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54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下方的底座上设置有对称电缸,所述下模座左右两侧的底座上对称安装有传动箱,两个所述传动箱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与立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与传动箱内部的从动锥形齿轮连接,所述丝杆上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上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上模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立柱和电缸,增加了装置自主开模与自主下料的功能,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等工艺要求,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Die for industrial connector ma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nector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mold for an industrial connector male hea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mold base, a lower mold base and a bas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lower mold base, the base under the lower mold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symmetrical electric cylinder, the base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ower mold base is symmetrically equipped with a transmission box, and the upper of the two transmission boxes A column is installed on the square position, a screw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middle position inside the column, the screw ro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n bevel gear inside the transmission box, the screw rod is installed with a ball, the ball is installed with a sleeve pipe, and the upper mold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position of the sleeve; in the utility model, a column is arranged through With the electric cylinder, the function of self opening and self blanking of the device is increased, the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product size and precision ar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product quality is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
本技术涉连接器加工
,具体为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连接设备在典型办公室环境下向用户提供数年的服务保证,然而,将同样的铜缆或是光纤连接器暴露于极端条件下,其性能和可靠性都会下降,最终用户须支付价格高昂的维护费用以排除故障和更换配件,这种连接器被设计用以经受最为恶劣工业环境的考验,因此,对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的需求日益增长。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能实现自主的开模,导致在进行开模时,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在进行开模时,当不能实现垂直起模,会导致产品的损坏,不仅如此,现有装置不能实现自主下料,在下料时,易易出现残次品的产生,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通过支杆与底座连接,所述下模座下方的底座上设置有对称电缸,两个所述电缸对称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前后两侧位置上,两个所述电缸的活塞杆与脱模板连接,所述下模座左右两侧的底座上对称安装有传动箱,两个所述传动箱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与立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与传动箱内部的从动锥形齿轮连接,所述丝杆上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上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覆在丝杆的外侧,且套管与立柱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套管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中间的两侧位置上对称安装有斜导柱,两个所述斜导柱的设置位置与锁紧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锁紧块对称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斜导柱插接在锁紧块上。优选的,所述脱模板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脱模杆,所述脱模杆穿过下模座设置在型腔内,所述脱模杆与下模座之间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斜导柱外侧的上模座上安装有定位柱,两个所述定位柱的设置位置与下模座上定位孔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柱插接在定位孔内,所述上模座上方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进料管,所述上模座下表面的左右两侧位置上对称安装有定位套,两个所述定位套的设置位置与套管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套管插接在定位套内。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内安装有主动锥形齿轮,两个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手轮连接,所述手轮安装在底座的左侧位置上。优选的,所述底座上方位置上安装有蛇形盘管,所述蛇形盘管与下模座贴合,所述下模座与底座上的密封接头之间密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密封接头和蛇形盘管,添加完成后,向密封接头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通入到蛇形盘管中,蛇形盘管实现对下模座进行冷却,增加了装置的成型效率,增加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装置的塑性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塑性时出现塑性效率低的问题;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传动箱、立柱、丝杆和套管,手轮、立柱、丝杆、主动锥形齿轮和从动锥形齿轮相配合,可对上模座施加向上的推力,由此实现上模座的垂直脱模,避免在进行开模时出现开模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开模时出现无法进行匀速且垂直的进行脱模导致连接器公头易出现损坏的问题;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电缸、脱模杆和脱模板,电缸带动脱模板上移,脱模板带动脱模杆实现对注塑件施加向上的推力,增加了装置自主下料的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使用时出现自主下料能力差导致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避免在进行下料时出现不能实现垂直且匀速下料导致注塑件上易出现缺口以及毛刺的问题,减少了残次品的产生,避免原料的浪费,同时减少了二次修边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立柱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蛇形盘管的俯视图。图中:1-上模座、2-进料管、3-斜导柱、4-定位柱、5-定位套、6-锁紧块、7-下模座、8-电缸、9-立柱、10-底座、11-手轮、12-蛇形盘管、13-脱模杆、14-脱模板、15-套管、16-丝杆、17-滚珠、18-从动锥形齿轮、19-传动箱、20-主动锥形齿轮、21-密封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7和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通过支杆与底座10连接,所述下模座7下方的底座10上设置有对称电缸8,两个所述电缸8对称安装在底座10上表面的前后两侧位置上,两个所述电缸8的活塞杆与脱模板14连接,所述下模座7左右两侧的底座10上对称安装有传动箱19,两个所述传动箱19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立柱9,所述立柱9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丝杆16,所述丝杆16与立柱9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6的下端与传动箱19内部的从动锥形齿轮18连接,所述丝杆16上安装有滚珠17,所述滚珠17上安装有套管15,所述套管15套覆在丝杆16的外侧,且套管15与立柱9之间滑动连接,手轮11配合传动轴带动两个主动锥形齿轮20转动,主动锥形齿轮20与从动锥形齿轮18之间相互啮合,从动锥形齿轮18带动丝杆16转动,丝杆16转动的同时,滚珠17带动套管15上移,套管15对上模座1施加向上的推力,由此实现上模座1的垂直脱模,避免在进行开模时出现开模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开模时出现无法进行匀速且垂直的进行脱模导致连接器公头易出现损坏的问题,所述套管15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上模座1,所述上模座1中间的两侧位置上对称安装有斜导柱3,两个所述斜导柱3的设置位置与锁紧块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锁紧块6对称安装在下模座7上,所述斜导柱3插接在锁紧块6上,斜导柱3与锁紧块6配合,保证模具不发生松动,提高模具的稳定性和装配精度,减少装配误差,提高零件的生产质量,零件成型质量好。所述脱模板14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脱模杆13,所述脱模杆13穿过下模座7设置在型腔内,所述脱模杆13与下模座7之间滑动连接,电缸8带动脱模板14上移,脱模板14带动脱模杆13实现对注塑件施加向上的推力,增加了装置自主下料的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使用时出现自主下料能力差导致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避免在进行下料时出现不能实现垂直且匀速下料导致注塑件上易出现缺口以及毛刺的问题,减少了残次品的产生,避免原料的浪费,同时减少了二次修边工艺,所述斜导柱3外侧的上模座1上安装有定位柱4,两个所述定位柱4的设置位置与下模座7上定位孔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柱4插接在定位孔内,所述上模座1上方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7)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通过支杆与底座(10)连接,所述下模座(7)下方的底座(10)上设置有对称电缸(8),两个所述电缸(8)对称安装在底座(10)上表面的前后两侧位置上,两个所述电缸(8)的活塞杆与脱模板(14)连接,所述下模座(7)左右两侧的底座(10)上对称安装有传动箱(19),两个所述传动箱(19)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立柱(9),所述立柱(9)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丝杆(16),所述丝杆(16)与立柱(9)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6)的下端与传动箱(19)内部的从动锥形齿轮(18)连接,所述丝杆(16)上安装有滚珠(17),所述滚珠(17)上安装有套管(15),所述套管(15)套覆在丝杆(16)的外侧,且套管(15)与立柱(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套管(15)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上模座(1),所述上模座(1)中间的两侧位置上对称安装有斜导柱(3),两个所述斜导柱(3)的设置位置与锁紧块(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锁紧块(6)对称安装在下模座(7)上,所述斜导柱(3)插接在锁紧块(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7)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通过支杆与底座(10)连接,所述下模座(7)下方的底座(10)上设置有对称电缸(8),两个所述电缸(8)对称安装在底座(10)上表面的前后两侧位置上,两个所述电缸(8)的活塞杆与脱模板(14)连接,所述下模座(7)左右两侧的底座(10)上对称安装有传动箱(19),两个所述传动箱(19)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立柱(9),所述立柱(9)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丝杆(16),所述丝杆(16)与立柱(9)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6)的下端与传动箱(19)内部的从动锥形齿轮(18)连接,所述丝杆(16)上安装有滚珠(17),所述滚珠(17)上安装有套管(15),所述套管(15)套覆在丝杆(16)的外侧,且套管(15)与立柱(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套管(15)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上模座(1),所述上模座(1)中间的两侧位置上对称安装有斜导柱(3),两个所述斜导柱(3)的设置位置与锁紧块(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锁紧块(6)对称安装在下模座(7)上,所述斜导柱(3)插接在锁紧块(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连接器公头的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长建吴定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永欣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