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107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涉及分布式发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储能设备;光伏发电机组包括若干光伏组,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框,太阳能面板滑动设置在承载框内;承载框的一侧铰接有固定支柱,承载框的另一侧铰接有左伸缩柱、右伸缩柱;连杆上铰接有一斜撑杆;斜撑杆滑动设置在一基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实现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为电力系统调峰,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将多组太阳能面板组合设置在承载框内,滑动斜撑杆,调节承载框的角度,提高采光效率,结构简单。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wind power, photovoltaic and energy stor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nd power, photovoltaic and energy storag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et, a photovoltaic generator set and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the photovoltaic generator se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hotovoltaic groups, the bearing device comprises a bearing frame, and the solar panel is slidably arranged in the bearing frame; one side of the bearing frame is hinged with a fixed pillar, the other side of the bearing frame is hinged with a left and right extension pillars; the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a diagonal strut; the diagonal strut is slidably arranged On a bas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combining wind power, photovoltaic and energy storage, adjusts the peak load of the power system,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improves the lighting efficiency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by setting multiple groups of solar panels in the bearing frame, sliding the diagonal brace, adjusting the angle of the bear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本技术属于分布式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技术介绍
“分布式”能源,是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利用方式而言的,是指建立在用户负荷中心附近而非远距离传输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涵盖发电、热电联产、储能和能源管理系统等多种形式,比如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或户用壁挂式燃气供暖系统都是常见的分布式能源。随着我国持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能源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提质增效转变,光伏、天然气、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分布式能源,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许多边远及农村地区远离大电网,这些区域无法或者很难享受到大电网建设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收益,由于远距离供电的投资维护成本过大,或者一些地区因为自然条件不具备建设集中供电网的条件,而分布式发电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给不发达地区的供电带来了一条新的解决思路,近年,我国的分布式光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现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实现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多组太阳能面板组合设置在承载框内,且承载框的角度可调,提高采光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储能设备;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所述光伏发电机组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所述储能设备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所述光伏发电机组包括若干光伏组,所述光伏组包括太阳能面板及其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一承载框,所述太阳能面板滑动设置在承载框内;所述承载框为一矩形框,所述承载框的一侧铰接有固定支柱,所述承载框的另一侧铰接有左伸缩柱、右伸缩柱;所述左伸缩柱、右伸缩柱之间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上铰接有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滑动设置在一基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框内侧壁上开设有一圈环形卡接槽,所述承载框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槽相贯通的安装槽;所述承载框上铰接有一与安装槽相配合对应的挡板;所述太阳能面板滑动设置在卡接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左伸缩柱、右伸缩柱均为两节式伸缩杆件;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伸缩柱、右伸缩柱的伸缩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中部安装有一组凸耳,所述斜撑杆的端部设置有一连接孔;所述斜撑杆通过连接孔与凸耳配合的方式铰接在连杆上。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杆的端部固定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有一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端部固定有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安装有一手柄。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固定在左伸缩柱、右伸缩柱的底部,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施工处;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一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斜撑杆通过限位柱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基板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实现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为电力系统调峰,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将多组太阳能面板组合设置在承载框内,滑动斜撑杆,调节承载框的角度,提高采光效率,结构简单。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光伏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承载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滑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结构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太阳能面板,2-承载框,3-固定支柱,4-连杆,5-左伸缩柱,6-基板,7-滑块,8-斜撑杆,9-右伸缩柱,201-挡板,202-安装槽,203-卡接槽,601-滑槽,701-手柄,702-限位柱,703-回位弹簧,80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侧”、“端”、“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为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储能设备;风力发电机组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光伏发电机组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储能设备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光伏发电机组包括若干光伏组,光伏组包括太阳能面板1及其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包括一承载框2,太阳能面板1滑动设置在承载框2内;承载框2为一矩形框,承载框2的一侧铰接有两固定支柱3,固定支柱3为圆柱或矩形柱,承载框2的另一侧铰接有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两固定支柱3分别固定在承载框2的四个边角处;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之间连接有一连杆4,连杆4为圆形杆或矩形杆;连杆4上铰接有一斜撑杆8;斜撑杆8滑动设置在一基板6上,通过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实现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为电力系统调峰,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将多组太阳能面板1组合设置在承载框2内,滑动斜撑杆8,调节承载框2的角度,提高采光效率。其中如图3所示,承载框2内侧壁上开设有一圈环形卡接槽203,承载框2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槽203相贯通的安装槽202,安装槽202为矩形槽,安装槽202的宽度、厚度与太阳能面板1相适配;承载框2上铰接有一与安装槽202相配合对应的挡板201,太阳能面板1从安装槽202插入卡接槽203内,太阳能面板1并排设置在卡接槽203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太阳能面板1的个数,维修方便,仅需要抽出相应的太阳能面板1即可,无需拆卸。其中如图1-2、4-6所示,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均为两节式伸缩杆件;连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的伸缩端,连杆4的中部安装有一组凸耳,斜撑杆8的端部设置有一连接孔801;斜撑杆8为矩形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n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n所述光伏发电机组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n所述储能设备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n所述光伏发电机组包括若干光伏组,所述光伏组包括太阳能面板(1)及其承载装置;/n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一承载框(2),所述太阳能面板(1)滑动设置在承载框(2)内;/n所述承载框(2)为一矩形框,所述承载框(2)的一侧铰接有固定支柱(3),所述承载框(2)的另一侧铰接有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n所述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之间连接有一连杆(4);/n所述连杆(4)上铰接有一斜撑杆(8);/n所述斜撑杆(8)滑动设置在一基板(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
所述光伏发电机组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
所述储能设备通过物联网与用户端相连;
所述光伏发电机组包括若干光伏组,所述光伏组包括太阳能面板(1)及其承载装置;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一承载框(2),所述太阳能面板(1)滑动设置在承载框(2)内;
所述承载框(2)为一矩形框,所述承载框(2)的一侧铰接有固定支柱(3),所述承载框(2)的另一侧铰接有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
所述左伸缩柱(5)、右伸缩柱(9)之间连接有一连杆(4);
所述连杆(4)上铰接有一斜撑杆(8);
所述斜撑杆(8)滑动设置在一基板(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能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框(2)内侧壁上开设有一圈环形卡接槽(203),所述承载框(2)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槽(203)相贯通的安装槽(202);
所述承载框(2)上铰接有一与安装槽(202)相配合对应的挡板(201);
所述太阳能面板(1)滑动设置在卡接槽(20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风电、光伏、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波王道雷李新凯杨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智慧新源北京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