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02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墙体,任意相邻两个墙体通过卡接结构扣合,卡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设置在墙体的两端面,相邻两个墙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相互扣合使两个墙体的墙面结合为一个平面,保证墙体的平整性,同时防止任意相邻两个墙体前、后、左、右移动,保证相邻两个墙体定位准确,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能够相互匹配成一整体,使之任意相邻两个墙体构成同一平面结构。

A wall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ll connecting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wall body, any two adjacent walls are buckled by a clamping structure, the clamp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ng body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body, the first connecting body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body are arranged on two end faces of the wall body,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walls are buckled by the first connecting body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body, so that the walls of the two walls are combined into one Plane, to ensure the flatness of the wall, at the same time, to prevent any two adjacent walls from moving forward, backward, left and right, to ensure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two adjacent walls,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on body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body corresponds and the shape can match each other into a whole, so that any two adjacent walls form the same plan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墙面连接
,尤其是涉及一种墙面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拼装住房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其内容是将建筑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生产,最后送到施工地点进行拼装作业的一种建筑形式。下面将对拼装住房的优势进行进一步解释。组装墙体加快施工进程,同时改善周边的环境,但是在组装的过程中,经常造成两个墙板之间定位不准确,两个墙体组装时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不能使整个墙面平整。研究如何使两个墙体之间定位准确且拼接时能够保证墙体的平整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面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墙面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保证墙面的平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墙体,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墙体通过卡接结构扣合,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墙体的两端面,所述卡接结构上设置有阻止相邻两个所述墙体上、下分离的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能够相互匹配成一整体,使之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墙体构成同一平面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墙体的第一主板面靠近第一端面的一端、且贯穿所述墙体侧面,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端相连、且端面为斜面,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面上且贯穿所述墙体侧面,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墙体的第二端面上、且贯穿所述墙体侧面,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周面上且贯穿所述墙体侧面,且所述第二凸起的对称面与所述第一凸起的对称面垂直,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墙体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三凸起形状位置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相平齐,所述第二凸起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面相平齐。优选地,所述第三凸起的外侧壁高于所述第三凸起的内侧壁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墙体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墙体厚度的2/3,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为所述墙体的2/3。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墙体厚度的1/3。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设置为燕尾槽型,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均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凸起。优选地,所述墙面的材料为塑钢。优选地,所述墙面内设置有保温层。本申请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连接装置,包括墙体,任意相邻两个墙体通过卡接结构扣合,卡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设置在墙体1的两端面,相邻两个墙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相互扣合使两个墙体的墙面结合为一个平面,保证墙体的平整性,卡接结构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第二凸起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的配合阻止相邻的两个墙体之间前后移动,同时防止任意相邻两个墙体左、右移动,保证相邻两个墙体定位准确,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能够相互匹配成一整体,使之任意相邻两个墙体1构成同一平面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墙体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第一凹槽,3-第三凸起,4-第二凹槽,5-第三凹槽,6-第二凸起,7-第一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墙面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墙面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保证墙面的平整性。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连接装置,包括墙体1,任意相邻两个墙体1通过卡接结构扣合,卡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设置在墙体1的两端面,相邻两个墙体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相互扣合使两个墙体1的墙面结合为一个平面,保证墙体1的平整性,卡接结构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6与第二凹槽4,第二凸起6设置在第二凹槽4内,第二凸起6与第二凹槽4的配合阻止相邻的两个墙体1之间前后移动,所说的“前”“后”即为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同时防止任意相邻两个墙体1左、右移动,保证相邻两个墙体1定位准确,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能够相互匹配成一整体,使之任意相邻两个墙体1构成同一平面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凹槽2和第三凸起3,第一凹槽2设置在墙体1的第一主板面靠近第一端面的一端、且贯穿墙体1侧面,第三凸起3与第一凹槽2一端相连且端面为斜面,第一凹槽2的第一侧面上设置贯穿墙体1侧面的第二凹槽4,第一凹槽2的中心面与第二凹槽4的中心面相互垂直,设置第一凹槽2是为了防止相邻两个墙面左右移动,第二凹槽4的中心面与第一凹槽2的中心面相互垂直,能够更好地防止相邻两个墙面前后移动;第二连接体包括与第一凹槽2相配合的第一凸起7,第一凸起7设置在墙体1的第二端面上且贯穿墙体1侧面,第一凸起7的周面外周面上设置有贯穿墙体1侧面的第二凸起6,所述第二凸起6的对称面与第一凸起7的对称面垂直,第二凸起6与第二凹槽4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凸起7与墙体1形成第三凹槽5,第三凹槽5与第三凸起3形状位置相对应,这样,一个墙体一端的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4以及第三凸起3组成的第一连接体与另一个墙体一端的第一凸起7、第二凸起6以及第三凹槽5组成的第二连接体相扣合,使两个墙体1结合为一个平面。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4的侧壁与第一凹槽2的底面相平齐,第二凸起6的侧面与第一凸起7的端面相平齐,在浇注的时候,方便浇注,同时方便人们放置模具。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3的外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三凸起3的内侧壁的高度,所说的第三凸起3的外侧壁为远离墙体1的端面,第三凸起3的内侧壁同时为第一凹槽2的侧壁,两个相邻墙面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墙体(1)通过卡接结构扣合,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墙体(1)的两端面,所述卡接结构上设置有阻止相邻两个所述墙体(1)上、下分离的第二凸起(6)与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能够相互匹配成一整体,使之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墙体(1)构成同一平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墙体(1)通过卡接结构扣合,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墙体(1)的两端面,所述卡接结构上设置有阻止相邻两个所述墙体(1)上、下分离的第二凸起(6)与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能够相互匹配成一整体,使之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墙体(1)构成同一平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凹槽(2)和第三凸起(3),所述第一凹槽(2)设置在所述墙体(1)的第一主板面靠近第一端面的一端、且贯穿所述墙体(1)侧面,所述第三凸起(3)与所述第一凹槽(2)一端相连、且端面为斜面,所述第二凹槽(4)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的第一侧面上且贯穿所述墙体(1)侧面,所述第一凹槽(2)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二凹槽(4)的中心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凹槽(2)相配合的第一凸起(7),所述第一凸起(7)设置在所述墙体(1)的第二端面上、且贯穿所述墙体(1)侧面,所述第二凸起(6)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7)的外周面上且贯穿所述墙体(1)侧面,且所述第二凸起(6)的对称面与所述第一凸起(7)的对称面垂直,所述第二凸起(6)与所述第二凹槽(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凸起(7)与所述墙体(1)形成第三凹槽(5),所述第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娟李华刘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构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