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耀炳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29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包括电机、油泵、阀体和油箱和顶升油缸,阀体内部的进油通道只设置一个单向阀,单向阀将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和顶升油缸进油口隔离,所述的回油通道中间被电控阀连通分隔成前回油通道和后回油通道,回油通道由外部的电控阀控制,同时油泵固定在阀体底部并容置于油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的特点。

A micro electro-hydraulic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cro electric hydraulic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n oil pump, a valve body, an oil tank and a jacking oil cylinder. The oil inlet channel inside the valve body is only provided with a one-way valve, which isolates the oil inlet channel and the oil return channel from the oil inlet of the jacking oil cylinder. The middle of the oil return channel is connected and separated into a front oil return channel and a rear oil return channel by an electric control valve, and the oil return channel is extern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goo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压技术,具体是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微型电动液压站,如公告为:CN208311186U公开一种微型电动液压站,包括电机、阀体、油箱和齿轮泵组件,所述的阀体内设置卸荷阀、调压阀和单向阀,在所述的阀体上还设置有注油口和出油口,出油口与锁定腔连通,单向阀将油道和出油口隔离,所述的卸荷腔和锁定腔同轴设置,卸荷腔内的卸荷阀通过一连杆来控制锁定腔内单向阀的开闭;所述的卸荷腔与油箱之间回油通道,所述的调压腔与油箱之间设置卸压通道;本技术上集成了溢流阀,油箱高压排气阀,手动卸荷阀,其中手动卸荷阀,可以根据拉动压板拉绳的松紧来调节回油口的大小,从未实现调节回油的速度,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的特点。但是这种结构阀体内部需要开设齿轮腔、同时还要设置油道,因此阀体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阀体内部的进油通道只设置一个单向阀,回油由外部的电控阀控制,同时油泵固定在阀体底部并容置于油箱内,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包括电机、油泵、阀体和油箱和顶升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固定在阀体的底部并容置于油箱内,阀体固连在油箱顶部的开口处将油箱顶部开口封闭,所述的电机设置有阀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自上而下轴贯穿阀体与油泵连接;所述的阀体内部开设有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进油通道的进口端设置在阀体底部,进油口与油泵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的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设置有阀体的侧部,所述的顶升油缸固连在阀体开设有出口端的一侧,并且顶升油缸进油口与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的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还与回油通道连通,在出口端内设置单向阀,单向阀将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和顶升油缸进油口隔离,所述的回油通道中间被电控阀连通分隔成前回油通道和后回油通道,前回通道油与顶升油缸进油口连通,后回油通道与油箱连通,电控阀控制回油通道的通断;所述的卸荷通道内设置卸荷阀。所述的进油通道出口端内径加大,在进油通道的出口端形成台阶结构,在所述的出口端旋接在油封连接头,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钢球和弹簧,所述的钢球设置有台阶结构处,弹簧一端抵住钢球,另一端顶在油封连接头上;所述的油封连接头连通顶升油缸进油口和出口端,并在阀体和顶升油缸之间起到油路的密封作用。本技术在阀体只负责固连和连通油道作用,阀体内设置只有一个单向阀和卸荷阀,使得阀体的结构非常简单,这样大大降低阀体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回油通道固定在阀体侧部的电控阀来控制,顶升油缸进油和回油只有一个通道,这样使得本技术的油路结构大大简化,油泵启动通过液压油使顶升油缸的顶杆上升,由于单向阀的只进不出,此时电控阀使回油通道处于断路状态,从而实现自锁的功能;下降时,电控阀将回油通道导通,利用重物的重力将顶升油缸内的液压油通过回油通道回流到油箱内,本技术大大简化的油路的结构,油泵和电机分置在阀体的上下方,顶升油缸位置阀体的侧部,各部件位置分布合理,结构非常紧凑,升降操作方便,并具有安装可靠性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B-B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包括电机1、油泵2、阀体3和油箱4和顶升油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2固定在阀体3的底部并容置于油箱4内,阀体3固连在油箱4顶部的开口处将油箱4顶部开口封闭,所述的电机1设置有阀体3的顶部,电机1的输出轴自上而下轴贯穿阀体3与油泵2连接;所述的阀体3内部开设有进油通道31、回油通道32和卸荷通道33,进油通道31的进口端设置在阀体3底部,进油口与油泵2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的进油通道31的出口端35设置有阀体3的侧部,所述的顶升油缸5固连在阀体3开设有出口端的一侧,并且顶升油缸3进油口与进油通道31的出口端35连通,所述的进油通道的出口端35还与回油通道32连通,在出口端35内设置单向阀,单向阀将进油通道31和回油通道32和顶升油缸进油口隔离,所述的回油通道32中间被电控阀6连通分隔成前回油通道321和后回油通道322,前回通道油321与顶升油缸进油口连通,后回油通道322与油箱4连通,电控阀6控制回油通道32的通断;所述的卸荷通道33内设置卸荷阀7。所述的进油通道出口端35内径加大,在进油通道的出口端35形成台阶结构,在所述的出口端旋接在油封连接头8,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钢球37和弹簧38,所述的钢球37设置有台阶结构处,弹簧38一端抵住钢球37,另一端顶在油封连接头8上;所述的油封连接头8连通顶升油缸进油口和出口端,并在阀体3和顶升油缸5之间起到油路的密封作用。本技术在阀体负责将各部件固连和连通油道作用,阀体3内设置只有一个单向阀和卸荷阀7,使得阀体3的结构非常简单,这样大大降低阀体3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回油通道31固定在阀体3侧部的电控阀6来控制,顶升油缸5进油和回油只有一个通道,这样使得本技术的油路结构大大简化,油泵2启动通过液压油使顶升油缸5的顶杆上升,由于单向阀的只进不出,此时电控阀6使回油通道处于断路状态,从而实现自锁的功能;下降时,电控阀6将回油通道32导通,利用重物的重力将顶升油缸5内的液压油通过回油通道32回流到油箱内,本技术大大简化的油路的结构,油泵2和电机1分置在阀体3的上下方,顶升油缸5位置阀体3的侧部,各部件位置分布合理,结构非常紧凑,升降操作方便,并具有安装可靠性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包括电机、油泵、阀体和油箱和顶升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固定在阀体的底部并容置于油箱内,阀体固连在油箱顶部的开口处将油箱顶部开口封闭,所述的电机设置有阀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自上而下轴贯穿阀体与油泵连接;所述的阀体内部开设有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进油通道的进口端设置在阀体底部,进油口与油泵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的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设置有阀体的侧部,所述的顶升油缸固连在阀体开设有出口端的一侧,并且顶升油缸进油口与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的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还与回油通道连通,在出口端内设置单向阀,单向阀将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和顶升油缸进油口隔离,所述的回油通道中间被电控阀连通分隔成前回油通道和后回油通道,前回通道油与顶升油缸进油口连通,后回油通道与油箱连通,电控阀控制回油通道的通断;所述的卸荷通道内设置卸荷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电动液压装置,包括电机、油泵、阀体和油箱和顶升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固定在阀体的底部并容置于油箱内,阀体固连在油箱顶部的开口处将油箱顶部开口封闭,所述的电机设置有阀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自上而下轴贯穿阀体与油泵连接;所述的阀体内部开设有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进油通道的进口端设置在阀体底部,进油口与油泵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的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设置有阀体的侧部,所述的顶升油缸固连在阀体开设有出口端的一侧,并且顶升油缸进油口与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的进油通道的出口端还与回油通道连通,在出口端内设置单向阀,单向阀将进油通道和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耀炳
申请(专利权)人:沈耀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