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鸿雁专利>正文

自压式旋板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718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液体本身压力开启或关闭的自压式旋板阀。上下阀体中装控制杆6,控制杆6上端紧固薄膜14、流体推动薄膜14,从而带动控制杆6上下移动。控制杆6的下端装密封板9,控制杆6上下移动时带动密封板9左右移动,从而达到关闭进水口。下阀体10上设有活塞室,活塞26装在控制杆6上同时装在活塞室内,活塞26通过换向阀控制转动时,带动控制杆6转动,同时带动密封板9转动,从而达到关闭进水口。最大优点是用很小的启闭力即可启闭大口径阀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液体本身压力开启或关闭的自压式旋板阀。目前使用的阀门,口径较大时往往启、闭力较大,人物较难控制,容易造成泄漏。口径很大时,一般用电机带减速机启闭,结构复杂,运行费用高。采用自动阀,一般都需要气源,使应用受到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启闭力很小,结构简单、手动、自动都可很容易启闭大口径阀的自压式旋板阀。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自压式旋板阀由上阀体12、下阀体10、控制杆6、薄膜14、活塞26、挡块27、销轴3、滑块4、密封板9、换向阀29、上盖17、下盖7、及控制管1、2、18、19、20、25等组成。上阀体12、下阀体10的中心孔内装有控制杆6,控制杆6的上端通过压盘15、托盘13装有薄膜14、薄膜14是圆环状,圆环外边缘压在上盖17和上阀体12之间;下阀体10上设有活塞室,活塞26通过键11装在控制杆6上,并装在活塞室内,活塞室内还设有挡块27,挡块27固定在下阀体10上,活塞26和挡块27将活塞室分为两个腔,即开启腔和关闭腔,挡块27上设有三个通孔与别与控制管2、18和19接通,控制管1和薄膜14的上腔接通,控制管2和薄膜14的下腔接通,控制管18、19和换向阀29接通,换向阀29通过夹子28装在下阀体10上;控制杆6的下端装肖轴3,肖轴3上装有滑块4,滑块4装在密封板9的斜滑槽内,密封板9上装有密封圈8,密封板9装在下阀体10的下腔内;上阀体12上端装上盖17,下阀体10下端装下盖7,下盖7下端装底盖5,上阀体12和下阀体10通过螺栓紧固;控制管20的一端接下阀体10的进口,另一端接换向阀29;控制管25的一端接下阀体10的出口,另一端接换向阀29。密封板9和形状为密封端为矩形圆弧状,密封面的背面设有两块翼板,翼板内开有斜槽。本技术的优点1、启闭力小,口径越大,越能显示这一优点。2、密封压力合理,流体压力大时,密封压力也大,流体压力小时,密封压力也小,这样可延长阀体的使用寿命。3、换向阀可手动或自动控制,所以整个阀便可手动或自动控制。4、整个阀门本体对外侧是静密封,而且阀的尺寸很小,容易精加工,所以流体外漏的可能性极小。5、磨损小,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图4是密封板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沿C-C剖面线的剖视图;图6是密封板的俯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自压式旋板阀的上下阀体的中心孔内装一个控制杆6,控制杆6的上端装有压盘15和托盘13,压盘15和控制杆6之间装密封圈密封通过螺母16紧固压盘15,压盘15和托盘13之间装薄膜14,薄膜14是一个圆环状,外边缘压在上盖17和上阀体12之间,通过控制管1进入流体,压缩薄膜14,迫使控制杆6向下移动。控制杆6的下端装有一个肖轴3,肖轴3上装有2块滑块4,滑块4装在密封板9的斜滑槽内,密封板9上装有密封圈8,密封板9装在下阀体10的下腔内,可关闭式开启进水口。控制杆6向下移动,其上的肖轴3带动滑块4在斜滑槽中向下滑动,从而使密封板9向右移动,向右移动即打开进水口。通过控制管2进入流体,推动薄膜14向上运动,带动控制杆6向上移动,肖轴3带动滑块4在斜滑槽中向上滑动,带动密封板9向左移动,即关闭进水口。下阀体10上设有活塞室,活塞26通过键11装在控制杆6上,活塞26成半圆状装在活塞室中,挡块27制成四分之一圆环固定在下阀体10上,活塞26和挡块27将活塞室分为两个腔,即开启腔和关闭腔。挡块27上设有四个通孔分别与控制管1、2、18、19接通,控制管1和薄膜14的上腔接通,控制管2和薄14的下腔接通,控制管13和19和换向阀29接通,通过换向阀29控制活塞26转动,活塞26转动带动控制杆6转动,从而带动肖轴3转动,肖轴3带动滑块4,滑块4带动密封板9转动,从而实现开启和关闭进水口的目的。换向阀29可通过手动控制也可通过控制器24自动控制。上下阀体之间、上阀体12和控制杆6之间都装有密封圈密封。上下盖分别紧固在上下阀体上。工作过程开启过程将换向阀29中的活塞22向左推,使控制管20、18和2接通,控制管25、19和1接通。此时流体进入活塞26的开启腔,将活塞26扭转,流体也流进薄膜14的下腔,将控制杆向上推起,其上固定的销轴3通过滑块4将密封板9向右移动与下阀体10的密封面分离,同时,薄膜14上腔的液体和活塞26关闭腔的液体排向阀门出口。当活塞26碰到挡块2时,此时阀门全部打开。关闭过程将换向阀29中的活塞22向右移动,使控制管20、19和1接通,控制管25、18和2接通,此时流体流进活塞26关闭腔,活塞26旋转,控制杆6旋转,密封板9向关闭方向旋转;控制杆6向下移,将密封板9向左移动,与下阀体10的密封面压紧,此时,薄膜14下腔和活塞26开启腔的流体流到阀门的出口。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有上阀体12、下阀体10、上盖17、下盖7、底盖5、封密圈8和换向阀29的自压式旋板阀,其特征在于上阀体12、下阀体10的中心孔内装有控制杆6,控制杆6的上端通过压盘15、托盘13装有薄膜14、薄膜14是圆环状,圆环外边缘压在上盖17和上阀体12之间;下阀体10上设有活塞室,活塞26通过键11装在控制杆6上,并装在活塞室内,活塞室内还设有挡块27,挡块27固定在下阀体10上,活塞26和挡块27将活塞室分为两个腔,即开启腔和关闭腔,挡块27上设有三个通孔与别与控制管2、18和19接通,控制管1和薄膜14的上腔接通,控制管2和薄膜14的下腔接通,控制管18、19和换向阀29接通,换向阀29通过夹子28装在下阀体10上;控制杆6的下端装肖轴3,肖轴3上装有滑块4,滑块4装在密封板9的斜滑槽内,密封板9上装有密封圈8,密封板9装在下阀体10的下腔内;上阀体12上端装上盖17,下阀体10下端装下盖7,下盖7下端装底盖5,上阀体12和下阀体10通过螺栓紧固;控制管20的一端接下阀体10的进口,另一端接换向阀29;控制管25的一端接下阀体10的出口,另一端接换向阀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压式旋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板9的形状为密封端为矩形圆弧状,密封面的背面设有两块翼板,翼板内开有斜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液体本身压力开启或关闭的自压式旋板阀。上下阀体中装控制杆6,控制杆6上端紧固薄膜14、流体推动薄膜14,从而带动控制杆6上下移动。控制杆6的下端装密封板9,控制杆6上下移动时带动密封板9左右移动,从而达到关闭进水口。下阀体10上设有活塞室,活塞26装在控制杆6上同时装在活塞室内,活塞26通过换向阀控制转动时,带动控制杆6转动,同时带动密封板9转动,从而达到关闭进水口。最大优点是用很小的启闭力即可启闭大口径阀门。文档编号F16K13/00GK2240658SQ9522847公开日1996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王鸿雁 申请人:王鸿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有上阀体12、下阀体10、上盖17、下盖7、底盖5、封密圈8和换向阀29的自压式旋板阀,其特征在于上阀体12、下阀体10的中心孔内装有控制杆6,控制杆6的上端通过压盘15、托盘13装有薄膜14、薄膜14是圆环状,圆环外边缘压在上盖17和上阀体12之间;下阀体10上设有活塞室,活塞26通过键11装在控制杆6上,并装在活塞室内,活塞室内还设有挡块27,挡块27固定在下阀体10上,活塞26和挡块27将活塞室分为两个腔,即开启腔和关闭腔,挡块27上设有三个通孔与别与控制管2、18和19接通,控制管1和薄膜14的上腔接通,控制管2和薄膜14的下腔接通,控制管18、19和换向阀29接通,换向阀29通过夹子28装在下阀体10上;控制杆6的下端装肖轴3,肖轴3上装有滑块4,滑块4装在密封板9的斜滑槽内,密封板9上装有密封圈8,密封板9装在下阀体10的下腔内;上阀体12上端装上盖17,下阀体10下端装下盖7、下盖7下端装底盖5,上阀体12和下阀体10通过螺栓紧固;控制管20的一端接下阀体10的进口,另一端接换向阀29;控制管25的一端接下阀体10的出口,另一接换向阀29;控制管25的一端接下阀体10的出口,另一端接换向阀2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雁
申请(专利权)人:王鸿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