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77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其设置于巡检机器人本体上,其包括内罩及套设于所述内罩外侧的外罩,所述内罩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所述底板、侧板和盖板形成有用于容纳红外检漏仪的容纳腔,所述外罩包括顶防护板、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防护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相对,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顶防护板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上方,且所述外罩的顶防护板长度大于所述内罩的盖板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红外检漏仪进行有效的保护。

A protective device of infrared leak de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frared leak detector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inspection robot body, including an inner cover and an outer cover sheath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cover, the inner cover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side plate and a cover plate, the bottom plate, the side plate and the cover plate form a holding cavity for holding the red outer leak detector, and the outer cover includes a top protection plate, a first protection side plate and a second protection plate Side plate, the first protective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protective sid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both sides of the top protective plate, and the first protective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protective side plate are opposite, the first protective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protective sid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ide plate, the top protective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length of the top protective plate of the outer cover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nner cover Length of cove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infrared leak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SF6气体主要用于电力工业中。SF6气体用于4种类型的电气设备作为绝缘和/或灭弧;SF6断路器及GIS(在这里指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国际上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Switchgear))、SF6负荷开关设备,SF6绝缘输电管线,SF6变压器及SF6绝缘变电站,SF6气体80%用于高中压电力设备。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若SF6发生气体泄露,会对设备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到人身安全。采用现有的巡检机器人检测气体泄漏的方式,检测精度低,存在漏检误检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其能够对红外检漏仪进行有效的保护。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其设置于巡检机器人本体上,其包括内罩及套设于所述内罩外侧的外罩,所述内罩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所述底板、侧板和盖板形成有用于容纳红外检漏仪的容纳腔,所述外罩包括顶防护板、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防护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相对,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顶防护板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上方,且所述外罩的顶防护板长度大于所述内罩的盖板长度。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投射孔,所述投射孔与所述红外检漏仪的检测口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顶防护板的连接处为圆弧板过渡连接,所述第二防护侧板与所述顶防护板的连接处为圆弧板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罩和内罩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红外检漏仪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外罩的顶防护板长度大于所述内罩的盖板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内罩的侧板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还开设有补光口,所述补光口位于所述投射孔的上方,且与所述投射孔相邻。进一步地,所述投射孔上覆盖有玻璃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顶防护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其能够对红外检漏仪进行有效的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巡检机器人云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技术的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巡检机器人云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巡检机器人云台装置,其设置于机器人本体1上,其包括云台2和护罩3,所述云台2包括水平旋转台21和俯仰旋转台22,所述俯仰旋转台22连接于所述水平旋转台21上,所述护罩3固定连接于所述俯仰旋转台22上,所述护罩3中安装有红外检漏仪。所述水平旋转台21包括旋转台211及固定于所述旋转台211上的固定台212,所述固定台212上设置有连接柱(未图示),所述俯仰旋转台22包括旋转臂221及与所述旋转臂连接的承载板222,所述旋转臂221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并径向绕所述连接柱转动,所述承载板222在所述所述固定台212上方往复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罩3包括包括内罩31及套设于所述内罩31外侧的外罩32,所述内罩31包括底板311、侧板312和盖板313,所述底板、侧板和盖板形成有用于容纳红外检漏仪的容纳腔,所述外罩32包括顶防护板323、第一防护侧板321和第二防护侧板322,所述第一防护侧板321和第二防护侧板322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防护板323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护侧板321和第二防护侧板322相对,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顶防护板323连接于所述盖板313的上方,且所述外罩的顶防护板323长度大于所述内罩31的盖板313长度。所述侧板312上开设有投射孔314和补光口315,所述投射孔与所述红外检漏仪的检测口相对应。所述投射孔上覆盖有玻璃盖。所述补光口位于所述投射孔的上方,且与所述投射孔相邻。所述第一防护侧板321和顶防护板323的连接处为圆弧板324过渡连接,所述第二防护侧板322与所述顶防护板323的连接处为圆弧板324过渡连接。所述外罩32和内罩31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红外检漏仪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外罩的顶防护板323长度大于所述内罩的盖板313长度,能够更好的对红外检漏仪进行保护。所述第一防护侧板321和第二防护侧板322的高度均小于所述内罩的侧板312高度。所述底板311的尺寸大于所述承载板222的尺寸。所述承载板222与所述固定台212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能够保证承载板在固定台上方自由翻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侧板321和第二防护侧板322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板312的两侧,所述顶防护板323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盖板313的上方,其中,所述连接件可以为螺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罩31为透明内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巡检机器人云台装置还包括云台控制器、角度传感器、伺服电机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和角度传感器均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其设置于巡检机器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罩(31)及套设于所述内罩(31)外侧的外罩(32),所述内罩包括底板(311)、侧板(312)和盖板(313),所述底板、侧板和盖板形成有用于容纳红外检漏仪的容纳腔,所述外罩(32)包括顶防护板(323)、第一防护侧板(321)和第二防护侧板(322),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防护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相对,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顶防护板(323)连接于所述盖板(313)的上方,且所述外罩(32)的顶防护板(323)长度大于所述内罩(31)的盖板(313)长度;/n所述侧板(312)上开设有投射孔(314),所述投射孔(314)与所述红外检漏仪的检测口相对应,所述投射孔(314)上覆盖有玻璃盖;/n所述侧板上还开设有补光口(315),所述补光口(315)位于所述投射孔的上方,且与所述投射孔相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检漏仪保护装置,其设置于巡检机器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罩(31)及套设于所述内罩(31)外侧的外罩(32),所述内罩包括底板(311)、侧板(312)和盖板(313),所述底板、侧板和盖板形成有用于容纳红外检漏仪的容纳腔,所述外罩(32)包括顶防护板(323)、第一防护侧板(321)和第二防护侧板(322),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防护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相对,所述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顶防护板(323)连接于所述盖板(313)的上方,且所述外罩(32)的顶防护板(323)长度大于所述内罩(31)的盖板(313)长度;
所述侧板(312)上开设有投射孔(314),所述投射孔(314)与所述红外检漏仪的检测口相对应,所述投射孔(314)上覆盖有玻璃盖;
所述侧板上还开设有补光口(315),所述补光口(315)位于所述投射孔的上方,且与所述投射孔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栋袁文飞崔佩仪唐祯袁亚辉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国机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