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66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包括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所述第二铜板等距安装于第一铜板和第三铜板之间,所述第一铜板之间等距安装有电容器,处于所述第一铜板最下部的所述电容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有与电容器相配合的贯穿孔,所述支撑板与电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胶层,所述支撑板的侧部安装有脚座,所述脚座的中部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铜板的侧部均覆盖有第二导热硅胶层,所述第二导热硅胶层之间等距架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侧部均设置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侧部与电容器的侧部相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表面积,减少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造成的功率损耗,对电容器进行散热。

A capacitor bank for power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pacitor bank for a power box,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pper plate, a second copper plate and a third copper plate, wherein the second copper plate is equidistant installed between the first copper plate and the third copper plate, the first copper plate is equidistant installed with a capacitor, the capacitor at the lowest part of the first copper plate is installed with a support plate,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opened to match the capacitor The first heat conducting silica gel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capacitor, the side part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oot se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oot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bolt hole, the side part of the second copper plate is covered with a second heat conducting silica gel layer, the second heat conducting silica gel layer is equally spaced with a heat sink, the side part of the heat sink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conducting column, and the heat conducting silica gel layer is equally spaced with a heat sink The side of the column conflicts with the side of the capacitor.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surface area, reduces the power loss caused by the skin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current, and heats the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组
,具体为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
技术介绍
电容器组为多个电容器组成的一个工作组,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串联情况下,耐压为两者之和,容量为两者的倒数和分之一;并联情况下,耐压为两者中耐压最低的那个值,容量为二者之和,简单点说就是串联耐压升高,容量降低,并联耐压不变,容量升高,电容器组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电容器组,特别是在产生高频电流的情况下使用时,由于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会导致电流集中在导体的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不利于使用,另一方面,电容器组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热量,现有的电容器组缺少相应的散热组件,电容器组的散热困难,不利于电容器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简单便捷的增加表面积,减少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造成的功率损耗,同时,对电容器进行散热,保证电容器有效的运行,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包括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所述第二铜板等距安装于第一铜板和第三铜板之间,所述第一铜板之间等距安装有电容器,处于所述第一铜板最下部的所述电容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有与电容器相配合的贯穿孔,所述支撑板与电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胶层,所述支撑板的侧部安装有脚座,所述脚座的中部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铜板的侧部均覆盖有第二导热硅胶层,所述第二导热硅胶层之间等距架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侧部均设置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侧部与电容器的侧部相抵触。优选的,所述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均设置有四组,且所述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的中部均开有与电容器相配合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的厚度相同,且所述第一铜板的侧壁和第三铜板的侧壁分别与第二铜板的两侧壁紧密相贴。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部和脚座的下部均覆盖有聚氨酯层,且所述支撑板和脚座之间设置有筋条。优选的,所述电容器设置有八组,且所述电容器的侧截面呈圆柱形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硅胶层和第二导热硅胶层的厚度均不大于3mm。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铜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呈条块形设置。优选的,所述导热柱的侧截面呈T形设置,且所述导热柱为铜导热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组合的形式,有效的增加了与外部连接时的表面积,减少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造成的功率损耗,便于电容器的使用;2、通过第一导热硅胶层增加支撑板与最下部的电容器之间的散热,通过第二导热硅胶层、散热片和导热柱组合的形式,利用导热柱将电容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利用第二导热硅胶层将第一铜板、第二铜板以及第三铜板之间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利用散热片进行散热,保证电容器有效的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部分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容器部分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铜板部分结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支撑板部分结构侧视剖视图。图中:1、第一铜板;2、第二铜板;3、第三铜板;4、电容器;5、支撑板;6、贯穿孔;7、第一导热硅胶层;8、脚座;9、螺栓孔;10、第二导热硅胶层;11、散热片;12、导热柱;13、安装孔;14、聚氨酯层;15、筋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包括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第二铜板2等距安装于第一铜板1和第三铜板3之间,第一铜板1之间等距安装有电容器4,处于第一铜板1最下部的电容器4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为铜支撑板,用于支撑整体结构,支撑板5的中部开有与电容器4相配合的贯穿孔6,支撑板5与电容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胶层7,支撑板5的侧部安装有脚座8,脚座8用于与相应的电路板的连接,脚座8的中部开有螺栓孔9,螺栓孔9便于使用螺栓与相应电路板的连接固定,第二铜板2的侧部均覆盖有第二导热硅胶层10,第二导热硅胶层10之间等距架设有散热片11,散热片11的侧部均设置有导热柱12,导热柱12的侧部与电容器4的侧部相抵触。具体的,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均设置有四组,且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的中部均开有与电容器4相配合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便于电容器4的安装与连接。具体的,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的厚度相同,且第一铜板1的侧壁和第三铜板3的侧壁分别与第二铜板2的两侧壁紧密相贴,有效的增加面积,并达到良好的接触,减少趋肤效应导致的功率损耗。具体的,支撑板5的下部和脚座8的下部均覆盖有聚氨酯层14,且支撑板5和脚座8之间设置有筋条15,聚氨酯层14用于支撑板5和脚座8与相应的电路板连接时的绝缘,筋条15为铜筋条,增加支撑板5与脚座8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的,电容器4设置有八组,且电容器4的侧截面呈圆柱形设置,便于电容器4的架设。具体的,第一导热硅胶层7和第二导热硅胶层10的厚度均不大于3mm,达到良好的散热,并减少导热硅胶材料的使用。具体的,散热片11为铜散热片,且散热片11呈条块形设置,达到更好的充分的散热效果,保证电容器4有效的运行。具体的,导热柱12的侧截面呈T形设置,且导热柱12为铜导热柱,利用导热柱12将电容器4运行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散热片11,能更好的进行散热。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组合的形式,有效的增加了与外部连接时的表面积,减少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造成的功率损耗,便于电容器4的使用,通过第一导热硅胶层7增加支撑板5与最下部的电容器4之间的散热,通过第二导热硅胶层10、散热片11和导热柱12组合的形式,利用导热柱12将电容器4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11,利用第二导热硅胶层10将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以及第三铜板3之间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11,利用散热片11进行散热,保证电容器4有效的运行。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包括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板(2)等距安装于第一铜板(1)和第三铜板(3)之间,所述第一铜板(1)之间等距安装有电容器(4),处于所述第一铜板(1)最下部的所述电容器(4)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中部开有与电容器(4)相配合的贯穿孔(6),所述支撑板(5)与电容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胶层(7),所述支撑板(5)的侧部安装有脚座(8),所述脚座(8)的中部开有螺栓孔(9),所述第二铜板(2)的侧部均覆盖有第二导热硅胶层(10),所述第二导热硅胶层(10)之间等距架设有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的侧部均设置有导热柱(12),所述导热柱(12)的侧部与电容器(4)的侧部相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包括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板(2)等距安装于第一铜板(1)和第三铜板(3)之间,所述第一铜板(1)之间等距安装有电容器(4),处于所述第一铜板(1)最下部的所述电容器(4)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中部开有与电容器(4)相配合的贯穿孔(6),所述支撑板(5)与电容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胶层(7),所述支撑板(5)的侧部安装有脚座(8),所述脚座(8)的中部开有螺栓孔(9),所述第二铜板(2)的侧部均覆盖有第二导热硅胶层(10),所述第二导热硅胶层(10)之间等距架设有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的侧部均设置有导热柱(12),所述导热柱(12)的侧部与电容器(4)的侧部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箱用电容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均设置有四组,且所述第一铜板(1)、第二铜板(2)和第三铜板(3)的中部均开有与电容器(4)相配合的安装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