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管端部的管箍共同形成了不漏气的气体密封。该管箍包括未封闭的带箍、紧固装置、分开式套管以及内部垫片。带箍圆周地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并且具有一对轴向端。带箍包括位于轴向端内的径向凸起肋,并且径向凸起肋至少部分地延伸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分开式套管位于带箍内并且至少位于肋内。垫片轴向地位于套管内,使得垫片至少部分地位于肋内。在组合装配期间,每一个管端部能够具有凸起的卷边并且管箍被置于两个管端部之上,这样,当在带箍的中心肋区域内时,卷边接合于垫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管箍,具体地涉及用于将管或其他的管状物以伸缩 方式或以端对端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管夹和管联接器。
技术介绍
汽车排气系统通常包括用于输送发动机排放的气体的管或导管组 件。每个管部件都和其他的管部件相连以形成完整的排气系统组件。通常,这种连接通常或者是伸缩连接,或者是端对端(end-to-end)的邻近 连接。为使其有效,应该使这些管件之间形成的连接具有合适的流体密 封,以防止废气泄漏。这种连接还应该具有高机械强度,并且是可拆卸 的,以用于可能的维护和4奮理。在管部件以端对端连接方式轴向接合的排气系统中,通常使用管联 接器。传统的管联接器包括通常为圆形且在相对凸缘终止的带箍(band), 该凸缘可通过紧固部件或其它紧固机制靠拢或松开。可以在凸缘之间提 供反作用部件,以在带箍收紧时平均分配施加在管上的切向力。通常, 这种管联接器包括具有匹配圆周末端的内部分开式密封套管,该匹配圆 周末端在收紧时相互接合以产生气体密封。在2004年7月6日授予第6, 758, 501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这种具有分开式密封套管的实施例。肋管 联接器在2005年4月12日授予的第6, 877, 780号美国专利中加以描 述。上述两个专利的所有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两管或其他管状体的管箍,所述管箍 包括未封闭的带箍、紧固装置、分开式密封套管以及内垫片。所述带 箍从第一端部圆周地延伸到第二端部,并且具有一对轴向端部。所述 带箍包括向内地位于所述轴向端部的径向凸起肋,并且所述径向凸起 肋至少部分地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紧固装 置连接所述带箍,通过所述带箍的收紧和松开以实现拉拢和分开所述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分开式套管位于所述带箍内并且至少位于 所述肋内。所述垫片轴向地位于所述套管内,使得所述垫片至少部分 地位于所述肋内。所述管箍能够与伸缩或邻接的管端部结构相结合使用。优选地, 所述管端部具有凸起的圆周形巻边,当所述管端部和管夹装配在一起 时,所述管端部以及巻边一起安装在垫片下面并且装配在所述带箍的 所述肋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箍使用单个的螺栓紧固部件, 该紧固部件轴向地居中于带箍的肋。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 双螺栓的紧固装置,其中双螺栓各自位于中心肋的相对轴向边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图l是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构造的管夹的分解透视图;图2中的透视图示出了图1中的管夹与一对伸缩管端部排成一列, 用于装配在管端部;图3是图1中管夹松开地装配于管端部的透视图;图4是沿着延伸通过图3中装配的管夹和管端部的轴线的水平面获 取的部分》文大剖3见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构造的管联接器的透视图;图6是图5中的管联接器的另一透^L图,其中管^i接器与一对伸缩 管端部排成一列用于装配于管端部;图7是与图6所示的相反的透视图,并且示出了图5所示的管联接 器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其中管联接器包括凹口,该凹口与管端部的 拾組排成一列,以向管夹提供管端部的相对转动方位;图8是同图6所示相同的透视图,不同之处在于管联接器松开地 安装于管端部上;图9是图5所示的管联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其中示出了管联接器 的各个组成部件;图10和图ll是示出了可选的实施方式的垫片、套管以及管联接器的带箍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中管联接器的中心肋和管端部上的巻边的相对尺寸允许管端部之间存在间隔;图12是显示管端部构造的侧视图,其中在装配时,利用锁销和凹 口结构将管端部成角度地定位在一起,同时利用按钮将管夹相对于管 端部定位;图13是一对管端部的俯视图,示出了从图12中凸起到连接管上 的凹口的管锁销;图14是同图12所示相同的側#见图,其中仅包括一个按钮使得管 夹能够相对于管端部中一个定位,而没有限定其他管端部的角度方位;图15是其他的使用两个按钮的管端部的构造侧视图,其中两个按 钮用于与管夹配合以此设置部件的相对方位,而并未使用管端部上的 锁销和凹口;图16是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构造的管夹的透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管夹的分解透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构造的管联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9是用于在图16-18所示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完整的环垫片的俯 视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垫片的侧视图;以及, 图21是图19所示的垫片轴向端部细节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举例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包括可用于车辆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管夹和管联接器。随着说明书的描述应该理解,本 专利技术可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中、并以各种广泛的实施方式来实现。例如, 本专利技术不仅可用于在以伸缩方式连接的重叠的管周围夹固的管夹,也可 用于在以端对端连接形式连接的邻接管周围紧固的管联结器。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管箍"通常指管联接器和管夹。此外,术语"轴向地"、"成角 度地"和"径向地"是指相对于所示的管联接器和管夹的圓柱管状形的方 向,因此"轴向方向"是沿管状形的轴延伸,"径向方向"是径向地远离该轴 延伸,"成角度地"是指环绕"管夹"圆周上的各点位置。参见附图1-4,管夹IO被设计成能够牢固地将两个伸缩连接的管接 合到一起,从而建立无气体泄漏的接触面,并且管夹10通常包括带箍 20,紧固装置22,套管24以及垫片26。带箍20为构成开环的薄金属扁 平带,并包括主体部分30。主体部分30具有一对位于每个端部的相对的 凸缘32和34。在紧固管夹时,紧固装置22用于使凸缘32和34靠拢, 从而使所有的管夹组件在一对管端部周围收紧。与带箍20相类似,套管 24和垫片26也是开环形式的扁平带部件,并且这些部件的尺寸能够使得 垫片26安装在套管24内,而套管24则安装带箍20内。应该理解,尽 管在这里显示的特殊实施方式包括上述部件,但是还可以向管夹10添加 其他的部件或从其去除一些部件,以适应^f吏用管夹的特殊应用的需要。如图2和3所示,带箍20被设计成圆周地包围在管A与B的伸缩 连接处。主体部分30包括径向凸起的中"肋40、 一对环形侧壁42和44, 一对过渡部分46和48。中心肋40由环形侧壁42和44以及过渡部分46 和48约束,并以一致的轴向宽度圆周地环绕于主体部分30。中心肋40 的轴向宽度可完全大于或小于该实施方式中所示的轴向宽度,而取决于 使用管夹的特殊应用。中心肋40圆周地终止于过渡部分46和48的每一 端,其中过渡部分向主体部分30逐渐缩减。中心肋4(H殳计用于与位于 管A与B端部附近的一对圆周肋或巻边(bead) 60和62相适应并共同 作用。如图2所示,优选地,巻边60和62分别向内地位于管A和B的 端部。中心肋40的宽度依照相对于两个管端部的巻边60和60的位置以 及其他因素进行选择,以使得当管端部被集合处于同轴伸缩位置时,上 述巻边能够位于中心肋内。这在图3中示出,其中管端部以伸缩连接的 方式位于松开的管夹10内。凸缘32和34是带箍20相对端部的整体部分,ibf目互远离地向回折 叠形成一对径向凸起环70和72,径向凸起环70和72各自有内支柱和外 支柱。每个内支柱包括与紧固装置部件的相对侧接合的相对的成型的邻 接面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两个管状体的管箍,包括:带箍,圆周地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并且具有一对轴向端,所述带箍包括向内地位于所述轴向端的径向凸起肋,并至少部分地延伸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紧固装置,连接于所述带箍,通过所述带箍的收紧和 松开以实现拉拢和分开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开式套管,位于所述带箍内并且至少位于所述径向凸起肋内,所述分开式套管圆周地从第一配合端延伸到第二配合端;以及,垫片,轴向地位于所述分开式套管内,使得所述垫片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径向凸起 肋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赖恩T伊格纳茨卡,斯各特T卡斯尔,
申请(专利权)人:布雷兹托卡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