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自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45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线自动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轮组以及打磨机头,管线位于所述旋转驱动轮组上,旋转驱动轮组能够驱动所述管线旋转;打磨机头包括机头架、打磨机构、开合式外框以及斜向辊轮组,打磨机构设置于机头架内;开合式外框与机头架的上部连接并位于打磨机构的上方;斜向辊轮组包括多个斜向辊轮,斜向滚轮组设置在开合式外框的内侧,每个斜向辊轮所述在平面与管线的径向截面存在夹角,在开合式外框闭合情况下,斜向辊轮组能够与所述管线接触,旋转驱动轮组驱动所述管线旋转时,斜向辊轮组能够驱动所述打磨机头沿管线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打磨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易于现场作业。

An automatic pipeline grin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ipeline automatic grinding device, the grinding device includes a rotating drive wheel group and a grinding machine head, the pipeline is located on the rotating drive wheel group, the rotating drive wheel group can drive the pipeline rotation; the grinding machine head includes a machine head frame, a grinding mechanism, an open close outer frame and an oblique roller group, the grin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machine head frame; the open close outer frame and the machine The upper part of the head frame is connected and located above the grinding mechanism; the inclined roller group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inclined rollers,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uter frame, and each inclined roller group has an included angle between the plane and the radial section of the pipeline. Whe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uter frame is closed, the inclined roller group can contact the pipeline, and the rotating driving wheel group drives the pipeline to rotate, The inclined roller group can drive the grinding machine head to move along the pipeline direction. The grind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grinding efficiency, low labor intensity and easy on-sit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线自动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采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管线自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放喷管是油田中的重要零部件,容易发生管壁减薄、腐蚀、裂纹等缺陷,会对油气的开效率、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需定期进行无损检测。可采用漏磁、超声等无损检测方法,确保放喷管质量合格可靠。但是由于放喷管工作环境很恶劣,其外表面容易覆盖水泥、附着物等物质,困扰着无损检测方法的实施。为了避免表面水泥和泥土等杂质杂志对放喷管无损检测结果的影响,现阶段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打磨去除附着物的方法,此类方法工人工作强度大,打磨过程的灰尘危害着操作工的身体健康,且打磨过程的灰尘易导致火灾,已发生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打磨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易于现场作业的自动打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管线自动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可以包括旋转驱动轮组以及打磨机头,其中,所述管线位于所述旋转驱动轮组上,所述旋转驱动轮组能够驱动所述管线旋转;所述打磨机头包括机头架、打磨机构、开合式外框以及斜向辊轮组,其中,所述打磨机构设置于机头架内,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打磨组件和第二打磨组件,所述第一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打磨轮安装架、第一打磨轮以及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打磨轮安装架的一端设置于机头架的一侧,另一端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用于支撑第一打磨轮,所述第一驱动器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打磨轮转动,所述第二打磨组件包括第二打磨轮安装架、第二打磨轮以及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打磨轮安装架的一端设置于机头架的另一侧,另一端与第二打磨轮连接,用于支撑第二打磨轮,所述第二驱动器与第二打磨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打磨轮转动,所述第一打磨轮与所述第二打磨轮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打磨轮与所述第二打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开合式外框与所述机头架的上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打磨机构的上方,所述开合式外框与所述打磨机构之间形成有空间,所述管线能够贯穿所述空间,所述开合式外框闭合能够将所述打磨机头设置在所述管线上;所述斜向辊轮组包括多个斜向辊轮,所述斜向滚轮组设置在所述开合式外框的内侧,每个斜向辊轮所在平面与管线的径向截面存在夹角,在所述开合式外框闭合情况下,所述斜向辊轮组能够与所述管线接触,所述旋转驱动轮组驱动所述管线旋转时,所述斜向辊轮组能够驱动所述打磨机头沿管线方向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开合式外框可以包括互为镜像设置的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所述开合式外框通过铰链与所述机头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开合式外框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斜向辊轮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打磨轮安装架、第二打磨轮安装架均与所述机头架可以通过弹性铰链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打磨轮安装架和第二打磨轮安装架均为U型安装架,所述U型安装架的两端设置在打磨轮的两侧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打磨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打磨轮和第二打磨轮中部均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打磨轮安装架的一侧并置于所述第一打磨轮的中空结构中,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二打磨轮安装架的一侧并置于所述第二打磨轮的中空结构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轮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驱动对辊轮,每组驱动对辊轮由两个位于同平面并列设置的辊轮组成,所述管线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对辊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打磨转动轮与所述第二打磨转动轮在同一侧的端面可以位于不同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管线可以为放喷管直管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机头架可以由矩形方管焊接而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打磨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器外壳,所述第一驱动器外壳用于密封放置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打磨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器外壳,所述第二驱动器外壳用于密封放置所述第二驱动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还可以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能够对打磨过程中的打磨机头进行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轻巧便携,将打磨装置带至现场不需要很强的体力劳动,避免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2)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打磨效果好,采用两对辊轮互补的方式实现自动化全覆盖打磨,在打磨过程中放喷直管线前进速度不变,螺距不变,其覆盖率高,不会因为人为因素造成遗漏,确保了后续无损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可靠;(3)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安全性能好,放喷直管线工作的油田环境有防爆要求,现有的手动打磨装置容易引起火花,本装置采用防爆电机进行驱动,打磨机头中的电机密封在壳体中,不会因为电机的火花引发火灾,提高了现场的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劳动强度低,现有的人工打磨方式需要工人沿放喷管线全覆盖打磨,工人操作强度大,易导致疲劳,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操作工容易安全事故,本装置仅需要操作工在打磨之前将打磨机头安装到放喷直管线上,打磨完毕后将打磨机头从放喷直管线上拆下来,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5)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打磨效率高,现有人工操作效率低下,打磨速度快,效率高,每分钟可打磨一根;(6)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对环境污染小,现有打磨装置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了环境,将本专利技术装置密封后很容易实现粉尘的收集,避免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避免恶劣工作环境对操作工造成的身体危害。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线自动打磨装置示意简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线旋转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磨机头示意简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机头架与打磨机构示意简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开合外框连接及结构示意简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磨轮安装架与打磨轮连接示意简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单个打磨轮的打磨轨迹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机头架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线自动打磨装置。具体来讲,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打磨装置主要由旋转驱动轮组和打磨机头组成。旋转驱动轮组能够带动管线原地旋转,打磨机头能够沿管线方向移动。打磨机头中的打磨轮与管线外壁紧密贴合,旋转驱动轮组提供动力,管线转动过程中依靠管线与打磨机头设置的斜向辊轮之间的摩擦力驱动打磨机头沿轴向前进。需要打磨时将打磨机头安装到管线上,被打磨管线原地旋转,打磨机头直线前进对管线进行打磨,大大降低了打磨机头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线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轮组以及打磨机头,其中,/n所述旋转驱动轮组用于放置所述管线并能够驱动所述管线旋转;/n所述打磨机头包括机头架、打磨机构、开合式外框以及斜向辊轮组,其中,/n所述打磨机构设置于机头架内,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打磨组件和第二打磨组件,所述第一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打磨轮安装架、第一打磨轮以及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打磨轮安装架的一端设置于机头架的一侧,另一端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用于支撑第一打磨轮,所述第一驱动器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打磨轮转动,所述第二打磨组件包括第二打磨轮安装架、第二打磨轮以及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打磨轮安装架的一端设置于机头架的另一侧,另一端与第二打磨轮连接,用于支撑第二打磨轮,所述第二驱动器与第二打磨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打磨轮转动,所述第一打磨轮与所述第二打磨轮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打磨轮与所述第二打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n所述开合式外框与所述机头架的上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打磨机构的上方,所述开合式外框与所述打磨机构之间形成有空间,所述管线能够贯穿所述空间,所述开合式外框闭合能够将所述打磨机头设置在所述管线上;/n所述斜向辊轮组包括多个斜向辊轮,所述斜向滚轮组设置在所述开合式外框的内侧,每个斜向辊轮所在平面与管线的径向截面存在夹角,在所述开合式外框闭合情况下,所述斜向辊轮组能够与所述管线接触,所述旋转驱动轮组驱动所述管线旋转时,所述斜向辊轮组能够驱动所述打磨机头沿管线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轮组以及打磨机头,其中,
所述旋转驱动轮组用于放置所述管线并能够驱动所述管线旋转;
所述打磨机头包括机头架、打磨机构、开合式外框以及斜向辊轮组,其中,
所述打磨机构设置于机头架内,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打磨组件和第二打磨组件,所述第一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打磨轮安装架、第一打磨轮以及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打磨轮安装架的一端设置于机头架的一侧,另一端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用于支撑第一打磨轮,所述第一驱动器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打磨轮转动,所述第二打磨组件包括第二打磨轮安装架、第二打磨轮以及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打磨轮安装架的一端设置于机头架的另一侧,另一端与第二打磨轮连接,用于支撑第二打磨轮,所述第二驱动器与第二打磨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打磨轮转动,所述第一打磨轮与所述第二打磨轮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打磨轮与所述第二打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开合式外框与所述机头架的上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打磨机构的上方,所述开合式外框与所述打磨机构之间形成有空间,所述管线能够贯穿所述空间,所述开合式外框闭合能够将所述打磨机头设置在所述管线上;
所述斜向辊轮组包括多个斜向辊轮,所述斜向滚轮组设置在所述开合式外框的内侧,每个斜向辊轮所在平面与管线的径向截面存在夹角,在所述开合式外框闭合情况下,所述斜向辊轮组能够与所述管线接触,所述旋转驱动轮组驱动所述管线旋转时,所述斜向辊轮组能够驱动所述打磨机头沿管线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式外框包括互为镜像设置的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所述开合式外框通过铰链与所述机头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式外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斜向辊轮组。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强何莎喻建胜陈文斌刘炯王文韬邓勇刚徐冀林任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