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30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第三翅片结构和第二条形通孔;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开设有所述换热器腔室,且所述换热器腔室内端面横向中心偏上部位焊接有一块与其直径相一致的所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分隔呈两处腔室,上侧腔室为升温腔,下侧腔室为余热回收腔。本设备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处,通过第一余热回收装置和第二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热交换回收高温热烟中的余热,并对本设备内强制循环流动的软化水进行加热,使其从常温(20℃)升高至60℃‑90℃,然后通过管道输入至软化水水池内,软化水水池在通过锅炉给水多级泵将加热后的软化水输送至锅炉内,使锅炉热效率提高8℃‑13℃,达到降低燃烧消耗的目的。

Heat exchanger of waste heat recovery based on gas and oil boi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ste heat recovery heat exchanger based on a gas and oil boiler, which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r shell, a third fin structure and a second strip through-hole; the heat exchanger she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r chamber, and a partition plate with the diameter consistent with the transverse center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end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chamber is welded; the partition plate divides the heat exchanger into two cavities, The upper chamber is a heating chamber, and the lower chamber is a waste heat recovery chamber. The equipment is installed in the flue at the tail of the boiler. The waste heat in the high-temperature hot smoke is recovered by the first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and the second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through heat exchange, and the softened water forced to circulate in the equipment is heated to make it rise from the normal temperature (20 \u2103) to 60 \u2103 - 90 \u2103, and then it is input into the softened water pool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softened water pool is in the multi-level feed water pool through the boiler The pump will deliver the heated softened water to the boiler to increas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boiler by 8 \u2103 - 13 \u2103, so as to reduce the combustion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
技术介绍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余热回收的换热器使用过程中发现,烟气多为直上的换热方式,由于烟气在锅炉高温压力下流动速度相对较快,当烟气经过换热管时,停留时间较短,导致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流失,浪费能源,为达到充分利用余热节能的目的,现有换热器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以解决现有的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烟气多为直上的换热方式,由于烟气在锅炉高温压力下流动速度相对较快,当烟气经过换热管时,停留时间较短,导致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流失,浪费能源,为达到充分利用余热节能的目的,现有换热器仍有改进的空间的问题。本技术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腔室、热水出口端、冷水进口端、烟气进口端、隔板、圆形通孔、烟道壳体、烟气出口、第一余热回收装置、第一热管结构、第一翅片结构、第二余热回收装置、第二热管结构、第二翅片结构、第一条形通孔、第三翅片结构和第二条形通孔;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开设有所述换热器腔室,且所述换热器腔室内端面横向中心偏上部位焊接有一块与其直径相一致的所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换热器腔室分隔呈两处腔室,上侧腔室为升温腔,下侧腔室为余热回收腔;所述换热器壳体底部设置有一处与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烟气进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右侧外壁相对于所述隔板上方部位设置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水进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左侧外壁设置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热水出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中心部位焊接有一个贯穿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外壁且底端面与所述隔板顶端面相焊接的所述烟道壳体,且所述烟道壳体顶端面至底端面之间开设有一处相连通的所述烟气出口;所述隔板相对于所述烟气出口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其同直径大小的所述圆形通孔,故所述烟气出口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与余热回收腔相连通;所述隔板上呈环形阵列状共固定安装有二十组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经由所述第一热管结构和所述第一翅片结构共同组成;所述第一热管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且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放热端位于升温腔内;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受热端位于余热回收腔内,且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受热端呈矩形阵列状镶嵌有若干块所述第一翅片结构;所述烟气出口内端相邻所述圆形通孔上方部位固定安装有一组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且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经由所述第二热管结构、所述第二翅片结构和所述第三翅片结构共同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管结构的放热端贯穿所述烟道壳体位于升温腔内,且所述第二热管结构的受热端位于所述烟气出口内部,并与所述烟气出口处于同一轴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管结构的受热端呈矩形阵列状共镶嵌有六块所述第二翅片结构和五块所述第三翅片结构,且六块所述第二翅片结构和五块所述第三翅片结构之间呈间隔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翅片结构中心偏上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且所述第三翅片结构中心偏下部位开设有一处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尺寸相一致的所述第二条形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翅片结构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与所述第三翅片结构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呈相错状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翅片结构和所述第三翅片结构的直径均与所述烟气出口的直径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管结构的受热端为直管结构,且所述第二热管结构的受热端与所述第二热管结构的放热端之间呈110°弯曲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设备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处,并通过管道与软化水水池相连接,锅炉所排放的高温热烟输入至本设备的余热回收腔内,通过第一余热回收装置和第二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热交换回收高温热烟中的余热,并对本设备内强制循环流动的软化水进行加热,使其从常温(20℃)升高至60℃-90℃,然后通过管道输入至软化水水池内,软化水水池在通过锅炉给水多级泵将加热后的软化水输送至锅炉内,使锅炉热效率提高8℃-13℃,达到降低燃烧消耗的目的,进一步的,通过该第二余热回收装置和第一余热回收装置对高温热烟中的余热进行充分回收,使得经过热交换的锅炉排出的高温热烟温度将下降80-150℃。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C-C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图3中D-D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换热器壳体;101、换热器腔室;102、热水出口端;103、冷水进口端;104、烟气进口端;2、隔板;201、圆形通孔;3、烟道壳体;301、烟气出口;4、第一余热回收装置;401、第一热管结构;402、第一翅片结构;5、第二余热回收装置;501、第二热管结构;502、第二翅片结构;50201、第一条形通孔;503、第三翅片结构;50301、第二条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换热器腔室101、热水出口端102、冷水进口端103、烟气进口端104、隔板2、圆形通孔201、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腔室、热水出口端、冷水进口端、烟气进口端、隔板、圆形通孔、烟道壳体、烟气出口、第一余热回收装置、第一热管结构、第一翅片结构、第二余热回收装置、第二热管结构、第二翅片结构、第一条形通孔、第三翅片结构和第二条形通孔;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开设有所述换热器腔室,且所述换热器腔室内端面横向中心偏上部位焊接有一块与其直径相一致的所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换热器腔室分隔呈两处腔室,上侧腔室为升温腔,下侧腔室为余热回收腔;所述换热器壳体底部设置有一处与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烟气进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右侧外壁相对于所述隔板上方部位设置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水进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左侧外壁设置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热水出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中心部位焊接有一个贯穿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外壁且底端面与所述隔板顶端面相焊接的所述烟道壳体,且所述烟道壳体顶端面至底端面之间开设有一处相连通的所述烟气出口;所述隔板相对于所述烟气出口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其同直径大小的所述圆形通孔,故所述烟气出口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与余热回收腔相连通;所述隔板上呈环形阵列状共固定安装有二十组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经由所述第一热管结构和所述第一翅片结构共同组成;所述第一热管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且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放热端位于升温腔内;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受热端位于余热回收腔内,且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受热端呈矩形阵列状镶嵌有若干块所述第一翅片结构;所述烟气出口内端相邻所述圆形通孔上方部位固定安装有一组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且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经由所述第二热管结构、所述第二翅片结构和所述第三翅片结构共同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气、油锅炉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腔室、热水出口端、冷水进口端、烟气进口端、隔板、圆形通孔、烟道壳体、烟气出口、第一余热回收装置、第一热管结构、第一翅片结构、第二余热回收装置、第二热管结构、第二翅片结构、第一条形通孔、第三翅片结构和第二条形通孔;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开设有所述换热器腔室,且所述换热器腔室内端面横向中心偏上部位焊接有一块与其直径相一致的所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换热器腔室分隔呈两处腔室,上侧腔室为升温腔,下侧腔室为余热回收腔;所述换热器壳体底部设置有一处与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烟气进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右侧外壁相对于所述隔板上方部位设置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水进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左侧外壁设置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热水出口端;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中心部位焊接有一个贯穿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外壁且底端面与所述隔板顶端面相焊接的所述烟道壳体,且所述烟道壳体顶端面至底端面之间开设有一处相连通的所述烟气出口;所述隔板相对于所述烟气出口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其同直径大小的所述圆形通孔,故所述烟气出口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与余热回收腔相连通;所述隔板上呈环形阵列状共固定安装有二十组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经由所述第一热管结构和所述第一翅片结构共同组成;所述第一热管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且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放热端位于升温腔内;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受热端位于余热回收腔内,且所述第一热管结构的受热端呈矩形阵列状镶嵌有若干块所述第一翅片结构;所述烟气出口内端相邻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楚雨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