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03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屋面层与墙面结构,所述屋面层的下端设置有墙面结构,所述屋面层与墙面结构通过整体浇筑固定连接,所述屋面层与墙面结构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竖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第二集水槽的内部下端设置有过滤口,可以使得第二集水槽收集的雨水可以进行初步的过滤,这样可以使得不会使得雨水掺杂大量的杂质,并且过滤口过滤的杂质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清理,这样可以使得不会使得杂质堵塞过滤口,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绿色建筑结构中雨水没有经过多次过滤这样可能会使得净化池中时间长久之后会发生堵塞增加维修的成本的问题。

Green building structure for housing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een building structure for housing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roof layer and a wall structure, the lower end of the roof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wall structure, the roof layer and the wall structure are fixedly connected by integral pouring, the inner side of the roof layer and the wall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collecting tank,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water collecting tan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pipe, In the utility model, a filter por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second water collecting tank, so that the rainwater collected by the second water collecting tank can be preliminarily filtered, so that the rainwater will not be mix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mpurities, and the impurities filtered by the filter port can be cleaned by human work, so that the impurities will not block the filter port, so a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ainwater in the green building structure has not been filtered many times, which may cause the problem of blocking and increasing the maintenance cost after a long time in the purification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
本技术属于绿色建筑相关
,具体涉及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现有的绿色建筑结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绿色建筑结构中通过利用雨水发挥再生水的作用,这样在雨水的净化过程中,若是雨水没有进行多层过滤,这样可能会使得净化池中的污物较多,这样会使得维护的成本增加并且会使得水资源净化不干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绿色建筑结构中雨水没有经过多次过滤这样可能会使得净化池中时间长久之后会发生堵塞增加维修的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屋面层与墙面结构,所述屋面层的下端设置有墙面结构,所述屋面层与墙面结构通过整体浇筑固定连接,所述屋面层与墙面结构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竖管,两侧所述竖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的下端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过滤口,两侧所述过滤口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连通管,两侧所述连通管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净化池,两侧所述净化池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r>优选的,所述过滤口的组成包括有直管、固定环、过滤嘴、过滤板与固定端,所述直管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嘴,所述过滤口通过固定端与第二集水槽套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组成包括有弯管、防漏管座、固定件和管体,所述管体的下侧的外部一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管体的下端设置有防漏管座,所述防漏管座的下端设置有弯管,所述连通管通过固定件与墙面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净化池的组成包括有二级腐化槽、三级处理槽、出水管、过滤网、箱体、进水管和一级腐化槽,所述箱体的外端的右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外端的左侧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右端的下侧设置有一级腐化槽,所述一级腐化槽的左端设置有二级腐化槽,所述二级腐化槽的左端设置有三级处理槽,所述净化池通过出水管与循环泵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为弯状结构,所述连通管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通管分别呈对称设置在第二集水槽的下端,两个所述连通管是采用PVC材料制成的。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与第二集水槽均为内部中空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一集水槽环绕屋面层的下端的一周,所述第二集水槽设置在净化池的上端,所述第一集水槽与第二集水槽的深度均为六厘米。优选的,所述净化池为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所述净化池的尺寸为长度为八十厘米,所述净化池的宽度为五十厘米,所述净化池的高度为五十厘米,所述净化池是采用三零四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优选的,所述竖管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竖管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管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墙面结构的表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竖管的截面直径为十二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二集水槽的内部下端设置有过滤口,这样通过过滤口的设置,通过过滤口内部的过滤板与过滤嘴的作用,可以使得第二集水槽收集的雨水可以进行初步的过滤,这样可以使得不会使得雨水掺杂大量的杂质;(2)、本技术中通过过滤口的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净化池内部过滤的杂质得到减少,并且过滤口过滤的杂质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清理,这样可以使得不会使得杂质堵塞过滤口,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绿色建筑结构中雨水没有经过多次过滤这样可能会使得净化池中时间长久之后会发生堵塞增加维修的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绿色建筑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通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净化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屋面层;2、第一集水槽;3、竖管;4、墙面结构;5、第二集水槽;6、过滤口;61、直管;62、固定环;63、过滤嘴;64、过滤板;65、固定端;7、连通管;71、弯管;72、防漏管座;73、固定件;74、管体;8、净化池;81、二级腐化槽;82、三级处理槽;83、出水管;84、过滤网;85、箱体;86、进水管;87、一级腐化槽;9、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技术方案: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屋面层1的下端设置有墙面结构4,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通过整体浇筑固定连接,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集水槽2,第一集水槽2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竖管3,两侧竖管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槽5,由竖管3输送到第二集水槽5的内部,并且在第二集水槽5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口6,通过过滤口6内部的过滤板64与过滤嘴63的作用,可以使得第二集水槽5收集的雨水可以进行初步的过滤,这样可以使得不会使得雨水掺杂大量的杂质,第二集水槽5的下端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过滤口6,两侧过滤口6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连通管7,两侧连通管7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净化池8,两侧净化池8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循环泵9,循环泵9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进一步,过滤口6的组成包括有直管61、固定环62、过滤嘴63、过滤板64与固定端65,直管6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端65,固定端6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62,固定环62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64,通过过滤口6内部的过滤板64与过滤嘴63的作用,可以使得第二集水槽5收集的雨水可以进行初步的过滤,过滤板64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嘴63,过滤口6通过固定端65与第二集水槽5套接连接。进一步,连通管7的组成包括有弯管71、防漏管座72、固定件73和管体74,管体74的下侧的外部一周设置有固定件73,管体74的下端设置有防漏管座72,通过防漏底座72的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内部的水源不会发生泄漏的现象,防漏管座72的下端设置有弯管71,连通管7通过固定件73与墙面结构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净化池8的组成包括有二级腐化槽81、三级处理槽82、出水管83、过滤网84、箱体85、进水管86和一级腐化槽87,箱体85的外端的右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86,箱体85的外端的左侧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83,箱体8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8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层(1)的下端设置有墙面结构(4),所述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通过整体浇筑固定连接,所述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集水槽(2),所述第一集水槽(2)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竖管(3),两侧所述竖管(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槽(5),所述第二集水槽(5)的下端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过滤口(6),两侧所述过滤口(6)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连通管(7),两侧所述连通管(7)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净化池(8),两侧所述净化池(8)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层(1)的下端设置有墙面结构(4),所述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通过整体浇筑固定连接,所述屋面层(1)与墙面结构(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集水槽(2),所述第一集水槽(2)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竖管(3),两侧所述竖管(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槽(5),所述第二集水槽(5)的下端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过滤口(6),两侧所述过滤口(6)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连通管(7),两侧所述连通管(7)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净化池(8),两侧所述净化池(8)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口(6)的组成包括有直管(61)、固定环(62)、过滤嘴(63)、过滤板(64)与固定端(65),所述直管(6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端(65),所述固定端(6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62),所述固定环(62)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64),所述过滤板(64)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嘴(63),所述过滤口(6)通过固定端(65)与第二集水槽(5)套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7)的组成包括有弯管(71)、防漏管座(72)、固定件(73)和管体(74),所述管体(74)的下侧的外部一周设置有固定件(73),所述管体(74)的下端设置有防漏管座(72),所述防漏管座(72)的下端设置有弯管(71),所述连通管(7)通过固定件(73)与墙面结构(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工程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8)的组成包括有二级腐化槽(81)、三级处理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