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49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除氧效果好的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底板、滑道Ⅰ、滑块Ⅰ、除氧箱、进液管、电控阀Ⅰ、出液管和电控阀Ⅱ等;底板左端设有左侧板,底板上设置有滑道Ⅰ,滑道Ⅰ上设置有滑块Ⅰ,滑块Ⅰ上设置有除氧箱,除氧箱右侧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电控阀Ⅰ,进液管下方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电控阀Ⅱ。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下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物力、除氧速度慢、除氧效果差的缺点,达到了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除氧速度快、除氧效果好的效果。

A deaeration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high reliability cab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aeration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deaeration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 high reliability cabl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deaeration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high reliability cable with high automation degree and good deaeration effect. The device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slideway I, a slider I, a deaeration box, a liquid inlet pipe, an electric control valve I, a liquid outlet pipe and an electric control valve II, etc.; the left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plate, a slideway I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 slideway I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way I, a deaeration box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r I, a liquid in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deaeration box, an electric control valve I is arranged on the liquid inlet pipe, and a liquid outlet is arranged under the liquid inlet pipe An electric control valve II is arranged on the pipe and the liquid outlet pipe.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deaeration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high reliability cable under the prior art, such as complex structure, low automation degree, labor and material consumption, slow deaeration speed and poor deaeration effect, and achieves the effects of high automation degree, time and labor saving, fast deaeration speed and good deaer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电缆行业也随之飞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制造工艺和制造方法也不断改进,电缆的用途也越来越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电缆一般由线芯、内护层、装铠层和外护层构成,线芯一般是铜线,电缆线芯的制造是制造线缆的核心,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也是技术攻关的难题所在。线缆线芯的铜线制造一般需要经过配料、混合、熔化、除渣、除氧、浇铸、铸坯处理、轧制、冷却、清洗、干燥、收线和储运等过程,首先,将各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料,而后进行混合后投放到反射炉内,在反射炉中将原料熔化成铜液,再去除铜液表面的杂质,然后通过氧化还原作用除去铜液中的氧气,再将处理好的铜液进行浇铸成形,而后去除铸坯表面的缺陷,然后将铸坯轧制成铜杆,再将铜杆冷却至常温状态,而后将铜杆表面进行清洗还原,最后再将铜杆收线成卷,包装储运。在现有电缆线芯的制造过程中,制造铜线的除氧装置大多结构复杂,而且自动化程度很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除氧速度也比较慢,除氧效果差,加工成本居高不下,极大地限制了电缆制造行业的技术革新和行业发展。随着电缆制造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电缆制造行业技术革新的必然趋势,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物力、除氧速度快、除氧效果好的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物力、除氧速度慢、除氧效果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除氧效果好的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包括有底板、滑道Ⅰ、滑块Ⅰ、除氧箱、进液管、电控阀Ⅰ、出液管、电控阀Ⅱ、弹簧、铁块、左侧板、支架Ⅰ、电磁铁、电动推杆、顶板、导向板、支架Ⅱ、右侧板、连杆Ⅰ、连杆Ⅱ、齿轮、齿条、滑块Ⅱ、滑道Ⅱ、夹持装置和搅动棒;底板左端设有左侧板,底板上设置有滑道Ⅰ,滑道Ⅰ上设置有滑块Ⅰ,滑块Ⅰ上设置有除氧箱,除氧箱右侧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电控阀Ⅰ,进液管下方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电控阀Ⅱ,除氧箱左侧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弹簧,弹簧之间设置有铁块,弹簧另一端连接在左侧板上,左侧板上设置有支架Ⅰ,支架Ⅰ上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正对着磁块,支架Ⅰ上方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右端连接有连杆Ⅰ,连杆Ⅰ右侧连接有连杆Ⅱ,左侧板上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上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孔,连杆Ⅰ横向穿过导向孔,导向板右侧设置有支架Ⅱ,支架Ⅱ上转动式的安装有齿轮,齿轮与连杆Ⅱ铰接,顶板右端设置有右侧板,右侧板上设置有滑道Ⅱ,滑道Ⅱ上设置有滑块Ⅱ,滑块Ⅱ上设置有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下方设置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上安装有搅动棒。优选地,还包括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在顶板上,弹性元件另一端连接在齿条上端。优选地,还包括有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左侧板上,控制器分别与电控阀Ⅰ、电控阀Ⅱ、电磁铁和电动推杆连接。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工作时,打开电控阀Ⅰ,向除氧箱中通入需要除氧的铜液,控制电动推杆拉伸,带动连杆Ⅰ向右运动,从而带动连杆Ⅱ向右运动,进而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通过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齿条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夹持装置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搅动棒向下运动至除氧箱的一定位置,再对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吸动磁块向左运动,带动除氧箱压缩弹簧向左运动至一定位置,再停止对电磁铁通电,使弹簧恢复至初始长度,从而带动除氧箱向右运动至初始位置,如此对电磁铁间歇性通电和断电,使除氧箱左右往复运动,从而通过搅动棒在除氧箱中搅动除去铜液中的氧气,除氧完毕后,打开电控阀Ⅱ,使除氧后的铜液流出除氧箱,再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带动连杆Ⅰ向左运动,从而带动连杆Ⅱ向左运动,进而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通过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齿条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夹持装置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搅动棒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后停止,本专利技术工作完成。还包括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在顶板上,弹性元件另一端连接在齿条上端,这样提升了齿条的稳定性,从而使搅动棒搅动除氧效果更好。还包括有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左侧板上,控制器分别与电控阀Ⅰ、电控阀Ⅱ、电磁铁和电动推杆连接,控制器能分别对电控阀Ⅰ、电控阀Ⅱ、电磁铁和电动推杆进行控制,这样提升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更加省时省力。(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现有技术下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物力、除氧速度慢、除氧效果差的缺点,通过电动推杆与连杆Ⅰ、连杆Ⅱ、齿轮和齿条的协调运用,使搅动棒上下运动精准稳定,通过电磁铁的间歇性通电,结合磁块和弹簧相互协调运动,使搅动棒搅动速度快,除氧效果好,采用控制器对整个装置的工作流程进行严密控制,提升了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物力,达到了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除氧速度快、除氧效果好的效果,而且通过合理的装置布局使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起来简单高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滑道Ⅰ,3-滑块Ⅰ,4-除氧箱,5-进液管,6-电控阀Ⅰ,7-出液管,8-电控阀Ⅱ,9-弹簧,10-铁块,11-左侧板,12-支架Ⅰ,13-电磁铁,14-电动推杆,15-顶板,16-导向板,17-支架Ⅱ,18-右侧板,19-连杆Ⅰ,20-连杆Ⅱ,21-齿轮,22-齿条,23-滑块Ⅱ,24-滑道Ⅱ,25-夹持装置,26-搅动棒,27-导向孔,28-弹性元件,29-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滑道Ⅰ2、滑块Ⅰ3、除氧箱4、进液管5、电控阀Ⅰ6、出液管7、电控阀Ⅱ8、弹簧9、铁块10、左侧板11、支架Ⅰ12、电磁铁13、电动推杆14、顶板15、导向板16、支架Ⅱ17、右侧板18、连杆Ⅰ19、连杆Ⅱ20、齿轮21、齿条22、滑块Ⅱ23、滑道Ⅱ24、夹持装置25和搅动棒26;底板1左端设有左侧板11,底板1上设置有滑道Ⅰ2,滑道Ⅰ2上设置有滑块Ⅰ3,滑块Ⅰ3上设置有除氧箱4,除氧箱4右侧设置有进液管5,进液管5上设置有电控阀Ⅰ6,进液管5下方设置有出液管7,出液管7上设置有电控阀Ⅱ8,除氧箱4左侧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弹簧9,弹簧9之间设置有铁块10,弹簧9另一端连接在左侧板11上,左侧板11上设置有支架Ⅰ12,支架Ⅰ12上设置有电磁铁13,电磁铁13正对着磁块,支架Ⅰ12上方设置有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右端连接有连杆Ⅰ19,连杆Ⅰ19右侧连接有连杆Ⅱ20,左侧板11上端设置有顶板15,顶板15上设置有导向板16,导向板16上开设有导向孔27,连杆Ⅰ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滑道Ⅰ(2)、滑块Ⅰ(3)、除氧箱(4)、进液管(5)、电控阀Ⅰ(6)、出液管(7)、电控阀Ⅱ(8)、弹簧(9)、铁块(10)、左侧板(11)、支架Ⅰ(12)、电磁铁(13)、电动推杆(14)、顶板(15)、导向板(16)、支架Ⅱ(17)、右侧板(18)、连杆Ⅰ(19)、连杆Ⅱ(20)、齿轮(21)、齿条(22)、滑块Ⅱ(23)、滑道Ⅱ(24)、夹持装置(25)和搅动棒(26);底板(1)左端设有左侧板(11),底板(1)上设置有滑道Ⅰ(2),滑道Ⅰ(2)上设置有滑块Ⅰ(3),滑块Ⅰ(3)上设置有除氧箱(4),除氧箱(4)右侧设置有进液管(5),进液管(5)上设置有电控阀Ⅰ(6),进液管(5)下方设置有出液管(7),出液管(7)上设置有电控阀Ⅱ(8),除氧箱(4)左侧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弹簧(9),弹簧(9)之间设置有铁块(10),弹簧(9)另一端连接在左侧板(11)上,左侧板(11)上设置有支架Ⅰ(12),支架Ⅰ(12)上设置有电磁铁(13),电磁铁(13)正对着磁块,支架Ⅰ(12)上方设置有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右端连接有连杆Ⅰ(19),连杆Ⅰ(19)右侧连接有连杆Ⅱ(20),左侧板(11)上端设置有顶板(15),顶板(15)上设置有导向板(16),导向板(16)上开设有导向孔(27),连杆Ⅰ(19)横向穿过导向孔(27),导向板(16)右侧设置有支架Ⅱ(17),支架Ⅱ(17)上转动式的安装有齿轮(21),齿轮(21)与连杆Ⅱ(20)铰接,顶板(15)右端设置有右侧板(18),右侧板(18)上设置有滑道Ⅱ(24),滑道Ⅱ(24)上设置有滑块Ⅱ(23),滑块Ⅱ(23)上设置有齿条(22),齿轮(21)与齿条(22)啮合,齿条(22)下方设置有夹持装置(25),夹持装置(25)上安装有搅动棒(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高可靠性电缆的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滑道Ⅰ(2)、滑块Ⅰ(3)、除氧箱(4)、进液管(5)、电控阀Ⅰ(6)、出液管(7)、电控阀Ⅱ(8)、弹簧(9)、铁块(10)、左侧板(11)、支架Ⅰ(12)、电磁铁(13)、电动推杆(14)、顶板(15)、导向板(16)、支架Ⅱ(17)、右侧板(18)、连杆Ⅰ(19)、连杆Ⅱ(20)、齿轮(21)、齿条(22)、滑块Ⅱ(23)、滑道Ⅱ(24)、夹持装置(25)和搅动棒(26);底板(1)左端设有左侧板(11),底板(1)上设置有滑道Ⅰ(2),滑道Ⅰ(2)上设置有滑块Ⅰ(3),滑块Ⅰ(3)上设置有除氧箱(4),除氧箱(4)右侧设置有进液管(5),进液管(5)上设置有电控阀Ⅰ(6),进液管(5)下方设置有出液管(7),出液管(7)上设置有电控阀Ⅱ(8),除氧箱(4)左侧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弹簧(9),弹簧(9)之间设置有铁块(10),弹簧(9)另一端连接在左侧板(11)上,左侧板(11)上设置有支架Ⅰ(12),支架Ⅰ(12)上设置有电磁铁(13),电磁铁(13)正对着磁块,支架Ⅰ(12)上方设置有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右端连接有连杆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杭孙明李扬杨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金信诺光纤光缆赣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