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980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箱体、多个电池、输出极组件以及密封件。箱体设有通孔;各电池具有电极端子;输出极组件包括输出连接片以及绝缘包覆件,输出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穿过通孔并伸入箱体内,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并位于箱体外;绝缘包覆件包括第一包覆部以及第二包覆部,第一包覆部包覆在第一连接部的外周且在第二方向位于通孔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一连接部的前端露出第一包覆部并电连接于对应的电极端子,第二包覆部包覆在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并固定于箱体的外侧;密封件套设于第一包覆部的外周并沿第一方向压缩地夹设在第二包覆部与箱体之间。输出极组件的设计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密封效果。

Battery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ttery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plurality of batteries, an output pole assembly and a seal.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hole; each battery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de terminal; the output pole assembly includes an output connecting piece and an insulation covering piece, the output connecting piece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hole and extends into the box body,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is outside the box; the insulation covering piece includes a first covering part and a second covering part, the first package The cover part is wrapped arou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exposes the first covering part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de terminal. The second covering part is wrapped arou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x body. The seal part is sleeved arou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first covering part and is compressed and clamped on the second covering par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Between the part and the box. The design of the output pole module improves the sealing effect of the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需要保证气密性,如果气密性无法保证,会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电池模组,影响电池模组的性能。电池模组的作为输出极的输出连接片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由此电池模组的箱体设有供输出连接片穿过的通孔,为了解决密封问题,通常会在输出连接片上套一个密封圈,然后密封圈沿周向设置在通孔与输出极连接片上,由于密封圈需要在整个周向和输出极连接片的插入方向进行压缩,难以保证合适的压缩量,密封效果不好;此外作为输出极的输出连接片需要与电池模组的箱体保持绝缘,需要额外增加绝缘的零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密封效果,且还能够保证输出极组件与箱体之间的绝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箱体、多个电池、输出极组件以及密封件。箱体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通孔。所述多个电池收容于箱体内,各电池具有电极端子。输出极组件包括输出连接片以及绝缘包覆件,输出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穿过通孔并伸入箱体内,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并位于箱体外。绝缘包覆件包括第一包覆部以及第二包覆部,第一包覆部包覆在第一连接部的外周且在第二方向位于通孔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一连接部的前端露出第一包覆部并电连接于对应的电极端子,第二包覆部包覆在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并固定于箱体的外侧。密封件套设于第一包覆部的外周并沿第一方向压缩地夹设在第二包覆部与箱体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包覆部设有收容槽,收容槽由第二包覆部的面向箱体的一侧向第二包覆部的内部凹入;密封件收容于收容槽中并沿第一方向抵靠于箱体的外表面。在一实施例中,箱体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围绕通孔的外周并由箱体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密封件还套设于定位凸台的外周。在一实施例中,输出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一孔,第一孔沿第一方向贯通第二连接部;第二包覆部设有第二孔,第二孔沿第一方向贯通第二包覆部,第二孔与第一孔相对应,第二孔的尺寸小于第一孔的尺寸;电池模组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以将输出极组件固定于箱体上。在一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螺栓以及螺母;螺栓包括帽体以及螺杆,帽体抵靠箱体的内侧,螺杆从帽体延伸,螺杆穿过输出极组件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并露出于第二包覆部;螺母与螺杆的露出的部分连接,以将密封件压缩在箱体的外表面与收容槽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箱体具有预设的贯通的穿孔;螺栓为压铆螺栓,螺栓还包括压花齿以及导向槽,压花齿设置在帽体的轴向内侧,导向槽与压花齿相邻,压花齿使其对应穿过的箱体的穿孔变形而与导向槽密封锁定。在一实施例中,输出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第一段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并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孔设置在第一段上;第二段连接于第一段并背离第一连接部延伸,第二段的一部分露出第二包覆部以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输出连接片与绝缘包覆件一体注塑成型。在一实施例中,密封件为弹性密封圈。在一实施例中,箱体为金属箱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密封件压缩地夹设在输出极组件的第二包覆部与箱体之间,有效地保证了箱体在通孔处的密封,且密封件仅在一个方向被压缩便能够保证密封,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密封效果;此外,输出极组件的设计实现了与箱体之间的绝缘,减少了绝缘零部件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组装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输出极组件未组装到箱体上。图2是图1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部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输出极组件的截面视图。图5是输出极组件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图6是图1中的螺栓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箱体G收容槽11通孔H2第二孔12定位凸台4密封件2电池5紧固件21电极端子51螺栓3输出极组件511帽体31输出连接片512螺杆311第一连接部513压花齿312第二连接部514导向槽H1第一孔52螺母312A第一段6电连接片312B第二段7端板32绝缘包覆件71凹口321第一包覆部D1第一方向322第二包覆部D2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示例,本技术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技术。此外,诸如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等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各构件的操作和构造的指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且尽管当电池模组的各构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指示是恰当的,但是当这些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应有不同的解释,以对应所述改变。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组装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输出极组件未组装到箱体上。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包括箱体1、多个电池2、输出极组件3以及密封件4。电池模组还包括紧固件5、多个电连接片6以及端板7。箱体1为金属箱体1。即,箱体1可经由铝或铝合金等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箱体1设有通孔11以及定位凸台12。通孔11沿第一方向D1贯通。定位凸台12围绕通孔11的外周并由箱体1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定位凸台12用于对下文所述的密封件4进行定位,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定位凸台12。所述多个电池2收容于箱体1内,多个电池2在箱体1内有多种排列方式,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电池2沿第一方向D1并排布置在箱体1中。各电池2可为棱柱形的锂离子电池,各电池2在顶部具有极性相反的电极端子21。多个电池2可经由下文所述的电连接片6电连接在一起。图2是图1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部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输出极组件的截面视图。图5是输出极组件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输出极组件3包括输出连接片31以及绝缘包覆件32。输出连接片31与绝缘包覆件32一体注塑成型。输出连接片31与绝缘包覆件32经由一体注塑成型工艺接合形成一体件,成型工艺简单,且作为一体件的输出极组件3保证了输出连接片31与金属箱体1之间的绝缘,避免了额外绝缘零部件的使用,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输出连接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多个电池(2)、输出极组件(3)以及密封件(4),/n箱体(1)设有沿第一方向(D1)贯通的通孔(11);/n所述多个电池(2)收容于箱体(1)内,各电池(2)具有电极端子(21);/n输出极组件(3)包括输出连接片(31)以及绝缘包覆件(32),输出连接片(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以及第二连接部(312),第一连接部(31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连接部(311)穿过通孔(11)并伸入箱体(1)内,第二连接部(31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1)并位于箱体(1)外;/n绝缘包覆件(32)包括第一包覆部(321)以及第二包覆部(322),第一包覆部(321)包覆在第一连接部(311)的外周且在第二方向(D2)位于通孔(11)与第一连接部(311)之间,第一连接部(311)的前端露出第一包覆部(321)并电连接于对应的电极端子(21),第二包覆部(322)包覆在第二连接部(312)的外周并固定于箱体(1)的外侧;/n密封件(4)套设于第一包覆部(321)的外周并沿第一方向(D1)压缩地夹设在第二包覆部(322)与箱体(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多个电池(2)、输出极组件(3)以及密封件(4),
箱体(1)设有沿第一方向(D1)贯通的通孔(11);
所述多个电池(2)收容于箱体(1)内,各电池(2)具有电极端子(21);
输出极组件(3)包括输出连接片(31)以及绝缘包覆件(32),输出连接片(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以及第二连接部(312),第一连接部(31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连接部(311)穿过通孔(11)并伸入箱体(1)内,第二连接部(31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1)并位于箱体(1)外;
绝缘包覆件(32)包括第一包覆部(321)以及第二包覆部(322),第一包覆部(321)包覆在第一连接部(311)的外周且在第二方向(D2)位于通孔(11)与第一连接部(311)之间,第一连接部(311)的前端露出第一包覆部(321)并电连接于对应的电极端子(21),第二包覆部(322)包覆在第二连接部(312)的外周并固定于箱体(1)的外侧;
密封件(4)套设于第一包覆部(321)的外周并沿第一方向(D1)压缩地夹设在第二包覆部(322)与箱体(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第二包覆部(322)设有收容槽(G),收容槽(G)由第二包覆部(322)的面向箱体(1)的一侧向第二包覆部(322)的内部凹入;
密封件(4)收容于收容槽(G)中并沿第一方向(D1)抵靠于箱体(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箱体(1)设有定位凸台(12),定位凸台(12)围绕通孔(11)的外周并由箱体(1)的外表面向外突出;
密封件(4)还套设于定位凸台(12)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输出连接片(31)的第二连接部(312)设有第一孔(H1),第一孔(H1)沿第一方向(D1)贯通第二连接部(312);
第二包覆部(322)设有第二孔(H2),第二孔(H2)沿第一方向(D1)贯通第二包覆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奇王良诣马林陈亮美秦峰何润泳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