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152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包括车架与车桥,所述车架与车桥之间设有以液压缸承力、以弹性件缓冲的悬挂结构,所述液压缸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车架底部、下端支撑在所述车桥的侧面,所述液压缸下端的位置低于所述车桥轴线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压缸不是直接支撑在车桥的上方,而是支撑在车桥的侧面,保证液压缸具有更大的尺寸和行程,使得车桥在竖直高度上具有更高的调节行程,当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都采用此种结构时,对路面就具有了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大大提高了车辆在崎岖不平道路上的行驶通过效率。

Axle suspension system of multi axle wheeled vehicle with high adjustable trav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axle suspension system of a multi axle wheel vehicle with high adjustment strok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axle. A suspens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ame and the axle, which is supported by a hydraulic cylinder and buffered by an elastic part. The upper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supported on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and the lower end is supported on the side of the axle. The lower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lower than the axle axis Height. The hydraulic cylinder of the invention is not directly suppor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axle, but is supported on the side of the axle,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hydraulic cylinder has a larger size and stroke, so that the axle has a higher adjustment stroke on the vertical height. When the axle of the multi axle wheel vehicle adopts this structure, it has a good adaptive ability to the road surface, greatly improving the vehicle on the rough road Driving efficiency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辆
,具体涉及到一种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
技术介绍
大吨位起重机的作业区域很广泛,且大多分布于山地、丘陵、草场等地势复杂区域,这些场合的路面起伏较大,对车辆的重载状态转场爬坡能力要求较高。目前的大吨位起重机采用5~9轴整体式刚性底盘,其车身长,驱动轴布置在车辆的前几轴上,在上下坡度较陡、引坡较小的山地路面时,易出现部分驱动轴悬空,剩余驱动轴提供动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整机在山区路面的使用性能,降低了转场效率。当车轴悬空严重时,部分车轴承载超过允许的承载极限,会造成起重机底盘上相关部件的损坏,给用户造成了诸多不便并带来相应经济损失。特别的,起重机在轮渡的过程中,会通过引坡和吊桥组成的V字型道路,车轴悬空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在坡度过大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车头触碰路面导致不能通行的情况。专利文献1(CN1171334A)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减摇装置,通过设置支撑在车桥上的液压缸来实现车桥高度的调节,该方式的缺陷在于,液压缸的行程受限与车桥与底盘之间的距离,因此调节范围有限;专利文献2(CN103522865A)是一种与专利文献1原理类似的独立悬挂结构。专利文献3(CN106698210B)一种模块化柔性底盘、其应用及其起重机,底盘由多个不同功能的模块组成,各模块间采用不同的组合及连接方式,实现车身柔性化及模块化,该结构对地面自适应强,但明显的,其成本远高于常规的刚性底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高起重机车体对崎岖不平地面的自适应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包括车架与车桥,所述车架与车桥之间设有以液压缸承力、以弹性件缓冲的悬挂结构,所述液压缸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车架底部、下端支撑在所述车桥的侧面,所述液压缸下端的位置低于所述车桥轴线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缸不是直接支撑在车桥的上方,而是支撑在车桥的侧面,保证液压缸具有更大的尺寸和行程,使得车桥在竖直高度上具有更高的调节行程,当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都采用此种结构时,对路面就具有了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大大提高了车辆在崎岖不平道路上的行驶通过效率。优选的:所述车桥的前后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所述液压缸。优选的:所述车桥上设有Ω状的悬挂架,包括中部的凸起环与两侧的支撑耳,所述凸起环悬挂安装在所述车桥上,所述液压缸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耳的高度低于所述车桥轴线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支撑耳的高度位于所述车桥上轮毂的边缘位置。优选的: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车架底部、下端支撑在所述凸起环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车桥与悬挂架之间通过所述悬挂架两侧的U型螺栓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车架的底部,或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气压缸。优选的:所述车架与车桥之间还设有若干拉杆,所述液压缸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车架、车桥铰接,所述拉杆与所述液压缸、弹性件一起组成空间杆系悬架结构。优选的:还包括杠杆臂,所述杠杆臂的中部铰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杠杆臂的两端各安装有一组所述车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桥处于高位的示意图(省略轮毂)。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桥处于低位的示意图(省略轮毂)。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省略轮毂)。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液压缸第二种安装方式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液压缸第二种安装方式的正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行驶在平路面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行驶在V型路面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行驶在倒V型路面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驾驶室抬升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行驶在左右不平路面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二个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三个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结合后的示意图。车架1、车桥2、液压缸3、弹性件4、悬挂架5、凸起环501、支撑耳502、U型螺栓6、固定板7、轮毂8、液压回路9、杠杆臂10、主摇臂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起重机作为实施例,对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如图1~12所示:一种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包括车架1与车桥2,所述车架1与车桥2之间设有以液压缸3承力、以弹性件4缓冲的悬挂结构,所述液压缸3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车架1底部、下端支撑在所述车桥2的侧面,所述液压缸3下端的位置低于所述车桥2轴线的高度。本实施例的液压缸3不是直接支撑在车桥2的上方,而是支撑在车桥2的侧面,保证液压缸3具有更大的尺寸和行程,使得车桥2在竖直高度上具有更高的调节行程,当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2都采用此种结构时,对路面就具有了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大大提高了车辆在崎岖不平道路上的行驶通过效率。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车桥2的前后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所述液压缸3。本实施例中液压缸3的设置方式能保证车桥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倾覆。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车桥2上设有Ω状的悬挂架5,包括中部的凸起环501与两侧的支撑耳502,所述凸起环501悬挂安装在所述车桥2上,所述液压缸3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部502上,所述支撑耳502的高度低于所述车桥2轴线的高度。本实施例悬挂架5的凸起环501,在与车桥2两端的安装中,稳定性好,安装方便;而且支撑耳502成对称设置,作为液压缸3下端的支撑件,受力均匀而且能提供稳定支撑。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支撑耳502的高度位于所述车桥2上轮毂8的边缘位置。本实施例支撑耳502的高度尽可能的低,以接近轮毂8的边缘位置,这里可尽量提高液压缸3的行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起重机车体对地面的适应能力。此外,液压缸3还可采用多级油缸的结构,来进一步提高行程。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或气压缸;所述弹性件4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车架1底部、下端支撑在所述凸起环501的上表面。本实施例的弹性件4主要起减震作用,在平整路面行驶时也可将液压缸3释压后,将弹性件4作为主支撑。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车桥2与悬挂架5之间通过所述悬挂架5两侧的U型螺栓6进行固定。本实施例的U型螺栓6、固定板7与悬挂架5一起配合作用,完成对车桥2的固定,结构可靠而且拆装方便。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与车桥2之间还设有若干拉杆,所述液压缸3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车架1、车桥2铰接,所述拉杆与所述液压缸3、弹性件4一起组成空间杆系悬架结构。具体的,可采用非独立悬挂结构,也可参考专利文献2中的独立悬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包括车架(1)与车桥(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与车桥(2)之间设有以液压缸(3)承力、以弹性件(4)缓冲的悬挂结构,所述液压缸(3)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液压缸(3)的下端支撑在所述车桥(2)的侧面,所述液压缸(3)下端的位置低于所述车桥(2)轴线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包括车架(1)与车桥(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与车桥(2)之间设有以液压缸(3)承力、以弹性件(4)缓冲的悬挂结构,所述液压缸(3)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液压缸(3)的下端支撑在所述车桥(2)的侧面,所述液压缸(3)下端的位置低于所述车桥(2)轴线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2)的前后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所述液压缸(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2)上设有Ω状的悬挂架(5),包括中部的凸起环(501)与两侧的支撑耳(502),所述凸起环(501)悬挂安装在所述车桥(2)上,所述液压缸(3)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部(502)上,所述支撑耳(502)的高度低于所述车桥(2)轴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耳(502)的高度位于所述车桥(2)上轮毂(8)的边缘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调节行程的多轴轮式车辆的车桥悬挂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平安大件起重吊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