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48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由内致外依次包括内衬层、内防霉层、第一玻璃纤维网层、第二玻璃纤维网层、外防霉层以及外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层和第二玻璃纤维网层上分别第一网孔和第二网孔,所述第一网孔内嵌设有竹炭纤维颗粒,所述第二网孔内嵌设有光触媒颗粒;通过防霉层、竹炭纤维和光触媒,根据衣物内侧层不同的霉菌生长环境,针对性的形成防霉屏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面料的防霉性能。

A kind of all-round anti mildew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ll-round mould proof fabric,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lining layer, an inner mould proof layer, a first glass fiber mesh layer, a second glass fiber mesh layer, an outer mould proof layer and an outer layer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first glass fiber mesh layer and the second glass fiber mesh lay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mesh and a second mesh, the first mesh is embedded with bamboo carbon fiber particles, and the second mesh There are photocatalyst particles embedded in the fabric; through the anti mold layer, bamboo carbon fiber and photocatalys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old growth environment of the inner layer of the clothing, a targeted anti mold barrier is formed, 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anti mold performance of the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
技术介绍
纺织面料在各个不同种类的布料和服饰上有着不同的应用,自然界中存在着无数的微生物,在汗腺和毛孔中也有它们的同胞,其中大部分是细菌类,其次是霉菌及酵母等真菌类,因此,衣服、裤子、鞋等穿久了就容易滋生病原性微生物,特别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在湿度特别大的时候,衣物往往非常容易发霉,对织物进行抗菌防臭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但现有的面料的防霉效果较差、防霉不彻底,往往只能在某一面或某一部分具备一定的防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其解决了现有的面料的防霉效果较差、防霉不彻底问题,达到由内致外彻底防霉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由内致外依次包括内衬层、内防霉层、第一玻璃纤维网层、第二玻璃纤维网层、外防霉层以及外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层和第二玻璃纤维网层上分别第一网孔和第二网孔,所述第一网孔内嵌设有竹炭纤维颗粒,所述第二网孔内嵌设有光触媒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防霉层和外防霉层分别对内侧如汗渍等附带的霉菌和外侧空气中或其他接触方式的附带的霉菌进行过滤和清除,而无论是由内致外还是由外至内都需要经过中部的竹炭纤维颗粒和光触媒可以,光触媒设于外侧可以优先接收外侧的阳光,以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而内侧的竹炭纤维处于背光区域,处理防霉除菌作用外,还可以将汗液吸收、扩散、挥发,有效的保持内层的干燥,消除霉菌的适宜生长环境;综上,通过防霉层、竹炭纤维和光触媒,根据衣物内侧层不同的霉菌生长环境,针对性的形成防霉屏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面料的防霉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触媒颗粒为纳米级的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皓以比例为1:0.3:0.6的混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钛作为光触媒催化的主要成分也兼具吸收和散射紫外线的功能,纳米二氧化皓的颗粒尺寸微小、是很稳定的氧化物,具有良好的机械、热学、电学、光学性质作为基础填充物提供基垫,分割空间以保证氧化钛发挥其催化性能;氧化锌具备荧光性和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以提高光扩散为氧化钛提供良好的催化条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为PTFE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TFE膜与外防霉层共同组成了防水透气结构,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但能阻挡水珠渗入,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防霉层包括浸染过防霉剂的亲水面料层和亲疏水混合面料层,其中亲水面料层与第二玻璃纤维网层贴合,所述外层为透明的PTFE膜,所述外层上设置有根据花纹需求密布的微孔,所述微孔内填充设置有染色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亲水面料层的亲肌性一般也较好,较为适合作为内层,PTFE膜作为防水材料可以将染色剂阻挡于外层,并且在上染色剂后可以得到清除,PTFE膜上的微孔可以引导染色剂穿过并进入亲疏水混合面料层,亲疏水混合面料层将部分染色剂吸收并扩散;与此同时,亲水面料层吸水能力更强将大部分的染色剂吸收,阻止其在亲疏水混合面料层上过渡扩散;以此形成位于亲水面料层的底纹、亲疏水混合面料层的花纹以及嵌于微孔的染色剂层的点缀,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并保持了外侧表面的光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剂层为光致变色染色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各个角度可以呈现不同的光色效果,结合的由层结构形成的立体感花纹,外观色彩更加的丰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水面料层为粘胶纤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抗静电、防紫外线,色彩绚丽,染色牢度较好,除了吸收染色剂外还可以长久的保持底色,以与亲疏水混合面料层结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疏水混合面料层采用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为雪尼尔纱线,所述纬线为生物质纤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雪尼尔纱线一般有亲水、疏水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纤维线捻和而成,可以起到引导吸水的效果,并为作为纬线的具备良好亲水性能的生物质纤维线搭建吸水桥梁,以形成亲疏水混合,即具备一定的吸水性能,但吸水性能不如亲水面料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疏水混合面料层为以雪尼尔纱线为编织材料的经编间隔织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编间隔织物是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利用间隔丝将上下两个面层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三明治结构,该结构的间隔层空隙较大,可以具备良好的保暖效果和一定程度的透明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雪尼尔纱线为以棉线和涤纶为芯线、加捻羽纱的雪尼尔纱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具有极优良的定形性能,可以形成中间层的平挺骨架,与玻璃纤维网配合,提高面料的抗皱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防霉层为浸染过防霉剂的雪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雪纺具有轻薄、透气的特点,可以迅速把汗液等扩散、分解并导入竹炭纤维,保证极好的防霉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防霉层、竹炭纤维和光触媒,根据衣物内侧层不同的霉菌生长环境,针对性的形成防霉屏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面料的防霉性能;2、具有较强的紫外线阻断功能,以保护肌肤和隔热层;3、形成位于亲水面料层的底纹、亲疏水混合面料层的花纹以及嵌于微孔的染色剂层的点缀,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并保持了外侧表面的光滑。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全方位防霉面料的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衬层;2、内防霉层;3、第一玻璃纤维网层;4、第二玻璃纤维网层;5、外防霉层;6、外层;7、透明耐磨层;31、第一网孔;32、竹炭纤维颗粒;41、第二网孔;42、光触媒颗粒;51、亲水面料层;52、亲疏水混合面料层;64、微孔;65、染色剂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如图1所示,由内致外依次包括内衬层1、内防霉层2、第一玻璃纤维网层3、第二玻璃纤维网层4、外防霉层5、外层6以及透明耐磨层7,第一玻璃纤维网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网层4上分别第一网孔31和第二网孔41,第一网孔31内嵌设有竹炭纤维颗粒32,第二网孔41内嵌设有光触媒颗粒42。内衬层1优先采用亲肌面料为材料,根据应用的季节和衣服款式不同可以采用各种内侧材料。内防霉层2为浸染过防霉剂的雪纺层。第一网孔31和第二网孔41交错设置。第二网孔41中的光触媒颗粒42为纳米级的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皓以比例为1:0.3:0.6的混合物。外防霉层5包括浸染过防霉剂的亲水面料层51和亲疏水混合面料层52,其中亲水面料层51与第二玻璃纤维网层4贴合,其中亲水面料层51的材料为粘胶纤维,亲疏水混合面料层52采用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为雪尼尔纱线,纬线为生物质纤维线。雪尼尔纱线为以棉线和涤纶为芯线、加捻羽纱的雪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其特征是:由内致外依次包括内衬层(1)、内防霉层(2)、第一玻璃纤维网层(3)、第二玻璃纤维网层(4)、外防霉层(5)以及外层(6),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网层(4)上分别第一网孔(31)和第二网孔(41),所述第一网孔(31)内嵌设有竹炭纤维颗粒(32),所述第二网孔(41)内嵌设有光触媒颗粒(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其特征是:由内致外依次包括内衬层(1)、内防霉层(2)、第一玻璃纤维网层(3)、第二玻璃纤维网层(4)、外防霉层(5)以及外层(6),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网层(4)上分别第一网孔(31)和第二网孔(41),所述第一网孔(31)内嵌设有竹炭纤维颗粒(32),所述第二网孔(41)内嵌设有光触媒颗粒(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光触媒颗粒(42)为纳米级的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皓以比例为1:0.3:0.6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外层(6)为PTFE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霉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外防霉层(5)包括浸染过防霉剂的亲水面料层(51)和亲疏水混合面料层(52),其中亲水面料层(51)与第二玻璃纤维网层(4)贴合,所述外层(6)为透明的PTFE膜,所述外层(6)上设置有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治中
申请(专利权)人:淳安千岛湖杭瑞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