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套筒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146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套筒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套筒扳手领域。套筒包括抓取机构和复位机构,抓取机构包括套筒基体Ⅰ、推杆和弧形卡爪,套筒基体Ⅰ一端具有球面空腔,球面空腔内具有轨道槽,推杆一端设置有圆盘,圆盘具有缺口;弧形卡爪的一端铰接在推杆上,另一端穿过缺口;弧形卡爪的中部卡入轨道槽内;复位机构包括套筒基体Ⅱ、复位弹簧、环形锁定盘、环形触发盘和浮动组件,复位弹簧、环形锁定盘、环形触发盘和浮动组件设置于套筒基体Ⅱ内,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推杆回程,环形锁定盘、环形触发盘和浮动组件相互配合能够锁定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螺栓或螺母等的拆卸和安装,使用简单、省力,且结构设计合理,不易损坏,适于推广使用。

A multi-purpose sleeve and its us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purpose socket and a use method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ocket wrench. The sleeve includes a grabbing mechanism and a resetting mechanism. The grabb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leeve base I, a push rod and an arc-shaped claw. One end of the sleeve base I has a spherical cavity, and a track slot is arranged in the spherical cavity.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disc, and the disc has a gap. One end of the arc-shaped claw is hinged on the push rod, and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gap. The middle of the arc-shaped claw is clamped into the track slot. The reset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leeve base II, a return spring, an annular locking disc, an annular triggering disc and a floating component. The return spring is used to drive the return stroke of the push rod, and the push rod can be locked by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annular locking disc, the annular triggering disc and the floating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dis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of bolts or nuts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and is simple to use, labor-saving,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design, not easy to damage,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筒扳手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用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用来拆装六角螺栓的工具有很多种,如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活动扳手、套筒扳手等,其中套筒扳手以其防打滑、可深入狭小空间等优势而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和青睐。目前的套筒扳手主要有梅花套筒、六角套筒等,一般为专用型,即每种套筒以其大小及内孔形状为基础,每个型号的套筒扳手只适用于一种型号的螺栓,且各套筒扳手的形状一般都是与标准螺栓零件对应;因此,现有的扳手的适用范围较窄,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拆装多种型号的螺栓时,必须频繁更换工具,这一方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工作人员携带工具的数量,给工作人员的携带造成不便,同时也增加了工具成本;另外,在一些具有非标螺栓零件的场合,现有的套筒扳手将无能为力,不能正常工作。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059675A,申请公布日:2011.05.18,公开了一种多用套筒,包括套筒基体,所述套筒基体的一端具有用于止旋卡装转动手柄的连接头,另一端铰接有至少两个用于与螺栓头止旋卡配的卡爪,所述各卡爪周向均布于套筒基体上,各卡爪远离其铰接端的一端分别具有用于与螺栓头止旋卡配的卡接段,套筒基体与各卡爪之间均设置有弹性装置,各卡爪在对应的弹性装置的作用下从其铰接端至另一端呈发散状;套筒基体靠近卡爪的一端螺纹装配有用于调节各卡爪开合度的调节套。上述专利技术中的多用套筒,使用时需要手动旋转调节组件,从而使卡爪闭合和张开,工作人员在操作时需要使用手指捏住调节组件进行旋转,这一过程费时又费力,使用十分不方便,无法大规模推广使用;而且在拆卸和安装螺栓时,卡爪铰接端承受扭力,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多用套筒使用不便,容易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套筒及其使用方法,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螺栓或螺母等的拆卸和安装,同时使用简单省力,提高了拆装螺栓或螺母的效率,并且多用套筒自身的结构设计合理,不易损坏,更加适于推广使用。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套筒,包括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套筒基体Ⅰ,其一端具有球面空腔,所述球面空腔内壁上环绕其中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轨道槽,若干所述轨道槽从所述球面空腔的底部向口部延伸发散,所述球面空腔的底部具有轴向贯通的底部通孔;以及推杆,其从所述底部通孔轴向贯穿所述套筒基体Ⅰ,所述推杆进入所述球面空腔的一端上固定有圆盘,所述推杆垂直连接在所述圆盘的中心,所述圆盘的边缘环绕其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与所述轨道槽一一对应的缺口;以及若干与所述轨道槽一一对应的弧形卡爪,所述弧形卡爪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推杆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缺口伸至所述圆盘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所述弧形卡爪的中部向外弓起并卡入相应的所述轨道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卡爪与所述推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驱使所述弧形卡爪趋于张开。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卡爪远离所述推杆的一端上具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中部具有卡槽。进一步地,具有3或6个所述弧形卡爪。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套筒基体Ⅱ和复位弹簧;所述套筒基体Ⅱ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套筒基体Ⅰ远离所述球面空腔的一端,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圆盘的一端轴向贯穿所述套筒基体Ⅱ;所述套筒基体Ⅱ内具有弹簧安装腔,所述复位弹簧容纳于所述弹簧安装腔内,且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弹簧安装腔内具有台阶,所述推杆上具有限位凸台,所述复位弹簧限制在所述台阶和所述限位凸台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环形锁定盘、环形触发盘和浮动组件;所述套筒基体Ⅱ内具有锁定盘安装腔,所述环形锁定盘容纳于所述锁定盘安装腔内,且与所述推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锁定盘安装腔底部具有浮动组件安装孔,所述浮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浮动组件安装孔内;所述环形触发盘设置于所述环形锁定盘和所述锁定盘安装腔的底部之间,所述环形触发盘上具有弧形通孔;转动所述环形触发盘能够使所述浮动组件穿过所述弧形通孔并锁定住所述环形锁定盘,或者退出所述弧形通孔并与所述环形锁定盘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触发盘外缘径向连接有触发手柄,所述套筒基体Ⅱ外壁上具有连通到所述锁定盘安装腔内的手柄插孔,所述触发手柄从所述手柄插孔伸出。进一步地,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动构件和弹簧,所述浮动构件朝向所述环形锁定盘的一端具有浮动齿,所述环形锁定盘上具有与所述浮动齿配合的固定齿,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浮动构件远离所述环形锁定盘的一端。进一步地,具有1~6个所述浮动组件,所述环形触发盘上具有与所述浮动组件相同数量的弧形通孔。一种上述所述的多用套筒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步骤一、将所述多用套筒上的所述抓取机构扣在螺栓的头部上;步骤二、施力按压,锁定螺栓的头部:Ⅰ、所述螺栓挤压所述圆盘,使所述圆盘向所述球面空腔内部运动,同时推动所述推杆同向运动;Ⅱ、受所述轨道槽作用,所述弧形卡爪收拢并锁住所述螺栓的头部;Ⅲ、所述推杆带动所述环形锁定盘转动,同时压缩复位弹簧;步骤三、锁定推杆:转动所述环形触发盘,使所述浮动构件进入并穿过所述弧形通孔与所述环形锁定盘上的固定齿啮合,将所述环形锁定盘锁住;步骤四、转动多用套筒,带动所述螺栓旋转,完成所述螺栓的安装或拆卸;步骤五、解除锁定推杆,释放螺栓:Ⅰ、反向转动所述环形触发盘,使所述浮动构件与所述固定齿分离,并浮动回所述浮动组件安装孔内,解除对所述环形锁定盘的锁定;Ⅱ、所述复位弹簧反弹并推动所述推杆回程,所述推杆带动所述环形锁定盘反向转动;Ⅲ、所述推杆推动所述圆盘向所述球面空腔外运动,同时所述弧形卡爪张开,释放所述螺栓的头部,使所述螺栓与所述多用套筒分离。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套筒,依靠待拆卸或安装的螺栓的头部向球面空腔内挤压圆盘,进而带动推杆同向运动,此时弧形卡爪受球面空腔内的轨道槽的作用,向圆盘的中心聚拢,并将螺栓的头部锁住,然后转动多用套筒,即可将螺栓安装到位或拆卸下来,使用方便、省力;(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套筒,在拆卸或安装螺栓的旋转过程中,弧形卡爪承受的扭力作用在圆盘边缘的缺口上和球面空腔内的轨道槽上,弧形卡爪与推杆铰接出不承受扭力,有效避免了该铰接处因承受扭力而损坏;(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套筒,通过设置扭力弹簧,能够避免在倒置的状态下弧形卡爪自然收缩而加大锁定螺栓的头部的操作难度;同时在拆卸或安装完螺栓时,弧形卡爪自行张开,使得多用套筒更容易与螺栓分离;(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套筒,弧形卡爪可以利用卡槽卡住螺栓头部的侧棱,或者利用定位面卡住螺栓头部的侧面,两种方式均能达到锁住螺栓的头部的目的;(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套筒,受扭力弹簧的作用,弧形卡爪能够自动张开并松开螺栓,使用更加方便、省力;(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套筒,包括抓取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1)包括:/n套筒基体Ⅰ(11),其一端具有球面空腔(110),所述球面空腔(110)内壁上环绕其中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轨道槽(111),若干所述轨道槽(111)从所述球面空腔(110)的底部向口部延伸发散,所述球面空腔(110)的底部具有轴向贯通的底部通孔(112);以及/n推杆(12),其从所述底部通孔(112)轴向贯穿所述套筒基体Ⅰ(11),所述推杆(12)进入所述球面空腔(110)的一端上固定有圆盘(120),所述推杆(12)垂直连接在所述圆盘(120)的中心,所述圆盘(120)的边缘环绕其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与所述轨道槽(111)一一对应的缺口(1201);以及/n若干与所述轨道槽(111)一一对应的弧形卡爪(13),所述弧形卡爪(1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推杆(12)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缺口(1201)伸至所述圆盘(120)远离所述推杆(12)的一侧;所述弧形卡爪(13)的中部向外弓起并卡入相应的所述轨道槽(1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套筒,包括抓取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1)包括:
套筒基体Ⅰ(11),其一端具有球面空腔(110),所述球面空腔(110)内壁上环绕其中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轨道槽(111),若干所述轨道槽(111)从所述球面空腔(110)的底部向口部延伸发散,所述球面空腔(110)的底部具有轴向贯通的底部通孔(112);以及
推杆(12),其从所述底部通孔(112)轴向贯穿所述套筒基体Ⅰ(11),所述推杆(12)进入所述球面空腔(110)的一端上固定有圆盘(120),所述推杆(12)垂直连接在所述圆盘(120)的中心,所述圆盘(120)的边缘环绕其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与所述轨道槽(111)一一对应的缺口(1201);以及
若干与所述轨道槽(111)一一对应的弧形卡爪(13),所述弧形卡爪(1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推杆(12)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缺口(1201)伸至所述圆盘(120)远离所述推杆(12)的一侧;所述弧形卡爪(13)的中部向外弓起并卡入相应的所述轨道槽(1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爪(13)与所述推杆(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扭力弹簧(14),所述扭力弹簧(14)驱使所述弧形卡爪(13)趋于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爪(13)远离所述推杆(12)的一端上具有定位面(133),所述定位面(133)的中部具有卡槽(1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套筒,其特征在于:具有3或6个所述弧形卡爪(1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多用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机构(2),所述复位机构(2)包括套筒基体Ⅱ(21)和复位弹簧(25);所述套筒基体Ⅱ(2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套筒基体Ⅰ(11)远离所述球面空腔(110)的一端,所述推杆(12)远离所述圆盘(120)的一端轴向贯穿所述套筒基体Ⅱ(21);所述套筒基体Ⅱ(21)内具有弹簧安装腔(214),所述复位弹簧(25)容纳于所述弹簧安装腔(214)内,且套设在所述推杆(12)上;所述弹簧安装腔(214)内具有台阶(215),所述推杆(12)上具有限位凸台(121),所述复位弹簧(25)限制在所述台阶(215)和所述限位凸台(1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用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2)还包括环形锁定盘(22)、环形触发盘(23)和浮动组件;所述套筒基体Ⅱ(21)内具有锁定盘安装腔(211),所述环形锁定盘(22)容纳于所述锁定盘安装腔(211)内,且与所述推杆(12)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锁定盘安装腔(211)底部具有浮动组件安装孔(213),所述浮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浮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陈锋吴天益干千禧黄帅帅张若晗杨岐汪雅芳王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