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整流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07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56
新式整流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整流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针对集成整流桥提出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产品品质高、产品成本低、加工成本低,通过对整流桥结构的调整,在后续与PCB板的加工过程中可有效减小贴装以及焊接次数,从而有效缩小产品体积,降低产品废品率的新式整流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电路的重新设计,有效减少了整流桥与PCB板的的贴装次数以及焊接次数的方式;从而显著提升了后续与PCB板加工时的加工速度,缩小了加工完毕后产品的体积,降低了焊接过程中虚焊的风险;进而有效缩小了整流桥的体积,便于客户减小PCB板的尺寸,并降低了废品率,保证了产品品质。

New rectifier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ectifier bridge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o the improvement proposed for the integrated rectifier bridge. A new rectifier bridge with exquisite structure, good stability, high product quality, low product cost and low processing cost is proposed. By adjusting the rectifier bridge structure, the number of mounting and welding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in the subsequent processing with PCB board, 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duct volume and reduce the scrap rate. By redesigning the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mounting times and the welding times of the rectifier bridge and PCB board, thu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speed of subsequent processing with PCB board, reducing the volume of products after processing, reducing the risk of faulty welding in the welding process,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rectifier bridge, so as to facilitate customers to reduce the size of PCB board Inch, and reduce the scrap rat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式整流桥
本技术涉及整流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针对集成整流桥提出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集成整流桥如图3-4所示,通常将两颗全桥整流桥贴装在PCB板(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上,通常用于网线接口的供电端,具有两组交流电输入和两组直流电输出;而客户在实际使用时通常将输出端中的两个正极串接、两个负极串接,最终实现一组直流输出。此类集成整流桥在加工在PCB板上时,首先,需要分别对两个整流桥进行贴装,贴装速度慢,且整体的体积偏大,难以缩小;然后,需要将两组输入、两组输出分别焊接在PCB板上,即需在PCB板上进行八次焊接形成八个焊点,焊接速度慢,且焊点越多虚焊的风险越高,废品率也越高。因此,现有的集成整流桥与PCB板的加工过程中,不管是从加工速度(包括贴装和焊接)上,还是从产品体积、产品品质上,均已不符合客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产品品质高、产品成本低、加工成本低,通过对整流桥结构的调整,在后续与PCB板的加工过程中可有效减小贴装以及焊接次数,从而有效缩小产品体积,降低产品废品率的新式整流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新式整流桥包括交流输入端AC1、交流输入端AC2、交流输入端AC3、交流输入端AC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均连接在二极管D5的正极上,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均连接在二极管D6的正极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端点一,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端点二;所述交流输入端AC1连接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5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2连接的二极管D2和二极管D6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3连接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4连接的二极管D4和二极管D6之间;所述端点一、端点二均连接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均连接正极输出端。所述新式整流桥包括基板、输入接线板一、输入接线板二、输入接线板三、输入接线板四、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所述输入接线板一、输入接线板二、输入接线板三、输入接线板四、正极接线板、负极接线板均连接在基板的顶面上,且输入接线板一、输入接线板二、输入接线板三、输入接线板四、正极接线板、负极接线板各不相连;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均负极朝下;所述二极管D1固定连接在输入接线板一的顶面上、且二极管D1顶部的正极通过连接线与负极接线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固定连接在输入接线板二的顶面上、且二极管D2顶部的正极通过连接线与负极接线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固定连接在输入接线板三的顶面上、且二极管D3顶部的正极通过连接线与负极接线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4固定连接在输入接线板四的顶面上、且二极管D4顶部的正极通过连接线与负极接线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5、二极管D6均固定连接在正极接线板上;所述二极管D5顶部的正极通过两根连接线分别与输入接线板一、输入接线板三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6顶部的正极通过两根连接线分别与输入接线板二、输入接线板四相连接。本技术通过对电路的重新设计,有效减少了整流桥与PCB板的的贴装次数以及焊接次数的方式;从而显著提升了后续与PCB板加工时的加工速度,缩小了加工完毕后产品的体积,降低了焊接过程中虚焊的风险;进而有效缩小了整流桥的体积,便于客户减小PCB板的尺寸,并降低了废品率,保证了产品品质。本案从整体上具有着结构精巧、产品品质高、产品成本低(二极管数量少)等优点,同时,后续与PCB板再加工时,也具有加工速度快、加工成本低以及废品率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案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案中
技术介绍
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案中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基板,2是输入接线板一,3是输入接线板二,4是输入接线板三,5是输入接线板四,6是正极接线板,7是负极接线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2所示,所述集成整流桥包括交流输入端AC1、交流输入端AC2、交流输入端AC3、交流输入端AC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其中,交流输入端AC1和交流输入端AC2为一组交流输入,分别用于连接交流电中的火线和零线;交流输入端AC3和交流输入端AC4为一组交流输入,同样,分别用于连接交流电中的火线和零线;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在二极管D1的负极上,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在二极管D3的负极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端AC1连接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2连接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在二极管D5的负极上,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在二极管D7的负极上;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和二极管D8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端AC3连接的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4连接的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之间;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之间设有端点一,所述二极管D2和二极管D4之间设有端点二,所述二极管D5和二极管D7之间设有端点三,所述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之间设有端点四;所述端点一和端点三均连接负极输出端,所述端点二和端点四均连接正极输出端。这样,在电路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两个二极管,减少了两个输出端,采用一组直流输出使得客户无需在使用时无需输出端中的两个正极串接、两个负极串接。而在整流桥与PCB板的加工过程中,其仅需一次贴装即可;同时,由于本案仅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因此,整流桥仅需与PCB板仅需进行六次焊接即可。综上所述,本案通过对电路的重新设计,有效减少了整流桥与PCB板的的贴装次数以及焊接次数的方式;从而显著提升了后续与PCB板加工时的加工速度,缩小了加工完毕后产品的体积,降低了焊接过程中虚焊的风险;进而有效缩小了整流桥的体积,便于客户减小PCB板的尺寸,并降低了废品率,保证了产品品质。本案从整体上具有着结构精巧、产品品质高、产品成本低(二极管数量少)等优点,同时,后续与PCB板再加工时,也具有加工速度快、加工成本低以及废品率低等优点。所述新式整流桥包括基板1、作为交流输入端AC1的输入接线板一2、作为交流输入端AC2的输入接线板二3、作为交流输入端AC3的输入接线板三4、作为交流输入端AC4的输入接线板四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式整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式整流桥包括交流输入端AC1、交流输入端AC2、交流输入端AC3、交流输入端AC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n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均连接在二极管D5的正极上,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均连接在二极管D6的正极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端点一,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端点二;/n所述交流输入端AC1连接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5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2连接的二极管D2和二极管D6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3连接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4连接的二极管D4和二极管D6之间;/n所述端点一、端点二均连接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均连接正极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式整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式整流桥包括交流输入端AC1、交流输入端AC2、交流输入端AC3、交流输入端AC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均连接在二极管D5的正极上,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均连接在二极管D6的正极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端点一,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端点二;
所述交流输入端AC1连接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5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2连接的二极管D2和二极管D6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3连接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之间,所述交流输入端AC4连接的二极管D4和二极管D6之间;
所述端点一、端点二均连接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均连接正极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整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式整流桥包括基板、输入接线板一、输入接线板二、输入接线板三、输入接线板四、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周理明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