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54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拉紧器固定架、拉紧器本体和移动板,所述拉紧器固定架包括下侧固定框、上侧固定框和位于下侧固定框与上侧固定框两侧的侧板,所述拉紧器固定架的上侧固定框和下侧固定框之间固定设置有移动板,所述拉紧器本体架设在移动板的板面上,通过螺母座一在螺杆一上移动,实现拉紧器本体在水平方向上位置的调整,通过螺母座二在螺杆二上移动,实现拉紧器本体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的调整,通过螺杆与螺母座的螺纹传送,提高了传送精度,使拉紧器本体的位置移动更加精确,通过螺杆和螺母座对拉紧器本体进行位置调整,螺母座与螺杆之间便形成一定的螺纹自锁,实现对拉紧器本体位置的固定。

A kind of automobile tightener device with bidirectional adjustable contraction belt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tightener device with bi-directional adjustable contraction belt and its use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tightener fixing frame, a tightener body and a moving plate. The tightener fixing frame comprises a lower side fixing frame, an upper side fixing frame and a side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side fixing frame and the upper side fixing frame. The upper side fixing frame and the lower side fixing frame of the tightener fixing frame are fixedly arranged A moving plate is arranged, the tensioner body is erected on the plate surface of the moving plate, the position of the tensioner body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adjusted by moving the nut seat 1 on the screw 1, the upper position of the tensioner bod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adjusted by moving the nut seat 2 on the screw 2, the transmission accuracy is improved by transmitting the screw and the nut seat through the screw, and the tensioner is made The posi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is more accurate.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tensioner body through the screw and nut seat, a certain thread self-locking is formed between the nut seat and the screw, so as to fix the position of the tension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拉紧器
,具体是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拉紧器是使用在货物的运输、移动、装运或者仓储时固定功能。它们具有锁紧后,不会脱落,安全可靠,轻便、操作简便,保护物体不受损伤。它是加固钢模板及压缩木板的器材,主要起拉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以及逐渐的普及,现在汽车上的拉紧器也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目前汽车拉紧器上的收缩带多数可以进行双向调节,但是目前的汽车收紧器装置的高度不便于进行调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使用,如专利申请号(CN201821123847.9)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通过转动握把,握把带动套把进行转动,套把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上的齿轮与竖直板上的齿条相啮合,带动竖直板进行移动,竖直板带动拉紧器本体进行移动,使得拉紧器本体在侧板上进行滑动,从而调节拉紧器本体的高度,但是该技术方案对于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通过调整竖直板的高度,从而调整拉紧器本体的高度,但是当拉紧器本体经拉紧器固定架固定时,垃圾器本体在横向上的位置不能有效调整,使拉紧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2、现有的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是通过齿轮转动带动拉紧器本体位置的移动,但是在齿轮传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传动比精度低,传动过程中振动大,传动轴之间距离端等缺点,导致拉紧器本体的位置调整精度低;3、现有的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在位置调整后,对于拉紧器本体的固定结构操作复杂,不便于拉紧器本体的快速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使拉紧器本体在拉紧器固定架上能够实现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多向调整;并调整螺杆与螺母座配合传送,提高拉紧器本体的位置调整精度;并通过多种固定方式,使拉紧器本体的固定更加快速简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包括拉紧器固定架、拉紧器本体和移动板,所述拉紧器固定架包括下侧固定框、上侧固定框和位于下侧固定框与上侧固定框两侧的侧板,所述拉紧器固定架的上侧固定框和下侧固定框之间固定设置有移动板,所述拉紧器本体架设在移动板的板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侧固定框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下侧固定框的表面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条形槽口,所述下侧固定框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一端贯穿下侧固定框的侧边设置在下侧固定框的外部,且位于所述下侧固定框外部的螺杆一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旋钮一,位于所述下侧固定框内部的螺杆一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一,所述螺母座一的表面上竖直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二,所述上侧固定框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上侧固定框内部纵向两侧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供滑块二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二一侧的侧面为连续的齿牙结构,且位于滑块二齿牙结构的正上方所述上侧固定框的表面上开设有T型槽口,所述T型槽口内部活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卡块,所述卡块与滑块二齿牙接触的一侧为连续的齿牙结构,所述卡块与滑块二上的齿牙相互啮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的板面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开设有立板滑槽,所述拉紧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立板滑槽相适配的立板,所述拉紧器本体通过两侧的立板滑动连接在移动板的立板滑槽内,所述移动板背面且位于立板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与下固定块之间竖直连接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另一端贯穿下固定块设置在下固定块的外部,且位于下固定块外部的螺杆二上设置有旋钮二,位于所述上固定块与下固定块之间的螺杆二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二,所述螺母座二位于拉紧器本体两侧立板的中间位置,且螺母座二的两侧分别与拉紧器本体两侧的立板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侧固定框空腔内部纵向两侧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所述螺母座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滑槽二相适配的滑块一,所述螺母座一通过滑块一连接在滑槽二内,且位于下侧固定框内部的移动板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滑槽一相适配的滑板,所述移动板通过两侧的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一内。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侧固定框条形槽口两侧的表面上分别开设有螺纹盲孔,且在螺纹盲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的螺纹末端与滑板的板面相抵。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母座二的背面与移动板的板面相抵。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紧器固定架两侧的侧板在竖直方向上均开设有供拉紧器本体移动的拉紧器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转动旋钮一,使螺杆一进行转动,从而使螺母座一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并带动移动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实现移动板上的拉紧器本体在水平方向上位置的调整,通过转动旋钮二,使螺杆二进行转动,从而使螺母座二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通过螺母座二实现拉紧器本体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的调整,使拉紧器本体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的调整,使拉紧器本体的适用性强;2、通过螺母座一在螺杆一上移动,实现拉紧器本体在水平方向上位置的调整,通过螺母座二在螺杆二上移动,实现拉紧器本体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的调整,通过螺杆与螺母座的螺纹传送,提高了传送精度,使拉紧器本体的位置移动更加精确;3、通过螺杆和螺母座对拉紧器本体进行位置调整,即拉紧器本体的位置确定后,螺母座与螺杆之间便形成一定的螺纹自锁,实现对拉紧器本体位置的固定,在拉紧器本体使用过程中,受到的横向力较大,通过卡块上的齿牙与移动板顶部的滑块二上的齿牙啮合,从而实现对拉紧器本体进行进一步固定。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中移动板与拉紧器本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中上侧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中下侧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中下侧固定框的半剖视图。图6为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中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中拉紧器本体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拉紧器固定架1、下侧固定框11、螺杆一111、螺母座一112、滑板113、滑槽一114、旋钮一115、螺纹盲孔116、滑槽二117、滑块118一、锁紧螺钉119、上侧固定框12、滑块二121、T型槽口123、卡块124、侧板13、拉紧器滑槽131、拉紧器本体2、立板21、移动板3、立板滑槽31、上固定块32、下固定块33、螺杆二34、螺母座二35、旋钮二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紧器固定架(1)、拉紧器本体(2)和移动板(3),所述拉紧器固定架(1)包括下侧固定框(11)、上侧固定框(12)和位于下侧固定框(11)与上侧固定框(12)两侧的侧板(13),所述拉紧器固定架(1)的上侧固定框(11)和下侧固定框(12)之间固定设置有移动板(13),所述拉紧器本体(2)架设在移动板(3)的板面上;/n所述下侧固定框(1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下侧固定框(11)的表面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条形槽口,所述下侧固定框(1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螺杆一(111),所述螺杆一(111)的一端贯穿下侧固定框(11)的侧边设置在下侧固定框(11)的外部,且位于所述下侧固定框(11)外部的螺杆一(11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旋钮一(115),位于所述下侧固定框(11)内部的螺杆一(11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一(112),所述螺母座一(112)的表面上竖直设置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二(121),所述上侧固定框(12)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上侧固定框(12)内部纵向两侧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供滑块二(121)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二(121)一侧的侧面为连续的齿牙结构,且位于滑块二(121)齿牙结构的正上方所述上侧固定框(12)的表面上开设有T型槽口(123),所述T型槽口(123)内部活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卡块(124),所述卡块(124)与滑块二(121)齿牙接触的一侧为连续的齿牙结构,所述卡块(124)与滑块二(121)上的齿牙相互啮合连接;/n所述移动板(3)的板面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开设有立板滑槽(31),所述拉紧器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立板滑槽(31)相适配的立板(21),所述拉紧器本体(2)通过两侧的立板(21)滑动连接在移动板(3)的立板滑槽(31)内,所述移动板(3)背面且位于立板滑槽(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块(32)和下固定块(33),所述上固定块(32)与下固定块(33)之间竖直连接有螺杆二(34),所述螺杆二(34)的另一端贯穿下固定块(33)设置在下固定块(33)的外部,且位于下固定块(33)外部的螺杆二(34)上设置有旋钮二(36),位于所述上固定块(32)与下固定块(33)之间的螺杆二(34)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二(35),所述螺母座二(35)位于拉紧器本体(2)两侧立板(21)的中间位置,且螺母座二(35)的两侧分别与拉紧器本体(2)两侧的立板(2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双向调节收缩带的汽车拉紧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紧器固定架(1)、拉紧器本体(2)和移动板(3),所述拉紧器固定架(1)包括下侧固定框(11)、上侧固定框(12)和位于下侧固定框(11)与上侧固定框(12)两侧的侧板(13),所述拉紧器固定架(1)的上侧固定框(11)和下侧固定框(12)之间固定设置有移动板(13),所述拉紧器本体(2)架设在移动板(3)的板面上;
所述下侧固定框(1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下侧固定框(11)的表面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条形槽口,所述下侧固定框(1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螺杆一(111),所述螺杆一(111)的一端贯穿下侧固定框(11)的侧边设置在下侧固定框(11)的外部,且位于所述下侧固定框(11)外部的螺杆一(11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旋钮一(115),位于所述下侧固定框(11)内部的螺杆一(11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一(112),所述螺母座一(112)的表面上竖直设置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二(121),所述上侧固定框(12)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上侧固定框(12)内部纵向两侧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供滑块二(121)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二(121)一侧的侧面为连续的齿牙结构,且位于滑块二(121)齿牙结构的正上方所述上侧固定框(12)的表面上开设有T型槽口(123),所述T型槽口(123)内部活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卡块(124),所述卡块(124)与滑块二(121)齿牙接触的一侧为连续的齿牙结构,所述卡块(124)与滑块二(121)上的齿牙相互啮合连接;
所述移动板(3)的板面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开设有立板滑槽(31),所述拉紧器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立板滑槽(31)相适配的立板(21),所述拉紧器本体(2)通过两侧的立板(21)滑动连接在移动板(3)的立板滑槽(31)内,所述移动板(3)背面且位于立板滑槽(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块(32)和下固定块(33),所述上固定块(32)与下固定块(33)之间竖直连接有螺杆二(34),所述螺杆二(34)的另一端贯穿下固定块(33)设置在下固定块(33)的外部,且位于下固定块(33)外部的螺杆二(34)上设置有旋钮二(36),位于所述上固定块(32)与下固定块(33)之间的螺杆二(34)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二(35),所述螺母座二(35)位于拉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杨建军何祥燕张建安吴明元吴庆云刘久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嘉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