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及其接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8544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及其接桩方法,连接机构的上方为第一预制桩,连接机构的下方为第二预制桩,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相相抵接,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块、下连接块、连接轴以及转动组件,上连接块嵌入到第一预制桩的下端面内部,上连接块的下表面与第一预制桩的下端面相平齐,下连接块嵌入到第二预制桩的上端面内部,下连接块的上表面与第二预制桩的上端面相平齐,连接轴竖直设置在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之间,连接轴与上连接块以及下连接块均为螺纹连接,转动组件设置在下连接块内部带动连接轴在下连接块内部转动,达到了方便实现相邻的两个预制桩的对接,节省时间与人力的效果。

A connecting mechanism in prefabricated pile and its connec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connecting mechanism in prefabricated piles and a pile connecting method there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is a first prefabricated pil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is a second prefabricated pile.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pile and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pile are mutually connected.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n upper connecting block, a lower connecting block,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rotating component, and the upper connecting block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I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precast pil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connecting block is flush with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first precast pile, the lower connecting block is embedded i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econd precast pil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connecting block is flush with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econd precast pile,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block,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block by screw thread, and it rotates The component is set inside the lower connecting block to drive the connecting shaft to rotate inside the lower connecting block,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docking of two adjacent prefabricated piles and save time and man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及其接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及其接桩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预制桩在建筑领域广泛使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上下相邻的两根混凝土方桩连接在一起。现有的对相邻的两个预制桩进行连接时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向进行连接,焊接的过程中,在上下两节桩端部四角侧面及端面预埋低碳钢钢板,其表面应保持清洁。当下节桩打至便于焊接的操作高度(距地面1m左右,同时应使桩尖避开硬土夹层)时,将上节桩用桩架吊起,对准下节桩头。用仪器在两个互成90°方向校正垂直度,接头间隙不平处用铁片填实并与桩端面预埋铁板焊牢。检查无误后,用点焊将四角连接角钢与预埋钢板临时焊接,再次检查位置及垂直度后,随即由两名焊工对角对称施焊,焊接中应防止节点由于温度应力产生焊接变形而引起端身歪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通过焊接的方法虽然能够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桩进行连接,但是每次的连接工作最少需要两名工作人员的配合才能完成,这样会造成时间与人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及其接桩方法,达到了方便实现相邻的两个预制桩的对接,节省时间与人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的上方为第一预制桩,连接机构的下方为第二预制桩,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相互靠近的端面相抵接,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块、下连接块、连接轴以及转动组件,上连接块嵌入到第一预制桩的下端面内部并且与第一预制桩固定连接,上连接块的下表面与第一预制桩的下端面相平齐,下连接块嵌入到第二预制桩的上端面内部并且与第二预制桩固定连接,下连接块的上表面与第二预制桩的上端面相平齐,连接轴竖直设置在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之间,连接轴与上连接块以及下连接块均为螺纹连接,转动组件设置在下连接块内部带动连接轴在下连接块内部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下桩的过程中,先将第二预制桩下放到桩坑内部,需要将第一预制桩连接到第二预制桩上之前,连接轴位于下连接块内部;需要进行对接时,使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相互靠近的端面相抵接,然后在通过转动组件带动连接轴在下连接块内部转动,因为连接轴与下连接块螺纹连接,并且下连接块固定在第二预制桩内部,所以连接轴转动时,连接轴在下连接块内部向上移动;当连接轴向上移动到与上连接块相抵接之后,因为上连接块固定在第一预制桩内部,所以随着连接轴的旋转,连接轴会逐渐进入到上连接块内部,这样连接轴就可以将第一预制桩以及第二预制桩连接在一起,不需要过多的工作人员的配合,达到了方便实现相邻的两个预制桩的对接,节省时间与人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环、滑动块以及转动件,转动环套设在连接轴上,滑动块设置在转动环的内壁上,沿着连接轴的延伸方向在连接轴上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动槽,转动环设置在下连接块内部并且与下连接块转动连接,转动件设置在第二预制桩上并且带动转动环在下连接块内部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需要带动连接轴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动件带动转动环在下连接块内部转动,因为在转动环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块,并且在连接轴的周面上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动槽,所以转动环会带动连接轴一起转动;因为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轴的轴线方向相同,并且连接轴在下连接块内部移动时同样是沿着连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以在转动环带动连接轴转动的过程中,滑动块会在连接轴的滑动槽内部滑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动件包括转动齿轮以及转动杆,转动齿轮转动连接在下连接块内部,转动齿轮的轴线水平,在转动环的周面上开设有与转动齿轮相适配的齿槽,转动杆插接在转动齿轮内部并且带动转动齿轮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需要带动转动环转动时,可以对转动杆进行旋转,转动杆会带动转动齿轮在下连接块内部转动,因为在转动环的周面上开设有与转动齿轮相适配的齿槽,所以转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转动齿轮会带动转动环一起转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转动齿轮内部设置有卡块,在转动杆的周面上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卡槽向靠近连接轴的方向延伸并且贯穿转动杆的端面,转动杆远离转动齿轮的一端延伸到第二预制桩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转动杆进行旋转时,因为转动齿轮上的卡块会进入到转动杆的卡槽内部,所以转动杆会带动转动齿轮一起转动;通过连接机构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桩连接完成之后,可以向远离第二预制桩的方向拉动转动杆,因为卡槽向靠近连接轴的方向延伸并且贯穿转动杆的端面,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将转动杆从第二预制桩内部拉出,这样可以避免转动杆对下桩的过程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第一预制桩上设置有对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连接处进行水平限位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限位组件可以对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的连接处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限位组件可以避免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完成之后发生错位,导致连接机构内部的连接轴发生断裂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限位组件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板以及调节件,四个限位板分别竖直设置在第一预制桩的四个侧面上,限位板同时与第一预制桩以及第二预制桩相抵接,调节件设置在相邻的限位板之间并且带动限位板同时抵紧第一预制桩以及第二预制桩。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需要使用限位组件对第一预制桩以及第二预制桩的连接处进行限位时,先将四个限位板分别同时与第一预制桩以及第二预制桩的四个周面相抵接,然后在通过调节件使限位板抵紧第一预制桩以及第二预制桩即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调节件包括调节杆以及调节环,调节杆水平设置在限位板的两个侧面上,调节杆靠近限位板的一端延伸到限位板内部并且与限位板滑动连接,相邻的两个限位板之间相对的两个调节杆相铰接,调节环套设在调节杆的周面上并且与调节杆螺纹连接,调节环与限位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需要通过调节件对限位板进行调节时,先对相邻的两个限位板之间的其中一个调节环进行旋转,因为调节环与调节杆螺纹连接,并且转动环与限位板转动连接,所以对调节环进行旋转可以使该位置处的调节杆脱离限位板;然后再将四个限位板套设在第一预制桩的周向上,然后在依次对每个调节环进行旋转,调节环会带动调节杆向靠近限位板的方向移动,直到调节杆使限位板抵紧在第一预制桩的侧面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调节环靠近限位板的端面上设置有燕尾形滑块,在限位板上开设有与燕尾形滑块相适配的环状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调节环进行转动时,调节环会带动燕尾形滑块在限位板的环状滑槽内部移动,这样就达到了避免调节杆使调节环脱离限位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限位板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远离第一预制桩的表面沿着从靠近到远离限位板的方向向靠近第一预制桩的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下桩的过程中,地面对限位板具有向上的推力,因为导向板远离第一预制桩的表面沿着从靠近到远离限位板的方向向靠近第一预制桩的方向倾斜,这样可以减小地面对限位板的推力,达到了降低限位板在地面的推力作用下在向上滑动,导致限位组件无法对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1)的上方为第一预制桩(2),连接机构(1)的下方为第二预制桩(3),第一预制桩(2)与第二预制桩(3)相互靠近的端面相抵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1)包括上连接块(11)、下连接块(12)、连接轴(13)以及转动组件(14),上连接块(11)嵌入到第一预制桩(2)的下端面内部并且与第一预制桩(2)固定连接,上连接块(11)的下表面与第一预制桩(2)的下端面相平齐,下连接块(12)嵌入到第二预制桩(3)的上端面内部并且与第二预制桩(3)固定连接,下连接块(12)的上表面与第二预制桩(3)的上端面相平齐,连接轴(13)竖直设置在上连接块(11)与下连接块(12)之间,连接轴(13)与上连接块(11)以及下连接块(12)均为螺纹连接,转动组件(14)设置在下连接块(12)内部带动连接轴(13)在下连接块(12)内部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1)的上方为第一预制桩(2),连接机构(1)的下方为第二预制桩(3),第一预制桩(2)与第二预制桩(3)相互靠近的端面相抵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1)包括上连接块(11)、下连接块(12)、连接轴(13)以及转动组件(14),上连接块(11)嵌入到第一预制桩(2)的下端面内部并且与第一预制桩(2)固定连接,上连接块(11)的下表面与第一预制桩(2)的下端面相平齐,下连接块(12)嵌入到第二预制桩(3)的上端面内部并且与第二预制桩(3)固定连接,下连接块(12)的上表面与第二预制桩(3)的上端面相平齐,连接轴(13)竖直设置在上连接块(11)与下连接块(12)之间,连接轴(13)与上连接块(11)以及下连接块(12)均为螺纹连接,转动组件(14)设置在下连接块(12)内部带动连接轴(13)在下连接块(12)内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14)包括转动环(141)、滑动块(142)以及转动件(143),转动环(141)套设在连接轴(13)上,滑动块(142)设置在转动环(141)的内壁上,沿着连接轴(13)的延伸方向在连接轴(13)上开设有与滑动块(142)相适配的滑动槽(131),转动环(141)设置在下连接块(12)内部并且与下连接块(12)转动连接,转动件(143)设置在第二预制桩(3)上并且带动转动环(141)在下连接块(12)内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件(143)包括转动齿轮(1431)以及转动杆(1434),转动齿轮(1431)转动连接在下连接块(12)内部,转动齿轮(1431)的轴线水平,在转动环(141)的周面上开设有与转动齿轮(1431)相适配的齿槽,转动杆(1434)插接在转动齿轮(1431)内部并且带动转动齿轮(143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转动齿轮(1431)内部设置有卡块(1432),在转动杆(1434)的周面上开设有与卡块(1432)相适配的卡槽(1435),卡槽(1435)向靠近连接轴(13)的方向延伸并且贯穿转动杆(1434)的端面,转动杆(1434)远离转动齿轮(1431)的一端延伸到第二预制桩(3)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中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制桩(2)上设置有对第一预制桩(2)与第二预制桩(3)连接处进行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来田德君张宏俊任汝华王童荣伟刘龙王汝军王强杜海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工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