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思云专利>正文

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58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支撑杆,且机体通过支撑杆与电机罩的底部外壁连接,所述电机罩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片,且电机罩通过散热片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连轴器与转杆连接,所述滚轮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转杆的末端上设置有固定轴,且固定轴镶嵌在侧挡板的侧壁上,所述伸缩杆通过限位槽与印刷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滚轮、橡胶垫,电机在运作时可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利用转杆带动滚轮转动,而滚轮则通过橡胶垫与管体的外壁连接,从而有效的对管体进行搬运工作,其中橡胶垫可有效的增大滚轮与管体之间的摩擦力更便于对管体进行搬运移动工作。

A tube bar code print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be bar code prin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the inner left sid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and th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uter wall of the motor cover through the supporting rod,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to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sink, and the motor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rough the heat sink,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d through the coupling,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roller A rubber pa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a fixed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end of the rotary rod, and the fixed shaft is inlai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ide baffle plate, and the expansi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ing plate through the limit slot.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a roller and a rubber pad, the motor can drive the rotary rod to rotate during operation, so as to use the rotary rod to drive the roller to rotate, while the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pe body through the rubber pad, so as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pipe body, wherein the rubber pa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roller and the pipe body,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carrying and moving of the pip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具体为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条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条码可以标出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条码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随着而行的条码印刷设备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传统管身条码印刷设备也具有以下不足之处:其在使用时其印刷模板常与管体接触,从而产生较严重的磨损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同时传统管身条码印刷设备也具有其设备中的印刷模块为一体式结构,从而难以对印刷模块进行更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解决了传统管身条码印刷设备在使用时其印刷模板常与管体接触,从而产生较严重的磨损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管身条码印刷设备中的印刷模块为一体式结构,从而难以对印刷模块进行更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支撑杆,且机体通过支撑杆与电机罩的底部外壁连接,所述电机罩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片,且电机罩通过散热片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连轴器与转杆连接,且转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转杆的末端上设置有固定轴,且固定轴镶嵌在侧挡板的侧壁上,所述机体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定位框,且定位框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限位槽与印刷盘连接,且限位槽与印刷盘配合连接,所述机体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印刷盘的右侧外壁中心处焊接有限位块,且印刷盘通过限位块与伸缩杆连接,所述印刷盘的内部设置有墨水腔,且墨水腔与喷码器上的进墨管连通,所述喷码器的出墨口上设置有模板块。优选的,所述橡胶垫通过融化粘合与滚轮的外壁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左侧内壁上粘合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中心处的凹槽的内壁上绞合有内螺纹,所述固定轴通过内螺纹与转杆末端外壁上的外螺纹咬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滚轮共有三个,且滚轮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滚轮位于工作腔的内侧底部。优选的,所述工作腔的右侧、机体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工作腔的右侧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模板块上开设有条码通孔,且模板块通过条码通孔与喷码器上的出墨管连通,所述模板块镶嵌在喷码器的出墨口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滚轮、橡胶垫,电机在运作时可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利用转杆带动滚轮转动,而滚轮则通过橡胶垫与管体的外壁连接,从而有效的对管体进行搬运工作,其中橡胶垫可有效的增大滚轮与管体之间的摩擦力更便于对管体进行搬运移动工作。(2)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杆、定位框、限位槽,通过伸缩杆可有效的带动其外壁上的印刷盘自由伸缩,进而促使印刷盘与管体的外壁贴合并完成喷墨印刷作用,而定位框则有效的对伸缩杆进行固定避免其移位从而导致印刷失败的问题,同时通过限位槽可对印刷盘进行内藏作用,避免印刷盘暴露在工作腔内与管体产生碰撞摩擦导致其损坏的问题发生。(3)本技术通过设置印刷盘、模块板,印刷盘上安装有喷码器,而喷码器的喷墨口上镶嵌有模块板,而模块板可自由拆卸和安装从而便于对不同型号条码的管体进行印刷作用,同时模块板上开设有条码穿孔,墨水通过喷码器喷射在模块板上,而模块板上的条码穿孔可自由允许墨水通过从而在管体外壁上留下喷涂的条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印刷盘剖视图。图中:1、机体;2、支撑杆;3、电机罩;4、散热片;5、电机;6、转杆;7、滚轮;8、橡胶垫;9、固定轴;10、侧挡板;11、定位框;12、伸缩杆;13、限位槽;14、印刷盘;15、工作腔;16、限位块;17、墨水腔;18、喷码器;19、模板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支撑杆2,且机体1通过支撑杆2与电机罩3的底部外壁连接,电机罩3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片4,且电机罩3通过散热片4与电机5连接,滚轮7共有三个,且滚轮7之间相互平行,滚轮7位于工作腔15的内侧底部,电机5在运作时可带动转杆6转动,从而利用转杆6带动滚轮7转动,而滚轮7则通过橡胶垫8与管体的外壁连接,从而有效的对管体进行搬运工作,其中橡胶垫8可有效的增大滚轮7与管体之间的摩擦力更便于对管体进行搬运移动工作,电机5的转轴通过连轴器与转杆6连接,且转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7,滚轮7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8,橡胶垫8通过融化粘合与滚轮7的外壁连接,工作腔15的左侧内壁上粘合有橡胶垫8,转杆6的末端上设置有固定轴9,且固定轴9镶嵌在侧挡板10的侧壁上,固定轴9的中心处的凹槽的内壁上绞合有内螺纹,固定轴9通过内螺纹与转杆6末端外壁上的外螺纹咬合连接,通过伸缩杆12可有效的带动其外壁上的印刷盘14自由伸缩,进而促使印刷盘14与管体的外壁贴合并完成喷墨印刷作用,而定位框11则有效的对伸缩杆12进行固定避免其移位从而导致印刷失败的问题,同时通过限位槽13可对印刷盘14进行内藏作用,避免印刷盘14暴露在工作腔15内与管体产生碰撞摩擦导致其损坏的问题发生,机体1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定位框11,且定位框1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通过限位槽13与印刷盘14连接,且限位槽13与印刷盘14配合连接,机体1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工作腔15,印刷盘14上安装有喷码器18,而喷码器18的喷墨口上镶嵌有模块板19,而模块板19可自由拆卸和安装从而便于对不同型号条码的管体进行印刷作用,同时模块板19上开设有条码穿孔,墨水通过喷码器18喷射在模块板19上,而模块板19上的条码穿孔可自由允许墨水通过从而在管体外壁上留下喷涂的条码,工作腔15的右侧、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2,限位槽13开设在工作腔15的右侧内壁上,印刷盘14的右侧外壁中心处焊接有限位块16,且印刷盘14通过限位块16与伸缩杆12连接,印刷盘14的内部设置有墨水腔17,且墨水腔17与喷码器18上的进墨管连通,模板块19上开设有条码通孔,且模板块19通过条码通孔与喷码器18上的出墨管连通,模板块19镶嵌在喷码器18的出墨口上,喷码器18的出墨口上设置有模板块19。使用时,电机5在运作时可带动转杆6转动,电机5则采用220V交流电压型号,从而利用转杆6带动滚轮7转动,而滚轮7则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支撑杆(2),且机体(1)通过支撑杆(2)与电机罩(3)的底部外壁连接,所述电机罩(3)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片(4),且电机罩(3)通过散热片(4)与电机(5)连接,所述电机(5)的转轴通过连轴器与转杆(6)连接,且转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7),所述滚轮(7)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8),所述转杆(6)的末端上设置有固定轴(9),且固定轴(9)镶嵌在侧挡板(10)的侧壁上,所述机体(1)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定位框(11),且定位框(1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通过限位槽(13)与印刷盘(14)连接,且限位槽(13)与印刷盘(14)配合连接,所述机体(1)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工作腔(15),所述印刷盘(14)的右侧外壁中心处焊接有限位块(16),且印刷盘(14)通过限位块(16)与伸缩杆(12)连接,所述印刷盘(14)的内部设置有墨水腔(17),且墨水腔(17)与喷码器(18)上的进墨管连通,所述喷码器(18)的出墨口上设置有模板块(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身条码印刷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支撑杆(2),且机体(1)通过支撑杆(2)与电机罩(3)的底部外壁连接,所述电机罩(3)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片(4),且电机罩(3)通过散热片(4)与电机(5)连接,所述电机(5)的转轴通过连轴器与转杆(6)连接,且转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7),所述滚轮(7)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8),所述转杆(6)的末端上设置有固定轴(9),且固定轴(9)镶嵌在侧挡板(10)的侧壁上,所述机体(1)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定位框(11),且定位框(1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通过限位槽(13)与印刷盘(14)连接,且限位槽(13)与印刷盘(14)配合连接,所述机体(1)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工作腔(15),所述印刷盘(14)的右侧外壁中心处焊接有限位块(16),且印刷盘(14)通过限位块(16)与伸缩杆(12)连接,所述印刷盘(14)的内部设置有墨水腔(17),且墨水腔(17)与喷码器(18)上的进墨管连通,所述喷码器(18)的出墨口上设置有模板块(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思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