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69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微波紫外区、填料层、集烟区和水吸收循环处理系统。水吸收循环处理系统是将水吸收液池中的水吸收液输送至机壳顶端后均匀通过微波紫外区和填料层流入水吸收液池。集烟区中进入的烟气向上移动,与水吸收液接触并经过填料层,烟气中的部分物质等被水吸收液淋洗后进入微波紫外区,剩余的有机有害物质被光氧化降解,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水吸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循环中也会被光氧化降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处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雾、油滴、VOCs和其他气体成分,同时可以消除自身产生的多余臭氧,具有非常高的净化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并且可简单改造后用于废水处理,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Automatic flue gas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ull-automatic flue gas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 microwave ultraviolet region, a filler layer, a smoke collecting region and a water absorption circulating treatment system. The water absorption circulating treatment system is to transport the water absorption liquid in the water absorption liquid pool to the top of the shell, and then evenly flow into the water absorption liquid pool through the microwave ultraviolet area and the filler layer. The flue gas entering the smoke collection area moves upward, contacts with the water absorption liquid and passes through the filler layer. Some substances in the flue gas are washed by the water absorption liquid and then enter the microwave ultraviolet area. The remaining organic harmful substances are degraded by photooxidation, and the purified gas is discharged into the atmosphere; the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water absorption liquid will also be degraded by photooxidation in the circulation.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treat the solid particle fog, oil drop, VOCs and other gas components in the flue ga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liminate the excess ozone generated by itself, has a very high purification capacity and good adaptability, and can be used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fter simple transformation, with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的净化处理装置,尤其涉及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厨房烧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例如苯、丙烯醛、多环芳烃等,高温油烟产生的有毒烟雾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从而损伤呼吸系统诱发肺癌。现有常见的油烟净化设备和工艺有:(1)油烟收集罩采用简易罩收集油烟,通过排气扇把油烟排到室外。仅收集油烟,不做净化处理,油烟去除率为0%,且油滴累积,容易发生火灾。(2)运水烟罩采用碱液作为洗涤剂,通过喷淋的方式与油烟接触将油烟净化,然后通过抽风机收集排放,油烟去除率约30~40%,烟气排放浓度不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且洗涤剂需要频繁进行除油或者更换。(3)水喷淋洗涤塔采用烟罩收集送入吸收塔(喷淋、筛板、填料)的方式净化,然后通过抽风机排放,油烟去除率约80~90%,但设备安装空间大,系统复杂,且会产生废水。(4)高压静电(等离子)技术利用高压下的气体电离和电场作用力,使尘粒荷电后从气体中分离,该产品的油烟去除率可达到95%,但是产品连续使用3个月后净化效果呈直线下降直到为零,实际使用中必须每两周清洗一次,清洗费用高且排烟管道内积油严重,失火风险很大。(5)生物净化技术利用嗜油微生物将油烟中的油雾分解净化,此技术的油烟去除率可以达到90%,虽然该技术非常环保,但是需要设置微生物池,并且要定期更新处理微生物。(6)液沫洗涤技术基于传质双膜理论,采用专用净化剂提高气液两相之间的双膜传质动力,能快速捕捉气相中的油烟等微粒;同时利用自身排风风机的负压产生约600mm厚的液沫层对油烟气体进行洗涤式净化,油烟中油、颗粒物等杂质的去除率达到90%,各类气味的去除率70%,蓝色烟(化学凝胶)的去除率60%。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每2~3天做一次排污,添加专业净化剂。综上所述,现有的油烟处理设备和技术存在油烟去除效果差、设备复杂、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出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能够净化油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安装方便,还可应用于吸烟室或工厂内的烟尘、烟雾的吸收净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以及固定在机壳侧壁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水吸收循环处理系统、微波紫外区,以及位于所述微波紫外区下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内的填料层;所述水吸收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所述机壳内底部的水吸收液池,穿过所述机壳的侧壁在机壳外侧安装的液位检测计、搅拌装置和恒温加热装置,安装在机壳外侧的控制器,以及穿过所述机壳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水吸收液池上方的进水管;所述水吸收液池的侧壁上穿过机壳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机壳外安装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进口端穿过机壳的侧壁连接水吸收液池,所述蠕动泵的出口连接循环液管,所述循环液管的出水端连接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安装在机壳内的顶部;所述微波紫外区安装在所述布水器的下方;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穿过机壳的侧壁位于所述水吸收液池的上方形成集烟区,所述集烟区是所述填料层下方以及水吸收液池上方的区域;所述排气管固定设置在微波紫外区的侧壁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波紫外区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壁上的灯管支架、固定安装在灯管支架上的无极紫外灯管,以及固定安装在机壳外壁两侧且与所述无极紫外灯管位置相对的微波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波源由电源、磁控管、磁控管散热套件和波导管组成,所述微波源的功率为0.5KW-200KW,频率为300MHz-300GHz,数量为1-1000个;所述无极紫外灯管波长为185nm,数量为1-1000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通过金属网与机壳固定连接,排气管上安装离心风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料层上、下均设置有金属网,所述填料层选用规整填料中的格栅填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在集烟区的中心位置且连接一段向下的弯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吸收液池中的水吸收液是自来水和催化剂混合形成的悬浮液,所述催化剂是负载氧化铜碳化硅粉末,粒径为10-5-10-3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水器的下方、位于微波紫外区的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壁上的布水孔板,所述布水孔板选用金属孔板,孔径5-10mm,孔间距为10-20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安装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液位检测计的检测信号传送到控制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恒温加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U型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首先利用了水液喷淋的原理,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油滴洗入水中,不溶于水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和其他气体成分则通过微波无极紫外进行处理。溶入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油滴,通过喷淋系统,也循环经过微波无极紫外的处理,在微波、短波紫外和氧化基团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和矿化。该设备可以同时解决烟气、味道、臭氧的处理,功能强大,处理效率高,能耗低。运行过程中,仅耗电,且需要补充损失的水,不会产生任何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进气管、2机壳、3微波紫外区、4集烟区、5水吸收液池、6蠕动泵、7循环液管、8布水器、9布水孔板、10无极紫外灯管、11微波源、12填料层、13排气管、14离心风机、15进水管、16液位检测计、17控制器、18搅拌装置、19恒温加热装置、20排污管、21灯管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需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图中的上、下、左、右即视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的上、下、左、右。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2),以及固定在机壳(2)侧壁上的进气管(1)和排气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内部设置有水吸收循环处理系统、微波紫外区(3),以及位于所述微波紫外区(3)下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2)内的填料层(12);/n所述水吸收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所述机壳(2)内底部的水吸收液池(5),穿过所述机壳(2)的侧壁在机壳(2)外侧安装的液位检测计(16)、搅拌装置(18)和恒温加热装置(19),安装在机壳(2)外侧的控制器(17),以及穿过所述机壳(2)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水吸收液池(5)上方的进水管(15);所述水吸收液池(5)的侧壁上穿过机壳(2)固定连接有排污管(20);/n所述机壳(2)外安装有蠕动泵(6),所述蠕动泵(6)的进口端穿过机壳(2)的侧壁连接水吸收液池(5),所述蠕动泵(6)的出口连接循环液管(7),所述循环液管(7)的出水端连接布水器(8),所述布水器(8)安装在机壳(2)内的顶部;/n所述微波紫外区(3)安装在所述布水器(8)的下方;/n所述进气管(1)的出口穿过机壳(2)的侧壁位于所述水吸收液池(5)的上方形成集烟区(4),所述集烟区(4)是所述填料层(12)下方以及水吸收液池(5)上方的区域;/n所述排气管(13)固定设置在微波紫外区(3)的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2),以及固定在机壳(2)侧壁上的进气管(1)和排气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内部设置有水吸收循环处理系统、微波紫外区(3),以及位于所述微波紫外区(3)下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2)内的填料层(12);
所述水吸收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所述机壳(2)内底部的水吸收液池(5),穿过所述机壳(2)的侧壁在机壳(2)外侧安装的液位检测计(16)、搅拌装置(18)和恒温加热装置(19),安装在机壳(2)外侧的控制器(17),以及穿过所述机壳(2)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水吸收液池(5)上方的进水管(15);所述水吸收液池(5)的侧壁上穿过机壳(2)固定连接有排污管(20);
所述机壳(2)外安装有蠕动泵(6),所述蠕动泵(6)的进口端穿过机壳(2)的侧壁连接水吸收液池(5),所述蠕动泵(6)的出口连接循环液管(7),所述循环液管(7)的出水端连接布水器(8),所述布水器(8)安装在机壳(2)内的顶部;
所述微波紫外区(3)安装在所述布水器(8)的下方;
所述进气管(1)的出口穿过机壳(2)的侧壁位于所述水吸收液池(5)的上方形成集烟区(4),所述集烟区(4)是所述填料层(12)下方以及水吸收液池(5)上方的区域;
所述排气管(13)固定设置在微波紫外区(3)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紫外区(3)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壳(2)内壁上的灯管支架(21)、固定安装在灯管支架(21)上的无极紫外灯管(10),以及固定安装在机壳(2)外壁两侧且与所述无极紫外灯管(10)位置相对的微波源(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中发阮俞颖樊晓鹏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青朗万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