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490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和静压管,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上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上;所述保护套管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防护效果好,能够降低全压管和静压管变形风险,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等优点。

A portable S-type pitot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S-type pitot tube, which comprises a side-by-side total pressure pipe and a static pressure pipe, and a flange seat with a flange hole in the middle part; the total pressure pipe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pipe pass through the flange hole, and one end far away from the flange seat bends in a direction opposite to each other, and forms a total pressure detection port and a static pressure detection port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also comprises a vertical installation on the flange seat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closed at one end far away from the flange seat and is sleeved on the total pressure pipe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pipe; the pipe wall of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vent holes which are opposite to the total pressure detection port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detection port respectively, and the pore diameter of the vent hole is larger than the pore diameter of the corresponding total pressure detection port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detection po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good protection effect, reducing the deformation risk of the total pressure pipe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pipe, 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and the use safet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本技术涉及流速检测
,特别的涉及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技术介绍
皮托管是用来测定风速用的管状结构,根据皮托管的用途将皮托管分为矿用皮托管,耐高温皮托管,烟尘皮托管,笛型皮托管,阿牛巴皮托管,根据皮托管的形状分为L型皮托管、S型皮托管,均速管,靠背管,风速管。其中,S型皮托管的全压管和静压管并排设置,且全压管上的全压检测口和静压管上的静压检测口采用靠背式设计,整体径向尺寸小,便于插入管道进行流速检测,其使用方式如图1。然而,便携式S型皮托管需要在不同测点进行检测,在多此插入和拔出管道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磕碰,而一旦造成全压管或静压管发生弯曲或凹陷变形,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而一旦锥头损伤则会造成整个皮托管的报废。另外,S型皮托管的全压管上的全压检测口和静压管上的静压检测口形成两个尖端,容易造成电荷聚集,在矿上使用时,存在尖端与管道壁之间的放电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防护效果好,能够降低全压管和静压管变形风险,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和静压管,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上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上;所述保护套管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距离相匹配,使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保护套管套装在全压管和静压管上,且远离法兰座的一端封闭,使得全压管和静压管整体位于保护套管内,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磕碰,也可以通过保护套管对内部的全压管和静压管进行保护,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端部封闭的保护套管增大了端部的尺寸,能够有效避免端部电荷聚集,降低尖端与流体管道之间的放电风险,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保护套管上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且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从而可以避免保护套管对流体的阻挡,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管内还安装有至少两个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直径与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一致,且具有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对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定位盘上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定位盘支撑在所述保护套管内。S型皮托管的全压管和静压管需要与法兰座保持垂直状态,才能测量出准确的数值,而使用保护套管将全压管和静压管整体包裹在内后,无法直接调整全压管和静压管,采用直径与保护套管内径一致的定位盘,可以保证全压管和静压管的轴线均与保护套管的轴线平行,一旦保护套管与法兰座垂直,就可说明全压管和静压管与法兰座垂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管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之间采用环氧灌封。这样,避免流体从缝隙之间流入检测设备,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管的外壁上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线。这样,通过保护套管上的刻度线可以准确把握插入管道内的长度,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保护套管的径向上的两侧。这样,操作者可以方便的看到任意一侧的刻度线,方便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远离所述通气孔的一端穿过所述法兰座,且穿出长度为10~15mm。进一步的,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出所述法兰座的一端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折,且夹角为30~35度。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由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朝向所述法兰座方向标示,且所述刻度线的起点为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端点所在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防护效果好,能够降低全压管和静压管变形风险,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S型皮托管操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S型皮托管与便携式检测仪连接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皮托管穿入检测取气接头。图5为图4的剖视图。图6为连接取气接头的紧固螺帽。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用于封堵取气接头的密封堵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1和静压管2,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3;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3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全压检测口所在平面和静压检测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二者距离略大于全压管和静压管的直径和。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3上的保护套管4,所述保护套管4远离所述法兰座3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上;所述保护套管4内还安装有两个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直径与所述保护套管4的内径一致,且具有与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对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穿过所述定位盘上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定位盘支撑在所述保护套管4内。所述保护套管4与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之间采用环氧灌封。所述保护套管4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所述保护套管4的内径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距离相匹配,使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所述保护套管4的外壁上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保护套管4的径向上的两侧。所述刻度线由远离所述法兰座3的一端朝向所述法兰座3方向标示,且所述刻度线的起点为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远离所述法兰座3的端点所在位置。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远离所述通气孔的一端穿过所述法兰座3,穿出长度为10mm。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折,且夹角为30度。加工时,先将远离法兰座一端的定位盘装入到位,然后用环氧树脂填充,再将靠近法兰座一端的定位盘装入到位,再次对保护套管进行环氧灌封至与法兰座齐平,确保灌封后整体不漏气。具体的加工要求如下:主体部分及相关金属配件均要求选用不锈钢材质,需防锈防腐蚀。刻度尺需要激光打标,双边均打标,需平行于法兰长边方向,打标要求清晰可见,刻度精确,以5mm为间隔,每隔10mm以数值标识。保护套管4的直径为8mm±0.2mm。检测时,将皮托管沿径向插入待检测流体的管道内,通过保护套管上的刻度线,确定插入的深度,将全压检测口正对流体流入方向,对管道内的流体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抽出皮托管。由于保护套管套装在全压管和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和静压管,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上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上;所述保护套管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距离相匹配,使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和静压管,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上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上;所述保护套管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距离相匹配,使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内还安装有至少两个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直径与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一致,且具有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对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定位盘上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定位盘支撑在所述保护套管内。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齐维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芯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