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99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可弯曲弹性中空管道和固定于中空管道上间距大于3cm的多个单环固定线环,所述中空管道从近端处穿设有可沿轴向自由活动且可弯曲的弹性导丝,该导丝不穿出中空管道的远端,并在中空管道的远端处形成无导丝导管段;所述导丝上还连接有用于推送管道的非金属均质助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道器械利用导丝、中空管道和非金属均质助推件的组合结构设计便于内镜下将柔软的管道先端向小肠内安全的植入,并将其便捷、安全的固定到小肠柔软曲折的肠壁上,需要突破之前管道只用于结肠植管的器械设计。

A tube instrument for endoscopic transanal colon to small intestine implan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line device for endoscopic implantation of small intestine through anus and colon, which comprises a flexible hollow pipeline with proximal and distal ends and a plurality of single ring fixed wire rings with a spacing of more than 3cm fixed on the hollow pipeline. The hollow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guide wire which can move freely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can be bent from the proximal end, and the guide wire does not penetrate the hollow pipeline A distal end is form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hollow pipe, and a non-metallic homogeneous booster for pushing the pipe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guide wire.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combined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guide wire, the hollow pipe and the non-metallic homogeneous booster to facilitate the safe implantation of the soft pipe tip into the small intestine under the endoscope, and fix it on the soft and tortuous intestinal wall of the small intestine conveniently and safely. The front pipe which needs to be broken through is only used for the device design of the colon plan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管道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
技术介绍
人体的消化道,依据内镜下可见器官标志位分界线,将从口腔到十二指肠乳头的消化道称为上消化道,将回盲瓣至肛门的消化道称为下消化道,位于十二指肠乳头至回盲瓣的消化道称为中消化道。在2015年以前,全世界传统的医疗技术,无法实现从肛门向全结肠内进行无创伤的长时间重复给药。2015年,一种向结肠深部植入管道,用于全结肠(也被称为下消化道)途径粪菌移植,或全结肠广泛范围给药的技术已经用于临床,这就是我们专利技术并命名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entraltubing,TET)。2016年,该技术的临床研究结果在学术杂志发表。在广泛推广和进一步研究该技术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肠道不仅弯曲,而且弯曲还特别多的条件下,将一根软管放置到结肠的任意部位,本就不容易,离不开特定的操作技术和相应的特殊器械。如果要满足将其顺利、安全的送至小肠,并且将其固定在小肠内壁,用于长期留置和反复给药,在此之前,还没有器械和技术能够满足。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技术可以实现从肛门小肠内留置管道用于重复给药。小肠末段是克罗恩病等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发病部位,这也证明,将小肠末段作为局部给药的重要部位,将是给药途径的重要进步。在内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结合我们在前几年针对TET技术的研究,突破只用于全结肠植管和给药的技术,用全新的器械设计和操作技术,解决经肛门-结肠途径向小肠植入管道并留置用于给药的技术困难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内镜下将柔软的管道一端向小肠内安全的植入,并将其便捷、安全的固定到小肠柔软曲折的肠壁上的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可弯曲弹性中空管道和固定于中空管道上间距大于3cm的多个单环固定线环,所述中空管道从近端处穿设有可沿轴向自由活动且可弯曲的弹性导丝,该导丝不穿出中空管道的远端,并在中空管道的远端处形成无导丝导管段;所述导丝上还连接有用于推送管道的非金属均质助推件。其中,所述无导丝导管段的长度L为3~10cm。本技术的无导丝导管段设计便于内镜下用辅助器械夹持中空管道远端或者远端的单环固定线环从回盲部通过回盲瓣后进入小肠末段,增加手术成功几率,减少手术花费时间。优选的,所述非金属均质助推件与导丝连接的端部设有便于推送管道的凸台,该凸台的直径大于等于中空管道的直径。再者,所述非金属均质助推件和导丝之间采用可拆卸式卡槽连接。进一步,所述中空管道的直径≥2.5mm。优选的,所述单环固定线环的线环对折长度为1~2.5cm,相邻单环固定线环之间的距离L1大于3cm。本技术的单环固定线环满足内镜下用臂长1cm固定用钛夹对环线夹持操作,避免因线环过长导致固定线因为受力不当而提前脱落,也避免因线环过短导致钛夹无法夹持;同时单环设计也避免线结可能会导致肠腔内容物凝固结块。本技术中单环固定线环之间的距离满足肠道环形皱襞间距在蠕动和延伸过程中减少对两个单环固定线环的相互牵拉,避免因互相牵拉导致单环固定环过早从肠壁上脱落问题。再者,所述中空管道开设有多个与管内相通的孔道,靠近中空管道远端的导丝端部与邻近孔道之间的距离L2≥2cm。本技术的导丝设计完全避免导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穿出邻近孔道导致医源性损伤。本技术一种基于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的植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需要将内镜经肛门-结肠送到小肠的目标位置;(2)然后需要将管道从内镜钳道孔内送至小肠的目标位置;(3)将管道留置在原位并推出内镜,完成管道与内镜的分离;(4)再一次进入内镜并发现内置导丝的中空管道不在小肠目标位置时,用一次性钛夹夹住中空管道远端处的单环固定线环,然后利用内镜进境的机会,随同内镜穿过回盲瓣,进入小肠,到达小肠目标位置,并在内镜下,从内镜钳道孔内输送夹持器械用于将中空管道的线单环固定环依次固定到肠壁上;(5)固定结束后,内镜缓慢推出肛门外,再拔出导丝,用可以挤插进入中空管道近端的连接帽,方便对接输注器具。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管道器械利用导丝、中空管道和非金属均质助推件的组合结构设计便于内镜下将柔软的管道先端向小肠内安全的植入,并将其便捷、安全的固定到小肠柔软曲折的肠壁上,需要突破之前管道只用于结肠植管的器械设计;(2)本技术的单环固定线环满足内镜下用臂长1cm固定用钛夹对环线夹持操作,避免因线环过长导致固定线因为受力不当而提前脱落,也避免因线环过短导致钛夹无法夹持;同时单环设计也避免线结可能会导致肠腔内容物凝固结块;本技术中单环固定线环之间的距离满足肠道环形皱襞间距在蠕动和延伸过程中减少对两个单环固定线环的相互牵拉,避免因互相牵拉导致单环固定环过早从肠壁上脱落问题;(3)本技术的无导丝导管段设计便于内镜下用辅助器械夹持中空管道远端或者远端的单环固定线环从回盲部通过回盲瓣后进入小肠末段,增加手术成功几率,减少手术花费时间;(4)本技术大幅度节省器械加工成本,让器械的价格更适合大众医疗支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包括中空管道3、单环固定线环4、导丝5和非金属均质助推件6。本技术的中空管道3为可弯曲弹性件,该中空管道具有近端1和远端2,其中处于远端的中空管道又称为口侧端,反之,处于肛门口方向的近端又称为肛侧端。中空管道3的直径≥2.5mm,中空管道3开设有多个与管内相通的孔道8,靠近中空管道远端的导丝5端部与邻近孔道8之间的距离L2≥2cm。本技术的导丝的直径远远小于中空管道的内径,导丝在管道内的空间位置会因为弯曲弧度、弯曲的数量、阻力引起皱缩等而发生不可控的变化,也就是说,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将中空管道拉直,其内的导丝也维持直的状态,会获得导丝头端距离中空管道远端的距离,但是如果有不同程度的弯曲,这一距离则变得不稳定。同时,不同材料的中空管道,其在加工成型后,因为放置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中空管道还会出现缩短或延长的可能,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导丝在中空管道内过长,甚至长于中空管道,导致肠壁刺伤、穿孔等可能;此外如果刚好从孔道穿出,其导致医源性损伤的可能性则非常大。而本技术的导丝设计可完全避免导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穿出邻近孔道导致医源性损伤。本技术若干个单环固定线环4间隔固定在中空管道3上,相邻单环固定线环4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3cm。单环固定线环4的线环对折长度为1~2.5cm,相邻单环固定线环4之间的距离L1大于3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近端(1)和远端(2)的可弯曲弹性中空管道(3)和固定于中空管道(3)上间距大于3cm的多个单环固定线环(4),所述中空管道(3)从近端(1)处穿设有可沿轴向自由活动且可弯曲的弹性导丝(5),该导丝(5)不穿出中空管道(3)的远端(2),并在中空管道(3)的远端(2)处形成无导丝导管段;所述导丝(5)上还连接有用于推送管道的非金属均质助推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近端(1)和远端(2)的可弯曲弹性中空管道(3)和固定于中空管道(3)上间距大于3cm的多个单环固定线环(4),所述中空管道(3)从近端(1)处穿设有可沿轴向自由活动且可弯曲的弹性导丝(5),该导丝(5)不穿出中空管道(3)的远端(2),并在中空管道(3)的远端(2)处形成无导丝导管段;所述导丝(5)上还连接有用于推送管道的非金属均质助推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导丝导管段的长度L为3~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均质助推件(6)与导丝(5)连接的端部设有便于推送管道的凸台(7),该凸台(7)的直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发明崔伯塔温泉赵文俊徐传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