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大明专利>正文

滴定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27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调节流量或更换弹性管时,操作人员能够观察并调整内部的滴定电磁阀。这是通过在滴定电磁阀的盖子上开设至少一个窗口来实现的。其实施简便,制造时不必增加零部件,却能达到装配弹性管时一次定位成功的积极效果。操作非常方便,提高了滴定准备工作的效率。(*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滴定电磁阀,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观察内部的滴定电磁阀。现在技术中,滴定电磁阀一般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包括壳体(1)用螺纹旋入壳体(1)中的隔板(2),盖子(3)由螺纹与壳体(1)连接,壳体(1)中含电磁线圈(4)套在磁铁芯(5)上,衔铁(6)穿过隔板(2)中间的孔而由铁芯(5)吸动,一细长弹性管(10)穿过盖子(3)上的小孔(13)而位於衔铁(6)之上端面(11)及弹性片(8)之刀口(12)之间,而该刀口(12)与衔铁上端面(11)之间的距离由调节螺钉(9)调节,由此调节弹性管(10)被刀口(12)压住处的流通截面,从而调节了管(10)中流体的流量。当衔铁(6)被电磁铁芯(5)吸住时,刀口(12)与衔铁上端面(11)之间距离最大;当衔铁(6)被铁芯(5)释放时,衔铁(6)由於具中心弹簧(7)的弹力而离开铁芯(5),从而使刀口(12)与上端面(11)之间距离缩小,弹性管流体停止流动。如此,管(10)中流体受电磁铁控制而周期性地流动与截止,即可进行滴定作用。但是,弹性管(10)中的流体有时会产生结晶,沉淀或由于其它原因而发生堵塞;或者在改换成其它流体时,管(10)都必须进行清洗或更换以免污染。这时,弹性管(10)都必须重新装置。也就是说,盖子(3)必须打开,清洗过的或者从新更换的弹性管(10)穿过盖子(3)而置於刀口(12)上。然后,将盖子(3)旋在壳体(1)上。由於现有技术中的盖子(3)是做成封闭式的,所以在旋紧其与壳体(3)配合的螺纹时,无法观察弹性管(10)处於刀口(12)与上端面(11)之间的确切位置。有时往往由於旋转作用,弹性管被衔铁上端面(11)摩擦带动而错开位置,盖子旋紧时弹性管(10)可能跑到了刀口(12)与上端面(11)的间隙之外,滴定时就达不到截止作用,这样就必须打开盖子(3)重新再装,可以说这样操作是比较“盲目”,也是比较麻烦的。本技术的目的,就在於改进上述现有技术的滴定电磁阀,使其在装配弹性管时操作者能观察到刀口和衔铁上端面相对於弹性管的位置并进行适当调整,从而避免“盲目”和反复拆装,达到一次定位成功,非常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滴定电磁阀的盖子(3)上,开设至少一个窗口(14)(图2),使操作者在装配弹性管(10)时能很方便地观察到刀口(12)与衔铁上端面(11)相对於该弹性管(10)穿过其间隙时的位置,必要时可用工具校正该部分弹性管的位置,当盖子(3)在壳体(1)上逐渐旋紧时,使其正确处於刀口(12)与衔铁上端面(11)之间,达到一次操作成功之目的。当然,开设两个以上的窗口也是可以的,这要根据需要而进行设计。为达到本技术的同样目的,另一个类似作用的技术方案也是可行的,这就是,整个盖子(3)用透明材料制造,同样也能使操作者在将盖子(3)逐渐旋紧在壳体(1)上时,观察到弹性管(10)处於刀口(12)与衔铁上端面(11)之间的下确位置。这样的透明材料可以是有机玻璃、聚苯乙烯、ABS等等透明工程塑料。如需调整弹性管位置,在透明盖子上也可以开设窗口。本技术的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其实非常简便,制造时不必增加另部件,却能达到在装配弹性管时一次定位成功,操作非常方便的积极效果,使操作人员在进行滴定准备工作时,提高了效率。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图1,现有技术滴定电磁阀的全剖视图。其中,1--壳体;2--隔板;3--盖子;4--电磁线圈;5--铁芯;6--衔铁;7--中心弹簧;8--弹性片;9--调节螺钉;10--弹性管;11-衔铁上端面;12--刀口;13--孔;图2,本技术的滴定电磁阀。其中,1--壳体;3--盖子;9--调节螺钉;14--窗口;8--弹性片;11--衔铁上端面;10--弹性管。实施例参阅图2。(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盖子(3)上开设有窗(14),当操作人员换置清洗过的或者新的弹性管(10)时,从窗口(14)可以观察弹性管(10)处於弹性片(8)之刀口与衔铁上端面(11)的位置,必要时可以用任何合适的工具例如小螺丝刀,通过窗口(14)调整弹性管(10)的位置,然后逐渐在壳体(1)上旋紧盖子(3),从窗口(14)继续观察并保持弹性管(10)的正确位置,直至旋紧为止。权利要求1.一种滴定电磁阀,包括壳体(1),内含电磁线圈(4)、铁芯(5)、衔铁(6)及中心弹簧(7);盖子(3),设有弹性片(8)、调节螺钉(9)及孔(13),弹性管(10)穿过孔(13)而穿过弹性片(8)刀口(12)与衔铁(6)的上端面(11)之间隙,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盖子(3)上开设有窗口(14),使在壳体(1)上装配盖子(3)时能观察并调整弹性管(10)处於弹性片(8)的刀口(12)与衔铁(6)的上端面(11)之间的位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子(3)由透明工程塑料制成,其上可以不开窗口(14)。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在调节流量或更换弹性管时,操作人员能够观察并调整内部的滴定电磁阀。这是通过在滴定电磁阀的盖子上开设至少一个窗口来实现的。其实施简便,制造时不必增加零部件,却能达到装配弹性管时一次定位成功的积极效果。操作非常方便,提高了滴定准备工作的效率。文档编号F16K31/06GK2075287SQ90207210公开日1991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韩大明 申请人:韩大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滴定电磁阀,包括:壳体(1),内含电磁线圈(4)、铁芯(5)、衔铁(6)及中心弹簧(7);盖子(3),设有弹性片(8)、调节螺钉(9)及孔(13),弹性管(10)穿过孔(13)而穿过弹性片(8)刀口(12)与衔铁(6)的上端 面(11)之间隙,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盖子(3)上开设有窗口(14),使在壳体(1)上装配盖子(3)时能观察并调整弹性管(10)处於弹性片(8)的刀口(12)与衔铁(6)的上端面(11)之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韩大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