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5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滑板车,具备:支承板,其作为使用者使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时的承载主体;第一滑轮部,其连接到所述支承板的后端;第二滑轮部,其具有单轮结构及双轮结构,所述第二滑轮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板的后端;切换机构,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板的前端并与所述第二滑轮部扣接;电子控制部,安装在所述支承板的底面;遥控器,其用于使用者对所述电子控制部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多功能滑板车运动。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滑轮数目变换、智能遥控驱动及玩具型与运动型相互切换的功能,这种多功能滑板车功能及形式丰富多变,提高使用者的体验,减轻购买负担以及减少资源浪费。

A multifunctional scoo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scooter, and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scooter,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s the bearing body of the user when using the multifunctional Scooter; a first pulley part,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a second pulley part, which has a single wheel structure and a double wheel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pulley part is detachably install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switching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is buckled with the second pulley part; the electronic control part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remote controller is used for the user to send control instructions to the electronic control part to control the movement of the multi-functional scoot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function of changing the number of pulleys, intelligent remote control drive and mutual switching between toy type and sports type can be realized, the multi-functional scooter has rich and varied functions and forms, improves the user's experience, reduces the purchase burden and reduces the wast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滑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玩具类或者运动类工具,通常,它是由使用者通过蹬脚动作使得滑板车前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功能及形式都比较单一的滑板车,比如,有两轮的、三轮的或四轮的,有传统蹬脚驱动的、电机驱动的或智能遥控的,有纯粹玩具型的或纯粹运动型的等等,如此多功能及形式单一的滑板车,如果都想体验,就可能需要购买多部具有不同功能及形式的滑板车,这样就增加了购买负担以及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滑板车功能及形式单一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滑板车,可实现滑轮数目变换、智能遥控驱动及玩具型与运动型相互切换的功能,这种多功能滑板车功能及形式丰富多变,提高使用者的体验,减轻购买负担以及减少资源浪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滑板车,具备:支承板,其作为使用者使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时的承载主体;所述支承板形成为上面呈长椭圆形状的板结构,底面形成有空腔;所述支承板的一端形成为向上翘起的翼部;所述支承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以形成所述翼部的一端为所述支承板的后端;第一滑轮部,其连接到所述支承板的后端的底面,所述第一滑轮部具有至少一个电动驱动轮,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第二滑轮部,其具备扣接块,所述第二滑轮部包括单轮结构的第二单滑轮部或双轮结构的第二双滑轮部,所述第二滑轮部通过所述扣接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板的前端的底面,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其中,当从所述第二单滑轮部切换成所述第二双滑轮部时,所述多功能滑板车从三轮模式变成四轮模式;切换机构,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板的前端并与所述第二滑轮部扣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二滑轮部的换装。可选地,所述多功能滑板车还包括:电子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所述多功能滑板车以电能方式驱动,所述电子控制部安装在所述空腔内;底盖,其安装在所述支承板的底面,用于将所述电子控制部封闭于所述空腔内;遥控器,其用于对所述电子控制部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多功能滑板车运动。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轮部包括:所述电动驱动轮,其包括轮壳及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嵌装于所述轮壳内部;所述电动驱动轮用于通过电能驱动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第一滑轮,其呈圆环状,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滑轮座,其形成为具有凸台的长方体,所述凸台设置有凹槽及沉孔,所述凹槽呈半球形状;所述滑轮座连接到所述支承板的后端底部;第一车桥,所述第一车桥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动驱动轮和/或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一车桥连接到所述滑轮座。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轮部还包括:减震套,其呈半球形,安装于所述凹槽,用于减震缓冲作用;减震总成,其包括分体式减震器及销钉,所述减震总成用于减震缓冲作用;所述第一车桥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支承座及第一支承杆;所述销钉穿过所述沉孔、所述分体式减震器及所述第一支承座使得所述减震总成与所述滑轮座配合安装;所述第一支承杆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减震套。可选地,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块、操纵块、张紧弹簧、第一插销及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穿过所述张紧弹簧及所述操纵块的中部并连接到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到所述支承板的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一插销安装于所述操纵块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滑轮部扣接。可选地,所述固定块呈长条状长方体板结构,其设置有吊耳;两件所述固定块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支承板的前端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承板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面形成为矩形凹陷,用于嵌装所述扣接块;所述吊耳设置有第一通孔,用于配合所述第二插销连接到所述吊耳,所述吊耳作为所述操纵块在进行扣接或松开时的支点;所述支承板在靠近两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盲孔用于限制所述张紧弹簧的自由端。可选地,所述扣接块形成为长方体板结构,一端形成有对称的舌扣,所述舌扣呈弯钩状;所述扣接块嵌装于所述第一卡槽,且具备所述舌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插销并与所述第一插销扣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单滑轮部具体包括:滑轮组件,其包括第二单滑轮、第一轮轴、第一轴承及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呈U形,所述第一轴承嵌装于所述第二单滑轮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一轮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并连接到所述滑轮支架的U形开口的两端;立杆组件,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及紧固箍,所述第一立杆为圆柱体管结构,所述第二立杆为圆柱体的可伸缩的双层管结构,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滑轮支架,所述紧固箍套装于所述第二立杆,所述紧固箍用于夹紧所述第二立杆的内外层,所述立杆组件连接到所述扣接块;连接杆,其为方通管结构,所述立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到所述扣接块并最终连接到所述切换机构;把手组件,其包括把手杆与把手套,所述把手杆呈圆柱体管结构,所述把手杆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立杆的另一端,所述把手套套装于所述把手杆的两端,所述把手杆上还安装有用于嵌装所述遥控器的收纳器。可选地,所述第二双滑轮部具体包括:第二双滑轮,其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第二车桥总成,其主要包括第二车桥、第二轮轴及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车桥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支承座及第二支承杆;所述第二轮轴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安装并连接到所述第二车桥,所述第二轮轴的两端安装所述第二双滑轮;所述销钉穿过所述沉孔、所述分体式减震器及所述第二支承座使得所述减震总成与所述滑轮座配合安装;所述第二支承杆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减震套;所述滑轮座配合所述辅助连接块连接到所述扣接块。可选地,所述第二双滑轮部还包括:辅助连接块,其形成为长方体板结构,所述辅助连接块的一面与所述扣接块配合连接,另一面与所述滑轮座配合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双轮结构的第二双滑轮部的安装高度。可选地,所述电子控制部主要包括支架、电池组、智能控制板、电源开关及充电接口;所述电源开关及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到所述智能控制板,所述支架用于承载所述电池组及所述智能控制板,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空腔。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滑板车,运用所述切换机构可实现滑轮数目变换及玩具型与运动型相互切换,运用所述电子控制部及所述遥控器可实现智能遥控驱动,这种多功能滑板车功能及形式丰富多变,提高使用者的体验,减轻购买负担以及减少资源浪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滑板车的三轮结构的整体仰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滑板车的三轮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滑板车的三轮结构的整体斜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滑板车的底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滑板车的四轮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滑板车的四轮结构的正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具备:/n支承板,其作为使用者使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时的承载主体;所述支承板形成为上面呈长椭圆形状的板结构,底面形成有空腔;所述支承板的一端形成为向上翘起的翼部;所述支承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以形成所述翼部的一端为所述支承板的后端;/n第一滑轮部,其连接到所述支承板的后端的底面,所述第一滑轮部具有至少一个电动驱动轮,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n第二滑轮部,其具备扣接块,所述第二滑轮部包括单轮结构的第二单滑轮部或双轮结构的第二双滑轮部,所述第二滑轮部通过所述扣接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板的前端的底面,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其中,当从所述第二单滑轮部切换成所述第二双滑轮部时,所述多功能滑板车从三轮模式变成四轮模式;/n切换机构,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板的前端并与所述第二滑轮部扣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二滑轮部的换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板,其作为使用者使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时的承载主体;所述支承板形成为上面呈长椭圆形状的板结构,底面形成有空腔;所述支承板的一端形成为向上翘起的翼部;所述支承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以形成所述翼部的一端为所述支承板的后端;
第一滑轮部,其连接到所述支承板的后端的底面,所述第一滑轮部具有至少一个电动驱动轮,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
第二滑轮部,其具备扣接块,所述第二滑轮部包括单轮结构的第二单滑轮部或双轮结构的第二双滑轮部,所述第二滑轮部通过所述扣接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板的前端的底面,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其中,当从所述第二单滑轮部切换成所述第二双滑轮部时,所述多功能滑板车从三轮模式变成四轮模式;
切换机构,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板的前端并与所述第二滑轮部扣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二滑轮部的换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子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所述多功能滑板车以电能方式驱动,所述电子控制部安装在所述空腔内;
底盖,其安装在所述支承板的底面,用于将所述电子控制部封闭于所述空腔内;
遥控器,其用于对所述电子控制部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多功能滑板车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部包括:
所述电动驱动轮,其包括轮壳及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嵌装于所述轮壳内部;所述电动驱动轮用于通过电能驱动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
第一滑轮,其呈圆环状,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滑板车滑行;
滑轮座,其形成为具有凸台的长方体,所述凸台设置有凹槽及沉孔,所述凹槽呈半球形状;所述滑轮座连接到所述支承板的后端底部;
第一车桥,所述第一车桥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动驱动轮和/或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一车桥连接到所述滑轮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部还包括:
减震套,其呈半球形,安装于所述凹槽,用于减震缓冲作用;
减震总成,其包括分体式减震器及销钉,所述减震总成用于减震缓冲作用;
所述第一车桥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支承座及第一支承杆;所述销钉穿过所述沉孔、所述分体式减震器及所述第一支承座使得所述减震总成与所述滑轮座配合安装;所述第一支承杆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减震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块、操纵块、张紧弹簧、第一插销及第二插销;
所述第二插销穿过所述张紧弹簧及所述操纵块的中部并连接到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到所述支承板的前端的底部;
所述第一插销安装于所述操纵块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滑轮部扣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