好,增加了控制柜的实用性效果。

A portable control cabinet for teach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teaching control cabinet, which comprises a cabinet body and a cabinet door arrang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cabinet body. The outer edg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cabin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oss protruding from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abinet body.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cabinet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lower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universal wheel are both locat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boss.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realizes the short-distance safe movement of the control cabinet, but also enables the control cabinet to be stably grounded with good safety, and increases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电力控制柜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
技术介绍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的配电设备,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现有的教学用控制柜大多体积大、重量重,控制柜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需要多人合作或者用机械设备进行移动,在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的场所,人力搬运不仅费力还容易造成控制柜倾倒,安全性差。为此,有的厂家在控制柜的底部安设了滚轮,可是这些滚轮方便移动却不方便定位,虽然可以靠着控制柜本身的重力起到一定的定位效果,但是人为的还是很容易移动,不安全。公告号为CN20632301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移动型配电柜,包括柜体和铰接在柜体上的柜门,柜体底部四角装置了滚轮,同时在柜体的底部设置了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采用丝杆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连接着底座。该移动型配电柜移动性良好,同时在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可通过升降机构将底座放下,底座抵靠到地面后将柜体向上抬升,滚轮悬空后整个配电柜便无法再移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仍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升降机构设在柜体底部的中心处,柜体下端的外缘没有任何支撑,单点支撑,重心不稳,柜体很容易因受到外力的撞击而晃动甚至倾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包括柜体、设在所述柜体前侧的柜门,所述柜体下端的外缘设有凸出于所述柜体下端面的凸台,所述柜体的下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升降机构和万向轮均位于所述凸台的内侧;每一升降机构均包括升降架和底座,所述底座上端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两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上端与所述柜体的下端面连接,所述万向轮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柜体左侧的两个升降机构的底座连接在一起,所述柜体右侧的两个升降机构的底座连接在一起;所述两组升降架之间设有连接两组升降架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等高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所述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两组升降架同步升降的双向丝杆;所述凸台上设有与所述双向丝杆位置对应的缺口,所述双向丝杆靠近所述缺口的一端从所述缺口穿过并外露于所述缺口,所述双向丝杆外露于所述缺口的一端连接有转盘。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架包括与所述柜体下端面连接的第一铰接座、与所述底座上端面连接的第二铰接座、设在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之间的第一剪臂和第二剪臂,所述第一剪臂设在所述升降架靠近所述凸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剪臂设在所述升降架远离所述凸台的一侧;所述第一剪臂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铰接,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横向设在所述两组升降架的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铰接点之间;所述第二剪臂包括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杆铰接,所述第四支杆远离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横向设在所述两组升降架的第三支杆与第四支杆的铰接点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杆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当所述右旋螺母抵住所述限位块时,所述升降机构下端的万向轮的下端面高于所述凸台的下端面。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的左右两侧设有中空上端开口的置物箱,所述置物箱的下端面与所述凸台的下端面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技术的柜体下方的万向轮在控制柜不需要移动时是处于悬空状态的,此时,凸台的下端面着地,而本技术的凸台是设在柜体下端外缘的,控制柜能够稳定地置于地面上,使用起来比较安全。其二、本技术的控制柜移动起来方便省力,具体来说,需要移动控制柜时,通过转动转盘控制升降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升起,当万向轮着地后,柜体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抬起,凸台与地面分离,稍用力推动柜体便可完成控制柜的移动,方便省力;将控制柜移动到目的地后,通过转动转盘控制升降机构在竖直方向上下降,直至凸台的下端面着地、万向轮悬空,既实现了控制柜短距离的安全移动,又能够使控制柜稳定着地,安全性好,增加了控制柜的实用性效果。其三、本技术的凸台的左右两侧设有置物箱,既可以用来存放教学用具又可以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控制柜的稳定性更好,不易倾倒,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柜体左侧的两个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中:1、柜体;11、柜门;2、凸台;21、缺口;3、升降架;31、第一铰接座;32、第二铰接座;33、第一支杆;34、第二支杆;35、第三支杆;36、第四支杆;37、第一连接杆;371、左旋螺母;38、第二连接杆;381、右旋螺母;39、双向丝杆;391、转盘;392、限位块;4、底座;5、万向轮;6、置物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柜体1、设在所述柜体1前侧的柜门11,柜体1下端的外缘设有凸出于柜体1下端面的凸台2,柜体1的下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下端设有万向轮5,升降机构和万向轮5均位于凸台2的内侧。其中,每一升降机构均包括升降架3和底座4,底座4上端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两组升降架3,升降架3的上端与柜体1的下端面连接,万向轮5与底座4的下端面连接;柜体1左侧的两个升降机构的底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包括柜体(1)、设在所述柜体(1)前侧的柜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下端的外缘设有凸出于所述柜体(1)下端面的凸台(2),所述柜体(1)的下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设有万向轮(5),所述升降机构和万向轮(5)均位于所述凸台(2)的内侧;/n每一升降机构均包括升降架(3)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上端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两组升降架(3),所述升降架(3)的上端与所述柜体(1)的下端面连接,所述万向轮(5)与所述底座(4)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柜体(1)左侧的两个升降机构的底座(4)连接在一起,所述柜体(1)右侧的两个升降机构的底座(4)连接在一起;/n所述两组升降架(3)之间设有连接两组升降架(3)的第一连接杆(37)和第二连接杆(38),所述第一连接杆(37)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8)等高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7)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8)上分别设置有左旋螺母(371)和右旋螺母(381),所述左旋螺母(371)和右旋螺母(38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两组升降架(3)同步升降的双向丝杆(39);所述凸台(2)上设有与所述双向丝杆(39)位置对应的缺口(21),所述双向丝杆(39)靠近所述缺口(21)的一端从所述缺口(21)穿过并外露于所述缺口(21),所述双向丝杆(39)外露于所述缺口(21)的一端连接有转盘(3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包括柜体(1)、设在所述柜体(1)前侧的柜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下端的外缘设有凸出于所述柜体(1)下端面的凸台(2),所述柜体(1)的下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设有万向轮(5),所述升降机构和万向轮(5)均位于所述凸台(2)的内侧;
每一升降机构均包括升降架(3)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上端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两组升降架(3),所述升降架(3)的上端与所述柜体(1)的下端面连接,所述万向轮(5)与所述底座(4)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柜体(1)左侧的两个升降机构的底座(4)连接在一起,所述柜体(1)右侧的两个升降机构的底座(4)连接在一起;
所述两组升降架(3)之间设有连接两组升降架(3)的第一连接杆(37)和第二连接杆(38),所述第一连接杆(37)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8)等高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7)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8)上分别设置有左旋螺母(371)和右旋螺母(381),所述左旋螺母(371)和右旋螺母(38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两组升降架(3)同步升降的双向丝杆(39);所述凸台(2)上设有与所述双向丝杆(39)位置对应的缺口(21),所述双向丝杆(39)靠近所述缺口(21)的一端从所述缺口(21)穿过并外露于所述缺口(21),所述双向丝杆(39)外露于所述缺口(21)的一端连接有转盘(3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教学用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包括与所述柜体(1)下端面连接的第一铰接座(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萍张凤娟邹欢果霖张南辉吴秋宁马自伟高胜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