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明浩专利>正文

一种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08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球阀,其特点是两撑拢杆和两密封球瓣组件四连杆机构,通过阀杆上行、下行和旋转运动来实现球阀的开、关。它既有普通球阀开关迅速、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又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操作力矩小等特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管道介质流通和截断的阀门,特别是一种球阀。目前,在控制管道介质流通或截断的阀门当中,球阀的结构形式及性能较其它阀门优越,它是有结构简单,开关迅速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面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有些人在阀门的密封面上堆焊硬质合金材料,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密封面之间还存在着易咬结、拉伤等现象,而采用尼龙、聚四氟乙烯或橡胶等软质材料制作密封元件,则影响了阀门的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性能,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期其目的。在包括由阀体、阀盖、支架、手轮、阀杆、导向销、撑拢杆、球瓣和销轴,所构成的球阀当中,阀盖与阀体上端固定连接;阀盖中置有阀杆,该阀杆上还置有导向槽,使阀杆在手轮旋转后作上行、下行、旋转90°运动。两撑拢杆的一端分别与两球瓣的上端铰链一起,两球瓣在两撑拢杆的作用下做撑拢动作。带有密封面的两对称球瓣置在阀体之中,两球瓣的底部相互铰接在一起。阀杆的下部与两撑拢杆另一端铰链一起。本技术既保留原球阀的流体阻力小,开关迅速、结构简单等特点,又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等性能,并且消除了密封面之间出现的咬结、拉伤现象。产品的开关力矩很小、质量稳定、使用寿命较长。下面将以附图和实施例为主,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球瓣收拢状态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全开启状态时示意图;参见图1,阀杆3与撑拢杆6用销轴10连接,两撑拢杆6与两密封球瓣7用销轴10连接;阀体8的上端与阀盖5固定连接。阀盖5与支架2中置有阀杆3,该阀杆3上端连接手轮1,该手轮1可带到阀杆3,在阀盖5与支架2上作旋转运动。该阀杆3上有导向槽,支架2上有导向销4在阀杆3上下运动时,旋转时作导向,定心球9在阀体底部起连接两球瓣和定心作用,当需要开启本技术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1,由于支架2上导向销4在阀杆3上导向槽直段内的相互作用,阀杆3带动撑拢杆6一端上行,与球瓣7铰链的另一端向中心收拢,同时带动球瓣7离开密封面向中心收拢,球瓣7与阀体8密封面之间行成间隙(参见图2)。手轮1继续旋转,导向销4在阀杆3上导向槽斜段内相互作用,阀杆3作旋转运动,同时带动撑拢杆6和球瓣7作旋转,两球瓣7中的流道孔与阀体8上的流道孔相通(参见图3),阀门全部开启。反之,当需要关闭阀门时,顺时针旋转手轮1,导向销4在阀杆3上导向槽斜段内相互作用,阀杆3作旋转运动,同时带动撑拢杆6和球瓣7作旋转,此时,球瓣7流道孔与阀体8流道孔相垂直,继续旋转手轮1,导向销4在阀杆3上导向槽直段内相互作用,阀杆3下行,带动撑拢杆6一端下行,与球瓣7铰链的另一端向阀体8两密封面靠近,直至球瓣7与阀体8两密封面紧贴形成密封状态,此时阀门全部关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球阀。权利要求一种球阀,该阀门包括控制开关球阀的连杆机构,其特征是两撑扰杆(6)的一端分别与两球瓣(7)的上端铰连在一起,两球瓣(7)的底部相互铰接一起,阀杆(3)的下部与两撑扰杆(6)另一端铰链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球阀,其特点是两撑拢杆和两密封球瓣组件四连杆机构,通过阀杆上行、下行和旋转运动来实现球阀的开、关。它既有普通球阀开关迅速、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又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操作力矩小等特点。文档编号F16K5/06GK2353979SQ98213718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日专利技术者潘明浩 申请人:潘明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阀,该阀门包括控制开关球阀的连杆机构,其特征是两撑扰杆(6)的一端分别与两球瓣(7)的上端铰连在一起,两球瓣(7)的底部相互铰接一起,阀杆(3)的下部与两撑扰杆(6)另一端铰链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潘明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