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252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第三光耦隔离模块、处理器、驱动电路和接触器KM1,其中,所述接触器KM1包括接触器KM1线圈和接触器KM1触头,所述接触器KM1触头有三个分别连接在主回路、火线L1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2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3之间,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1、零线N,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2、零线N。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系统复杂度下降,可靠性较高。

Three phase four wire voltage protecto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hree-phase four wire system voltage protect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optocoupler isolation module, a second optocoupler isolation module, a third optocoupler isolation module, a processor, a driving circuit and a contactor KM1, wherein the contactor KM1 includes a contactor KM1 coil and a contactor KM1 contact head, and the contactor KM1 contact has three main circuits, the fire line L1 and the main circuit respectively The input end of the first optocoupler isolation modul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e line L1 and the zero line n,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optocoupler isolat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processor,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second optocoupler isolation modul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e line L2 and the zero line 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control method of a three-phase four wire voltage protecto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fying system structure, reducing system cost, reducing system complex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压保护器,尤其涉及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电压保护器采用的硬件设备较多,电路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第三光耦隔离模块、处理器、驱动电路和接触器KM1,其中,所述接触器KM1包括接触器KM1线圈和接触器KM1触头,所述接触器KM1触头有三个分别连接在主回路、火线L1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2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3之间,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1、零线N,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2、零线N,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3、零线N,所述第三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KM1线圈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测量电压和脉冲宽度,从而判断当前外部交流供电状况,如果供电正常,则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驱动电路给所述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以闭合所述接触器KM1触头,否则,断开所述接触器KM1触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第三光耦隔离模块均包括分压取样电路、光耦和弱上拉电阻,所述光耦的输入端与所述分压取样电路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弱上拉电阻连接在所述光耦的输出端,所述光耦向所述处理器输出隔离信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耦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模拟通道、数字通道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处理器的模拟通道之间连接有滤波电路,经过所述光耦后的隔离信号,分成两路,一路直接进入处理器的数字通道计算脉冲宽度计算,一路通过滤波电路,转换成直流信号,通过处理器的模拟通道进行采样和计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达林顿光耦和低压继电器,所述达林顿光耦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达林顿光耦的输出端与所述低压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KM1线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状态指示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的控制方法,基于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进行以下控制过程:S1、生产自检;S2、判断自检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异常工作指示灯亮,并结束,如果正常,则正常工作指示灯亮,并进入下一步骤;S3、循环监控开始;S4、通过处理器进行缺相检测、相序检测、零炎线对调错误检测,如果其中任一检测不正常,则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接触器KM1线圈,以断开接触器KM1触头,并且,报警指示灯亮,如果全部检测正常,则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接触器KM1线圈,以闭合接触器KM1触头,并且,报警指示灯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系统复杂度下降,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的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的处理器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101、第二光耦隔离模块102、第三光耦隔离模块103、处理器104、驱动电路105和接触器KM1,其中,所述接触器KM1包括接触器KM1线圈106和接触器KM1触头108,所述接触器KM1触头108有三个分别连接在主回路、火线L1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2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3之间,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101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1、零线N,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101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1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102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2、零线N,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102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1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隔离模块103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3、零线N,所述第三光耦隔离模块103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1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10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10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105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KM1线圈106连接,所述处理器104通过测量电压和脉冲宽度,从而判断当前外部交流供电状况,如果供电正常,则所述处理器104通过所述驱动电路105给所述接触器KM1线圈106通电,以闭合所述接触器KM1触头108,否则,断开所述接触器KM1触头108。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101、第二光耦隔离模块102、第三光耦隔离模块103的结构相同,以第一光耦隔离模块101为例进行说明,主要包括分压取样电路1、光耦2和弱上拉电阻3,所述光耦2的输入端与所述分压取样电路1连接,所述光耦2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104连接,所述弱上拉电阻3连接在所述光耦2的输出端,所述光耦2向所述处理器104输出隔离信号。光耦芯片内部,由发光二极管发出光源,光电三极管接收信号实现信号隔离和转换。在此过程中,由于发光二极管本质是二极管,即,无法绕开二极管导通电压存在偏差的问题。同时,光耦芯片的电流传输比(Currenttransferratio)存在偏差较大的情况。为此,设计硬件电路时,需要足够大的容错量才行。本设计采用精密电阻分压法取样输入的交流电压,同时,通过光耦输出端弱上拉,采用较大阻值上拉电阻,可以较好地减小以上两个问题的影响。如图3所示,所述光耦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104的模拟通道1041、数字通道1042连接,模拟通道1041又称模拟量采样通道ADC,数字通道1042又称数字量采样通道,所述光耦2的输出端、处理器104的模拟通道1041之间连接有滤波电路110,经过所述光耦2后的隔离信号,分成两路,一路直接进入处理器104的数字通道1042计算脉冲宽度计算,一路通过滤波电路110,转换成直流信号,通过处理器104的模拟通道1041进行采样和计算。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电路105包括达林顿光耦1051和低压继电器1052,所述达林顿光耦1051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1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达林顿光耦1051的输出端与所述低压继电器105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继电器1052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KM1线圈106连接。处理器104通过逻辑算法进行判断,然后依据判断结果,通过输出端口驱动小型继电器,由低压继电器1052驱动接触器KM1。为防止对处理器输出端口的冲击,通过内含达灵顿三极管的大电流光耦进行输出端口保护。如图1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第三光耦隔离模块、处理器、驱动电路和接触器KM1,其中,所述接触器KM1包括接触器KM1线圈和接触器KM1触头,所述接触器KM1触头有三个分别连接在主回路、火线L1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2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3之间,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1、零线N,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2、零线N,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3、零线N,所述第三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KM1线圈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测量电压和脉冲宽度,从而判断当前外部交流供电状况,如果供电正常,则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驱动电路给所述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以闭合所述接触器KM1触头,否则,断开所述接触器KM1触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第三光耦隔离模块、处理器、驱动电路和接触器KM1,其中,所述接触器KM1包括接触器KM1线圈和接触器KM1触头,所述接触器KM1触头有三个分别连接在主回路、火线L1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2之间及主回路、火线L3之间,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1、零线N,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2、零线N,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火线L3、零线N,所述第三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KM1线圈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测量电压和脉冲宽度,从而判断当前外部交流供电状况,如果供电正常,则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驱动电路给所述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以闭合所述接触器KM1触头,否则,断开所述接触器KM1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四线制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第三光耦隔离模块均包括分压取样电路、光耦和弱上拉电阻,所述光耦的输入端与所述分压取样电路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弱上拉电阻连接在所述光耦的输出端,所述光耦向所述处理器输出隔离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伟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