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水结构及清扫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97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水结构及清扫用具,包括:适于盛水的盛水槽、与盛水槽相连的且位于该盛水槽上方的连接架,在连接架远离盛水槽的顶部设有的导套、穿设于导套内的提杆,以及位于提杆伸出在导套朝向盛水槽一侧部分上的挤水组件;导套具有一朝向盛水槽方向贯通的通孔;提杆插接在通孔内且适于沿着该通孔相对于盛水槽上下移动;挤水组件包括与提杆伸出在导套下方的部分固连的倒置的U形结构的拨叉,以及与提杆穿出拨叉的部分滑动相连的适于分别从扫帚头的两侧对扫帚头进行挤压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挤压组件和第二挤压组件。

Water squeezing structure and clean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squeezing structure and a cleaning tool,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holding tank suitable for holding water, a connecting fram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holding tank and located above the water holding tank, a guide sleev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far away from the water holding tank, a lifting rod penetrated in the guide sleeve, and a water squeezing component arranged on the part of the lifting rod protruding from the guide sleeve towards the water holding tank; the guide sleeve has a direction towards the water holding tank A through-hole penetra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lume; a lifting rod is inserted in the through-hole and is suitable for moving up and down the through-hole relative to the holding flume; the water squeezing assembly includes a shift fork of an inverted U-shaped structu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art of the lifting rod protruding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guide sleeve, and a pair of symmetrically arranged first squeezing which is suitable for extruding the broom head from both sides of the broom head respectively The press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extrusion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水结构及清扫用具
本技术涉及清洁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挤水结构及清扫用具。
技术介绍
在清扫房屋时常用的工具包括扫帚。扫帚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对于用脏了的扫帚头会降低清扫的效果,所以为了达到较好的清扫效果,清扫时需要经常清洁扫帚头,一般地选择用清水清洗扫帚头来达到清理扫帚上积灰的目的。现在常用的清扫用具中例如拖把是自带挤水功能的,使得拖把在清洗后可以通过挤水来达到加快拖把晾干的功能,但是对于扫帚,极少数配置可以对清洗后的扫帚进行挤出水分的功能,而且对比带有挤水功能的拖把来说,一方面具有挤水功能的结构会造成扫帚结构的复杂化,结构的复杂化不仅会造成扫帚的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当具有挤水功能的结构出现故障后,也会造成扫帚失去可以挤水的作用,此外,对于面积较大的厂区或者家庭来说,当配置不止一把扫帚时,每把扫帚都自带挤水功能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也是一种成本的浪费。另一方面,挤水功能的结构也会增加扫帚的自身重量,对于扫帚的使用要求中其中一条比较重要的就是轻便,这样的结构一定程度会造成使用过程中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挤水结构,以解决便于对清洗后的扫帚进行挤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扫用具,以解决便于使用又能便于对清洗后的扫帚进行挤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挤水结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挤水结构,包括:适于盛水的盛水槽、与所述盛水槽相连的且位于该盛水槽上方的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远离盛水槽的顶部设有的导套、穿设于所述导套内的提杆,以及位于所述提杆伸出在导套朝向盛水槽一侧部分上的挤水组件;所述导套具有一朝向所述盛水槽方向贯通的通孔;所述提杆穿插在所述通孔内且适于沿着该通孔相对于盛水槽上下移动;所述挤水组件包括与所述提杆伸出在所述导套下方的部分固连的倒置的U形结构的拨叉,以及与所述提杆向下穿出所述拨叉的部分滑动相连的适于分别从扫帚头的两侧对扫帚头进行挤压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挤压组件和第二挤压组件;所述拨叉包括与所述提杆固连的基部和与所述基部相连的一对腿部,在一对腿部之间形成有适于扫帚头插入的容置区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采用拱桥形结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上设有适于卡固扫帚柄的夹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提杆的上端固连有提把。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挤压组件包括能绕与所述提杆垂直的轴线旋转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一体相连的且背离所述提杆设置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翅翼;所述第一本体与一对所述第一翅翼共同形成П形结构;一对所述第一翅翼背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挤水辊;第二挤压组件包括能绕与所述提杆垂直的轴线旋转的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一体相连的且背离所述提杆设置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翅翼;所述第二本体与一对所述第二翅翼共同形成П形结构;一对所述第二翅翼背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挤水辊;在一对所述腿部分别朝向第一翅翼和第二翅翼的侧端设有凸起的滑柱;以及在所述第一翅翼和第二翅翼上对应设有与所述滑柱配合的腰形滑孔;所述滑柱适于沿着所述腰形滑孔径向滑动;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通过两根均垂直于所述提杆的且同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铰接相连;以及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铰接的接缝处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转轴相对的端部之间设有用于提杆穿过的穿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拨叉的基部上设有一永磁体;所述第一转轴采用适于磁吸的材质制成。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挤压组件包括能绕与所述提杆垂直的轴线旋转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一体相连的且背离所述提杆设置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翅翼;所述第一本体与一对所述第一翅翼共同形成П形结构;一对所述第一翅翼背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挤水辊;第二挤压组件包括能绕与所述提杆垂直的轴线旋转的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一体相连的且背离所述提杆设置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翅翼;所述第二本体与一对所述第二翅翼共同形成П形结构;一对所述第二翅翼背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挤水辊;在一对所述腿部分别朝向第一翅翼和第二翅翼的侧端设有凸起的滑柱;以及在所述第一翅翼和第二翅翼上对应设有与所述滑柱配合的腰形滑孔;所述滑柱适于沿着所述腰形滑孔径向滑动;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通过一根垂直于所述提杆设置的第二转轴铰接相连;以及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铰接的接缝处且位于所述接缝的中部设有用于提杆穿过的穿孔;在所述提杆穿出所述拨叉的下部横向设有贯穿提杆的扁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扁孔;且所述扁孔长度方向的内径大于第二转轴的外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拨叉的基部上设有一永磁体;所述第二转轴采用适于磁吸的材质制成。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盛水槽远离所述夹槽且正对所述夹槽的壁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扫帚的扫帚头的定位杆。本技术的清扫用具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清扫用具,适于配合使用的扫帚和簸箕铲;其中所述簸箕铲包括一个底板和三个分别与所述底板相连的侧板以共同形成用于容置垃圾的容纳腔;三个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有一适于垃圾进出的开口;所述簸箕铲的三个侧板中的其中一个侧板固连有所述的挤水结构;所述盛水槽与三个所述侧板中的其中一个侧板固连。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挤水结构及清扫用具,可以对经过冲洗的扫帚头留下的水进行挤压,达到挤水的目的,而且整个挤水结构不设置在扫帚上,不会造成扫帚本身的重量的加大。对比现有技术中的例如带挤水功能的拖把,挤水结构设置在拖把上,会造成拖把本身的重量的加大。因为在进行清扫的过程中,扫帚或者拖把都是需要人为拖动来进行清扫的,因此减轻扫帚或者拖把本身的重量,可以减少使用扫帚或者拖把的人的劳力支出,从而提高清扫过程中的舒适感。另一方面,由于挤水结构设置的方式与扫帚是本身分离的,因此,本技术的挤水结构可以适用于多个扫帚。再一方面,通过采用将簸箕铲与挤水结构相连的结构,可以使得本技术还具备收纳扫帚清扫出来的脏污物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挤水结构及清扫用具的主视图,示出了提杆被提拉至上位时,第一挤水辊与第二挤水辊所处的位置;图2相对于图1,是左视图;图3相对于图1,是俯视图,示出了连接架及夹槽的结构,为简明表达,图中没有画出提把,扫帚仅画出扫帚柄;图4相对于图1,是俯视图,示出了挤水组件的结构,为简明表达,图中没有画出连接架与扫帚;图5是挤水结构及清扫用具的主视图,示出了提杆被推压至下位时,第一挤水辊与第二挤水辊互相靠近并挤压扫帚头的状态;图6示出了与本技术的清扫用具配套的扫帚的结构;图7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挤水组件的结构;图8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第一挤压组件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挤压组件的第二本体分别通过两根同轴线的第一转轴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盛水的盛水槽、与所述盛水槽相连的且位于该盛水槽上方的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远离盛水槽的顶部设有的导套、穿设于所述导套内的提杆,以及位于所述提杆伸出在导套朝向盛水槽一侧部分上的挤水组件;/n所述导套具有一朝向所述盛水槽方向贯通的通孔;所述提杆穿插在所述通孔内且适于沿着该通孔相对于盛水槽上下移动;/n所述挤水组件包括与所述提杆伸出在所述导套下方的部分固连的倒置的U形结构的拨叉,以及与所述提杆向下穿出所述拨叉的部分滑动相连的适于分别从扫帚头的两侧对扫帚头进行挤压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挤压组件和第二挤压组件;/n所述拨叉包括与所述提杆固连的基部和与所述基部相连的一对腿部,在一对腿部之间形成有适于扫帚头插入的容置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盛水的盛水槽、与所述盛水槽相连的且位于该盛水槽上方的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远离盛水槽的顶部设有的导套、穿设于所述导套内的提杆,以及位于所述提杆伸出在导套朝向盛水槽一侧部分上的挤水组件;
所述导套具有一朝向所述盛水槽方向贯通的通孔;所述提杆穿插在所述通孔内且适于沿着该通孔相对于盛水槽上下移动;
所述挤水组件包括与所述提杆伸出在所述导套下方的部分固连的倒置的U形结构的拨叉,以及与所述提杆向下穿出所述拨叉的部分滑动相连的适于分别从扫帚头的两侧对扫帚头进行挤压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挤压组件和第二挤压组件;
所述拨叉包括与所述提杆固连的基部和与所述基部相连的一对腿部,在一对腿部之间形成有适于扫帚头插入的容置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采用拱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有适于卡固扫帚柄的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杆的上端固连有提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挤压组件包括能绕与所述提杆垂直的轴线旋转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一体相连的且背离所述提杆设置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翅翼;所述第一本体与一对所述第一翅翼共同形成П形结构;一对所述第一翅翼背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挤水辊;
第二挤压组件包括能绕与所述提杆垂直的轴线旋转的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一体相连的且背离所述提杆设置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翅翼;所述第二本体与一对所述第二翅翼共同形成П形结构;一对所述第二翅翼背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挤水辊;
在一对所述腿部分别朝向第一翅翼和第二翅翼的侧端设有凸起的滑柱;以及在所述第一翅翼和第二翅翼上对应设有与所述滑柱配合的腰形滑孔;所述滑柱适于沿着所述腰形滑孔径向滑动;
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通过两根均垂直于所述提杆的且同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铰接相连;以及
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铰接的接缝处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转轴相对的端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坚徐程刘建国王琳姜海军庞雨花赵海杨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