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A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65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AO)

(AO)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n A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
技术介绍
A/O法:A/O是Anoxic/Oxic的缩写,A是Anoxic,指的是缺氧区,O是Oxic,指的是好氧区,(AO)2代表缺氧、好氧循环进行,是一种降解有机污染物并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处理方法。A/O工艺自被开发以来,就因为其特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和环境效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区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区,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A/O工艺不但能取得比较满意的脱氮效果,而且通过上述缺氧--好氧循环操作,同样可取得高COD和BOD的去除率。同时采用分段进水技术将原污水分配到生物区中,形成交替的多级缺氧/好氧环境,也能强化生物除磷脱氮效果,并在生物区首段设置厌氧区,创造良好的厌氧稀磷环境,有效的保证了去除污水中的总磷。多级A/O工艺具有预处理和污泥处理简单、效果好且稳定、投资低、曝气系统效率高、维护管理简便等特点,适用于中小规模、地下水位较低、土质条件适合做土区结构的场合,但是在设计中也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其原污水箱、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等区一般从前到后依次排列设置,且各个处理区之间多数需要采用电泵输送污水或污泥,占地面积大,投资大等。农村污水具有污水量小、污水中还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无机盐类,水质非常不稳定、水量昼夜变化较大的特点,采用目前的多级A/O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农村污水,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大的问题。多级AO工艺适合处理污泥浓度高的污水,碳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但目前污水处理用的多级AO由于占地面积以及费用的限制,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2到4级,但由脱氮效率与级数之间的关系:η=[1-(1/n)×1/(1+R)]×100%(其中,η——氮素的总氮去除率,%;n——A/O反应器级数,级;R——第一级缺氧区污泥回流比,%。),可知:反应器级数越多,脱氮效率越高。因此如何使反应器通过循环处理,使多级AO工艺在占地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逼近无限级AO,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级AO的级数与占地面积、费用之间的矛盾,是农村污水处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其良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级AO的级数与占地面积、费用之间的矛盾,本反应器占地面积小、投资小,且适合处理污泥浓度高的污水。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包括壳体、进水管以及提升装置,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隔离出循环连接的厌氧区、第一好氧区、兼氧区、第二好氧区、沉淀区,所述厌氧区位于所述壳体的中下部,所述第一好氧区、兼氧区、第二好氧区、沉淀区在所述壳体上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污水依次在所述第一好氧区、兼氧区、第二好氧区、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内依靠水位差无动力流动,沉淀区中的清水从其上部外侧溢出,沉淀区的部分污泥经排泥管排出;进水管向所述厌氧区和所述兼氧区按比例供污水;提升装置用于将厌氧区中的污水提升到第一好氧区。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所述隔板包括水平隔板和设置在水平隔板上部的若干环形隔板,所述第一好氧区的污水通过其与兼氧区之间的上部通道溢流流入所述兼氧区,所述兼氧区的污水通过其与所述第二好氧区之间的底部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好氧区,所述第二好氧区的污水通过其与所述沉淀区上部之间的穿孔花墙流入所述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部分污水通过其底部与厌氧区之间的缺口流入所述厌氧区。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所述提升装置为多个射流曝气器,所述射流曝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区和厌氧区之间的隔板上。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所述射流曝气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吸入室、震荡腔和扩散管,所述扩散管的上端出口与第一好氧区连通,所述吸入室的下端端面上设有空气进口和吸水孔,所述空气进口通过第一空气管道与从壳体外部引入厌氧区中的主空气管道连接,所述主空气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吸水孔与厌氧区连通。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所述第二好氧区内设置有多个曝气头,多个所述曝气头通过第二空气管道与主空气管道连接。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所述进水管上并联连接有进水阀一和进水阀二,所述进水阀一用于调节向所述厌氧区的供水量,所述进水阀二用于调节向所述兼氧区的供水量。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还包括联动搅拌器,所述联动搅拌器包括搅拌轴驱动装置、搅拌轴上段、刮渣板、变速箱二、搅拌轴下段、搅拌桨一和搅拌桨二,所述搅拌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轴上段旋转,所述刮渣板通过桁架与所述搅拌轴上段相连,所述刮渣板设置在所述沉淀区表面;所述搅拌轴下段通过变速箱二与所述搅拌轴上段连接,所述搅拌桨一和所述搅拌桨二均与所述搅拌轴下段连接,所述搅拌桨一设置在所述厌氧区内,所述搅拌桨二设置在所述兼氧区内。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所述搅拌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变速箱一,所述电机与变速箱一连接,所述变速箱一与所述搅拌轴上段连接,所述搅拌轴上段与所述搅拌轴下段同轴设置。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所述沉淀区的上部周向侧边设置有出水堰,所述沉淀区的下部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连接有排泥阀。根据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为倒锥台形,所述第一好氧区、兼氧区、第二好氧区位于所述厌氧区上部,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壳体的倒锥台形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倒锥台形侧壁的倾角设置为45°-60°。本专利技术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通过在一个壳体的多个分区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使多级AO工艺在占地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逼近无限级AO,良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级AO的级数与占地面积、费用之间的矛盾,另外,污水经两个AO与沉淀区一体循环,可以减少污水从沉淀区回流至厌氧区的动力,省去污泥和消化液回流泵,减少占地面积;2、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农村污水处理,因为农村污水具有污水量小、污水中还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无机盐类、水质非常不稳定、水量昼夜变化较大的特点,而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隔离出循环连接的厌氧区、第一好氧区、兼氧区、第二好氧区、沉淀区,所述厌氧区位于所述壳体的中下部,所述第一好氧区、兼氧区、第二好氧区、沉淀区在所述壳体上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污水依次在所述第一好氧区、兼氧区、第二好氧区、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内依靠水位差无动力流动,沉淀区中的清水从其上部外侧溢出,沉淀区的部分污泥经排泥管排出;
进水管,其向所述厌氧区和所述兼氧区按比例供污水;以及
提升装置,其用于将厌氧区中的污水提升到第一好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水平隔板和设置在水平隔板上部的若干环形隔板,所述第一好氧区的污水通过其与兼氧区之间的上部通道溢流流入所述兼氧区,所述兼氧区的污水通过其与所述第二好氧区之间的底部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好氧区,所述第二好氧区的污水通过其与所述沉淀区上部之间的穿孔花墙流入所述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部分污水通过其底部与厌氧区之间的缺口流入所述厌氧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为多个射流曝气器,所述射流曝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区和厌氧区之间的隔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O)2--沉淀一体多级循环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曝气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吸入室、震荡腔和扩散管,所述扩散管的上端出口与第一好氧区连通,所述吸入室的下端端面上设有空气进口和吸水孔,所述空气进口通过第一空气管道与从壳体外部引入厌氧区中的主空气管道连接,所述主空气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吸水孔与厌氧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争光王嘉琪王羽中鲁蔓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