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3403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导流罩大端会夹持变形的问题,提出本方案。包括安装座、受力件和压迫件;受力件或压迫件分别与安装座为可拆卸式连接;压迫件和受力件为可拆卸式连接,且压迫件用于将导流罩轴向压紧于喇叭段内腔。优点在于,导流罩的大端或小端均不会因为夹持而出现变形,并且在两端的加工转换中无需更换工装,可以在同一套装置内完成,提高加工效率。

A device for reducing clamping deformation of turbocharger guide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reducing clamping deformation of a turbocharger guide cover,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processing.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large end of the guide hood will be clamped and deformed in the prior art, this scheme is proposed.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mounting base, a force-bearing member and a compression member; the force-bearing member or the compression member are respectively detachable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base; the compression member and the force-bearing member are detachable connected, and the compression member is used to compress the guide cover axially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horn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neither the large end nor the small end of the guide cover will be deformed due to clamping, and the processing conversion of the two ends does not need to change the tooling, which can be completed in the same set of devices,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器的导流罩10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为一喇叭形结构,直径较大的一端为大端11,相应直径较小的一端为小端12。在利用车床对导流罩10进行加工的时候,工序是先对大端11进行加工,然后再对小端12进行加工。两次加工需要通过不同的工装夹持进行,加工大端11的时候夹持小端12,加工小端12的时候夹持大端11。如图2所示,加工后的大端11厚度小跨度大,工装是夹持在大端11外侧,容易使大端11变形,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包括:安装座、受力件和压迫件;所述的安装座包括一基片,基片一侧安装在机床的旋转主轴上,另一侧延伸出一安装环;所述的受力件包括一喇叭段,喇叭段两端贯通且内腔与导流罩的轮廓相适应,喇叭段靠近大端的一端设有紧固环,靠近小端的一端设有第一嵌环;所述的压迫件包括一压迫环,压迫环的一侧延伸出一第二嵌环;所述的第一嵌环或第二嵌环分别与安装环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压迫环和紧固环为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的压迫环远离第二嵌环的一侧用于将导流罩轴向压紧于喇叭段内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其优点在于,导流罩的大端或小端均不会因为夹持而出现变形,并且在两端的加工转换中无需更换工装,可以在同一套装置内完成,提高加工效率。优选地,所述的压迫环内径小于紧固环内径。提供一种具体的压紧结构,大端得到均匀的受力,而不会发生任何变形。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嵌环外径与安装环内径相适应。提供一种最佳受力状态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嵌环内径与安装环外径相适应。附图说明图1是涡轮增压器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对涡轮增压器导流罩的夹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装置的另一种装配方式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0-导流罩、11-大端、12-小端;20-安装座、21-基片、22-安装环;30-受力件、31-喇叭段、32-紧固环、33-第一嵌环;40-压迫件、41-压迫环、42-第二嵌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包括:安装座20、受力件30和压迫件40。所述的安装座20包括一基片21,基片21一侧安装在机床的旋转主轴上,另一侧延伸出一安装环22。所述的受力件30包括一喇叭段31,喇叭段31两端贯通且内腔与导流罩10的轮廓相适应,喇叭段31靠近大端11的一端设有紧固环32,靠近小端12的一端设有第一嵌环33。所述的压迫件40包括一压迫环41,压迫环41的一侧延伸出一第二嵌环42。所述的第一嵌环33或第二嵌环42分别与安装环22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压迫环41和紧固环32为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的压迫环41用于将导流罩10轴向压紧于喇叭段31内腔。所述的压迫环41内径小于紧固环32内径。所述的第一嵌环33外径与安装环22内径相适应,所述的第二嵌环42内径与安装环22外径相适应。其中安装环22、第一嵌环33和第二嵌环42分别设有对应的螺孔或插销孔。所述的可拆卸式连接可为螺栓连接或插销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工作原理在于,将安装座20固定在机床的旋转主轴上,先将第一嵌环33内嵌到安装环22内安装连接,如图5所示。将导流罩10套入喇叭段31内嵌,然后将压迫环41轴向压紧大端11,压迫环41和紧固环32在对应的位置设有螺孔进行安装连接。高速旋转安装座20,从压迫件40的中间伸入刀具即可完成大端11的加工。然后松开安装环22和第一嵌环33的连接,将受力件30和压迫件40一同翻转180,如图6所示。将第二嵌环42外嵌到安装环22进行安装,再启动旋转,从第一嵌环33中间伸入刀具即可完成小端12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既高效,也不会对导流罩10造成变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20)、受力件(30)和压迫件(40);/n所述的安装座(20)包括一基片(21),基片(21)一侧安装在机床的旋转主轴上,另一侧延伸出一安装环(22);/n所述的受力件(30)包括一喇叭段(31),喇叭段(31)两端贯通且内腔与导流罩(10)的轮廓相适应,喇叭段(31)靠近大端(11)的一端设有紧固环(32),靠近小端(12)的一端设有第一嵌环(33);/n所述的压迫件(40)包括一压迫环(41),压迫环(41)的一侧延伸出一第二嵌环(42);/n所述的第一嵌环(33)或第二嵌环(42)分别与安装环(22)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压迫环(41)和紧固环(32)为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的压迫环(41)远离第二嵌环(42)的一侧用于将导流罩(10)轴向压紧于喇叭段(31)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导流罩降低夹持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20)、受力件(30)和压迫件(40);
所述的安装座(20)包括一基片(21),基片(21)一侧安装在机床的旋转主轴上,另一侧延伸出一安装环(22);
所述的受力件(30)包括一喇叭段(31),喇叭段(31)两端贯通且内腔与导流罩(10)的轮廓相适应,喇叭段(31)靠近大端(11)的一端设有紧固环(32),靠近小端(12)的一端设有第一嵌环(33);
所述的压迫件(40)包括一压迫环(41),压迫环(41)的一侧延伸出一第二嵌环(42);
所述的第一嵌环(33)或第二嵌环(42)分别与安装环(2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瀚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