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宝洁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技术

技术编号:2269293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可用于吸收制品生产线上。

Methods and tools for forming performance zones in substrat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a tool for forming a performance region in a substrate. Methods and tools for forming performance zones in the substrate can be used on the absorption product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
技术介绍
三维基底在各种工业中具有多种用途。对三维基底关注的工业之一是吸收制品工业。吸收制品工业制造产品,诸如例如尿布、裤、卫生巾、棉塞和成人失禁裤、尿布和产品。这些“吸收制品”可以理想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三维基底作为例如顶片、采集层、分配层、外覆盖件材料和/或其他部件。三维是指具有超过标准的大致平面材料的三维元件的基底。作为示例,三维元件可以从基底的平坦表面延伸例如0.5mm至5mm或1mm至5mm。用于吸收制品的三维基底通常在第一位置制造,然后运送到第二不同的位置以便并入吸收制品中。第一位置通常是三维基底制造商、或非织造或膜制造商,第二不同的位置通常是吸收制品制造商。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三维基底需要在第一位置紧密卷绕然后运送到第二不同的位置。这通常降低了基底的三维性,因为它们缺乏承受由卷绕引起的压缩和张紧的能力。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的第二个问题是基底需要退绕并在第二不同的位置进料到吸收制品生产线中。这通常进一步降低了基底的三维性,因为它们缺乏承受由退绕引起的压缩和张紧的能力。此外,通常用于吸收制品的紧凑包装进一步降低了三维性。所需要的是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生产三维基底的可靠方法和工具,其减少三维特征压缩和变形。除了上述之外,三维基底在其整个宽度和/或长度上通常具有相同的均匀图案。这些均匀的三维基底可能不会吸引需要更多“定制”产品的消费者,尤其是包含三维基底的吸收制品的消费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生产三维基底的方法和工具。通过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形成三维基底,消除了卷绕、退绕和运输。此外,本公开的方法和工具为三维基底提供了至少减少三维特征或三维元件(这些术语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压缩(甚至在吸收制品的压缩包装期间)的能力。这种抗压缩性可以通过在三维基底的至少一些三维元件中提供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这些术语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来实现。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也可以围绕或至少部分地围绕孔的周边,从而在以线速度制造时稳定孔。本公开还提供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更具体地,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形成性能区的方法。例如,基底可以是吸收制品的顶片、采集层、分配层和/或外覆盖件非织造材料。性能区或其部分可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所需性能,诸如例如流体芯吸、BM吸收性、流体保持性、流体吸收性、流体吸收抗性和/或柔软性。性能区可包括三维元件、孔和压缩区域中的一者或多者、或者两者或更多者。性能区还可以包括三维元件、孔和压缩区域中的所有三者。基底还可包含一种或多种标记。例如,标记可包括徽标、商标名称和/或图形。标记可以被印刷或可以包括三维特征,由此使得标记的三维性可以形成徽标、商标名称和/或图形的图像。通过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在基底上形成这些性能区和/或标记,可以消除基底的卷绕和退绕,从而使性能区在最终产品(如吸收制品)中更加突出。附图说明尽管本说明书以特别指出和清楚地要求保护涉及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权利要求书作出结论,但据信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在附图中标号用于指示基本上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一对辊的视图,该对辊具有在其间传送的基底;图2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2A是沿图2的线2A-2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3A是沿图3的线3A-3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图4是与图3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2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图4A是图4中的区域4A的分解图;图5是第二辊的示例性凸起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第二辊的示例性凸起的一部分的另一剖视图;图7A-7G是第二辊的凸起的远侧端部的一部分的示例性顶视图;图8A-8F是第一辊的凸起的一部分的示例性顶视图;图9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9A是沿图9的线9A-9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图10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0A是沿图10的线10A-10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图11是与图10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9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图12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2A是沿图12的线12A-12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图13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3A是沿图13的线13A-13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图14是与图13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12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图15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5A是沿图15的线15A-15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图16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6A是沿图16的线16A-16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图17是与图16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15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图18是彼此互相啮合的第一辊的一部分与第二辊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8A是图18的细节18A的横截面放大图;图19是可以通过在本公开的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形成的辊隙传送的示例性前体基底的顶视图;图20是沿图19的线20-20截取的前体基底的剖视图;图21是沿图19的线21-21截取的前体基底的剖视图;图22是在通过辊隙传送之后并具有包括三维元件和孔的中心纵向条带的示例性基底的顶视图;图23示出了可以形成如图22所示的具有中心纵向条带的基底的第一辊和第二辊;图24是用于拉伸图22的基底的侧部的两个拉伸辊的透视图;图25是图24的每个辊中的脊和凹槽的横截面图示;图26是用于在前体基底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孔的另选的示例辊的横截面图示;图27是具有由图26的辊产生的孔的三维基底的横截面图示;图28是形成基底的三辊方法的示意图,该基底具有带有三维元件和孔的第一基底和仅具有孔的第二大致平面的基底;图29是沿图28的细节29截取的剖视图;图30是由图1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生产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顶部透视图;图31是由图1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生产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顶视图;图32是图31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后视图;图33是通过图31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截取的剖视图;图34是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主要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压缩区域而不是孔;图35是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主要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孔和压缩区域而不是三维元件或与图4的辊8、10相比更受限(例如,更少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形成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在所述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在机器方向上传送前体基底;/n提供具有第一旋转轴线的第一辊;/n提供具有第二旋转轴线的第二辊,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彼此大致平行地定位,以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形成辊隙;/n在所述机器方向上将所述前体基底传送通过所述辊隙以形成两个不同的性能区,每个性能区具有以下中的至少两者:/na.三维元件,其中在所述前体基底被传送通过所述辊隙之前,至少大部分所述三维元件的厚度比所述前体基底的厚度大至少两倍,并且其中所述三维元件具有至少2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3 US 62/458,173;20171019 US 62/574,2421.一种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形成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在机器方向上传送前体基底;
提供具有第一旋转轴线的第一辊;
提供具有第二旋转轴线的第二辊,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彼此大致平行地定位,以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形成辊隙;
在所述机器方向上将所述前体基底传送通过所述辊隙以形成两个不同的性能区,每个性能区具有以下中的至少两者:
a.三维元件,其中在所述前体基底被传送通过所述辊隙之前,至少大部分所述三维元件的厚度比所述前体基底的厚度大至少两倍,并且其中所述三维元件具有至少2mm2的X-Y平面面积;
b.具有至少0.5mm2至约20mm2的平均孔尺寸的孔;以及
c.压缩区域;
将所述基底切割成吸收制品的所需间距;以及
将所切割的基底施加到所述吸收制品;
其中每个性能区具有至少1000mm2的X-Y平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辊包括:
第一径向外表面;
多个第一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凸起从所述第一径向外表面向外延伸;以及
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限定在所述第一径向外表面中;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辊包括:
第二径向外表面;
多个第二凸起,所述多个第二凸起从所述第二径向外表面向外延伸;以及
多个第二凹陷部,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限定在所述第二径向外表面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多个第一凸起的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的部分互相啮合地接合;以及
将所述多个第二凸起的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的部分互相啮合地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中的至少一些包括形成细长开孔结构的第一远侧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远侧部分的第一远侧端部形成尖端,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具有第一中心纵向轴线,其中所述细长开孔结构包括侧壁,并且其中所述侧壁的部分具有在约5度至约40度范围内的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的第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凸起中的至少一些包括第二远侧部分,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凸起中的至少一些包括肩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包括第二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其中所述肩部具有在约3度至约25度的范围内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纵向轴线的第二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远侧部分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施耐德JM特林豪斯HA杰克尔斯G艾尔德姆
申请(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