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82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化纤技术领域。一种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包括下壳体、副箱体、主箱体和上壳体,副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介质入口和第一加热介质出口,在副箱体的底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通孔,副箱体侧部设置有通槽;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介质入口和第二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管,在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熔体过滤器,在主箱体侧部设置有计量泵组件,所述进料管与各所述计量泵组件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输料管,所述计量泵组件的出料口与对应的熔体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二输料管。本申请整体结构简单,运行安全,温度控制均匀,整体能够自动形成多重保温结构,大大提高了整个产品的保温性能和热利用效率。

Polymer melt spinn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lymer chemical fiber. A polymer melt spinning processing device includes a lower shell, a sub box, a main box and an upper shell, a first heating medium inlet and a first heating medium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sub box,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at the bottom of the sub box, and a through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ub box; a second heating medium inlet and a second heating medium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box, and a second heating medium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x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ipe,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elt filter, the side of the main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etering pump component, the first feeding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pipe and the feeding ports of each metering pump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feeding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ischarging port of the metering pump compon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lt filter.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application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is saf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s uniform, and the multiple insulation structures can be automatically formed as a whole, greatly improving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nd hea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化纤
,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纺丝箱体作为聚合物熔融纺丝的重要设备,按功能可分为三个部分:(1)由泵前熔体分配管路、纺丝泵、纺丝泵结合件、泵后熔体分配管路、纺丝组件结合件、纺丝组件等构成纺丝箱体的物料输送、计量、分配和过滤、成纤系统;(2)为提供热能的联苯蒸汽热媒室;(3)是纺丝箱体的保温结构。由于传统的纺丝箱体为一种整体结构,联苯蒸汽热媒室与外接热媒供汽管路采用倾斜式管接头焊接,纺丝箱体的保温采用整体包覆式设计结构。因此,在对纺丝箱体内进行清理时,需要先拆除箱体的保温层,切断联苯管路,将整个箱体进行整体拆卸,再者纺丝箱体的保温常采用保温棉包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中国专利CN03220585.6《熔纺氨纶拆卸式纺丝箱》公开了一种上下拆卸式的纺丝箱体,但由于上、下箱体体积相同,保温材料均匀覆盖其上,且共用一个联苯管路,造成在拆卸时工作量并未减少太多。另外,由于上、下箱体采用扣盖式结构,容易造成安装时上、下箱体之间无法准确定位。中国专利CN96238259.0《整体易拆卸式纺丝箱》公开了一种模块式的纺丝箱体,熔体在模块内的孔道中流动。由于此种方法将熔体分配系统做成了数个金属块的组装结构,造成在拆卸及安装过程中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其结构简单,运行安全,温度控制均匀,整体能够自动形成多重保温结构,大大提高了整个产品的保温性能和热利用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包括:下壳体;副箱体,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副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介质入口和第一加热介质出口,所述副箱体呈L型,在所述副箱体的底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副箱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通槽;主箱体,其匹配设置在所述副箱体上部,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介质入口和第二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管,在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熔体过滤器,在所述主箱体的侧部设置有与通槽对应的计量泵组件;以及上壳体,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部,并与所述下壳体匹配扣合密封;所述进料管与各所述计量泵组件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输料管,所述计量泵组件的出料口与对应的熔体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和所述第二输料管均布设在所述主箱体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料管外侧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部开设有第三加热介质出口,所述外套管下部设置有与第三加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二加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三加热介质入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吸能单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包括:第一导热套管,其匹配贴合套设在所述进料管上;第一翅片,其布设在所述第一导热套管上;所述第一翅片为螺旋翅片,多道所述螺旋翅片布设在所述第一导热套管的外壁上,相邻两所述螺旋翅片之间形成介质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料管和所述第二输料管上均设置有第二吸能单元,所述第二吸能单元包括:第二导热套管,其匹配贴合套设在相应的输料管上;第二翅片,其布设在所述第二导热套管上;以及吸能套管,所述吸能套管匹配套设在第二翅片外侧,吸能套管的第一端部固定设置在相应的输料管上,且所述吸能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加热介质入口连通,吸能套管的第二端部敞口,相邻两所述第二翅片之间形成介质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料管和所述第二输料管均为分段式结构,所述第一输料管和所述第二输料管均至少包括一段直线段,所述第二吸能单元设置在所述直线段上,在所述直线段的两端连接设置有弯管段。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料管的底部设置有集料腔,所述第一输料管连通设置在所述集料腔上,且所述第一输料管上的吸能套管的第二端部朝向所述集料腔。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计量泵组件包括基座和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计量泵本体,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料口和第二料口,所述计量泵本体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料口对应,并与所述第一输料管连通;所述计量泵本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料口对应,并与所述第二输料管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料管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一输料管呈人字形设置,所述第二输料管为四条,在所述主箱体底部对应设置有四个安装座,四个所述熔体过滤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二输料管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熔体过滤器内的过滤料为金属砂、或为金属砂和海砂的混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棉,或所述保温层为双层中空陶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其强化了局部换热,提高加热效率,并实现多层级的保温,使得加热后的聚合物能够保持稳定,在有限的空间内、有限的路径中,实现高效的加热、聚合物温度的均衡、聚合物的输送;从而满足聚合物化纤工艺的有效实施。本申请针对进料区段和输料区段进行了结构设计,使得加热结构更为精细化,能够更为高效的实现定区段加热,便于对聚合物温度的控制,同时能够降低加热系统的能耗,优化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和效果。本申请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的设置,能够使得主箱体内形成一定的正压,在主箱体内提高换热的效果;在进料管段,提高气体流速,从而能够更为高效的利用余热。本申请的主箱体、副箱体的结构能够实现模块拼装,并保障计量泵组件和熔体过滤器的保温效果,避免相应的凸出结构影响聚合物的温度,保障整体的温度的均衡一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壳体和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主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B-B向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一输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第二吸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110为下壳体、120为上壳体;210为副箱体、211为第一加热介质入口、212为第一加热介质出口、213为通孔、214为通槽、220为主箱体、221为第二加热介质入口、222为第二加热介质出口、223为进料管、224为熔体过滤器、225为计量泵本体、226为第一输料管、227为第二输料管、228为基座、2281为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壳体;/n副箱体,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副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介质入口和第一加热介质出口,所述副箱体呈L型,在所述副箱体的底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副箱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通槽;/n主箱体,其匹配设置在所述副箱体上部,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介质入口和第二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管,在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熔体过滤器,在所述主箱体的侧部设置有与通槽对应的计量泵组件;以及/n上壳体,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部,并与所述下壳体匹配扣合密封;/n所述进料管与各所述计量泵组件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输料管,所述计量泵组件的出料口与对应的熔体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和所述第二输料管均布设在所述主箱体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
副箱体,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副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介质入口和第一加热介质出口,所述副箱体呈L型,在所述副箱体的底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副箱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通槽;
主箱体,其匹配设置在所述副箱体上部,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介质入口和第二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管,在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熔体过滤器,在所述主箱体的侧部设置有与通槽对应的计量泵组件;以及
上壳体,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部,并与所述下壳体匹配扣合密封;
所述进料管与各所述计量泵组件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输料管,所述计量泵组件的出料口与对应的熔体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和所述第二输料管均布设在所述主箱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外侧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部开设有第三加热介质出口,所述外套管下部设置有与第三加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二加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三加热介质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吸能单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包括:
第一导热套管,其匹配贴合套设在所述进料管上;以及
第一翅片,其布设在所述第一导热套管上;
所述第一翅片为螺旋翅片,多道所述螺旋翅片布设在所述第一导热套管的外壁上,相邻两所述螺旋翅片之间形成介质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料管和所述第二输料管上均设置有第二吸能单元,所述第二吸能单元包括:
第二导热套管,其匹配贴合套设在相应的输料管上;
第二翅片,其布设在所述第二导热套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乐赵铁军侯彦坡王劼袁晓明霍晓湾翟朝阳石华张炎斌张军王连喜李昆许王金林马聪鹤
申请(专利权)人: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