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36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膜处理系统、脱氨系统、吸附系统、固化系统和蒸发系统,膜处理系统用于过滤垃圾渗滤液以生成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一浓水产物,第一产水产物被送入脱氨系统进行脱除氨氮以获得第二产水产物和铵盐,第一浓水产物被送入蒸发系统进行蒸发以获得蒸发冷凝水和蒸发残留物,蒸发残留物被送入固化系统进行固化处理,第二产水产物被送入吸附系统进行吸附以获得最终产水。通过膜处理系统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去除大部分的COD和总硬度,再通过脱氨系统回收大部分的氨氮将其转换为铵盐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将膜处理系统的浓缩液进行低温蒸发再固化处理以达到零排放的效果。

A zero discharge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ndfill leachat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arbage percolation liquid zero discharg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embrane treatment system, a deamination system, an adsorption system, a curing system and an evaporation system. The membrane treatment system is used for filtering garbage percolate to generate a first water product and a first concentrated water product. The first aquatic product is sent to the deamination system to remove ammonia nitrogen to obtain a second water product and an ammonium salt, and the first concentrated water The product is sent to the evaporation system for evaporation to obtain the evaporation condensate and the evaporation residue, the evaporation residue is sent to the curing system for curing treatment, and the second water product is sent to the adsorption system for adsorption to obtain the final water. Most of the COD and total hardness of the landfill leachate are removed by the membrane treatment system, and most of the ammonia nitrogen is recovered by the deamination system to be converted into ammonium salt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the concentrated solution of the membrane treatment system is evaporated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hen solidified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zero e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垃圾一般采用混合收集和混合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垃圾组份复杂多变,各地区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变化范围较大,受填埋物种类、填埋方法、填埋场规模、填埋周期以及天气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垃圾渗滤液水质恶化。由于垃圾渗滤液中存在高含量氨氮导致垃圾渗滤液处理成本大大增加,在垃圾渗滤液原液中氨氮浓度占总氮浓度95%以上,如果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转化成氨肥,不但能够有效的降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处理难度,同时还可以回收垃圾渗滤液中的氮源。在现有技术中,在零排放处理工艺中去除氨氮的方式大多采用生化方法,例如A/O-MBR系统、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等方式,生化方法不仅工艺复杂、成本高,还不能回收垃圾渗滤液中氨氮以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提出一种工艺可以回收垃圾渗滤液中的高含量氨氮,并且达到零排放的效果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及方法,来解决上述提到的老龄垃圾渗滤液或存量垃圾渗滤液存在高含量氨氮,处理难度大,不易回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无法达到零排放等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膜处理系统、脱氨系统、吸附系统、固化系统和蒸发系统,膜处理系统用于过滤垃圾渗滤液以生成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一浓水产物,第一产水产物被送入脱氨系统进行脱除氨氮以获得第二产水产物和铵盐,第一浓水产物被送入蒸发系统进行蒸发以获得蒸发冷凝水和蒸发残留物,蒸发残留物被送入固化系统进行固化处理,第二产水产物被送入吸附系统进行吸附以获得最终产水。在一些实施例中,膜处理系统包括一级纳滤膜系统和二级纳滤膜系统,垃圾渗滤液经过一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后产生第三产水产物和第一浓水产物,第三产水产物被送入二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后产生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三浓水产物,第三浓水产物和蒸发冷凝水回流至一级纳滤膜系统。采用两级纳滤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产水收率。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级纳滤膜系统包括碟管式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300~500Da,运行压力为15~30bar。纳滤膜系统运行压力低,能耗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二级纳滤膜系统包括微管卷式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200~300Da,运行压力为10~20bar。采用两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原水使得单价盐能够有效地通过,膜浓缩液小于10%,极大地减小蒸发器的处理负荷。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氨系统通过脱氨膜对第一产水产物进行处理。通过脱氨系统可以有效回收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形成可资源回收的氨肥。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系统通过活性炭对第二产水产物进行吸附处理。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和气味,使得最终产水满足排放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系统采用负压低温蒸发处理,蒸发系统的真空度保持在-80~-90KPa,蒸发温度的范围在35~45℃。负压低温蒸发可以使蒸发器结垢的风险大大降低。而且蒸发温度不高,可以有效降低蒸发冷凝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垃圾渗滤液进行过滤处理以获得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一浓水产物;S2:将第一产水产物进行脱氨处理以获得第二产水产物和铵盐;S3:将第一浓水产物进行低温蒸发处理以获得蒸发冷凝水和蒸发残留物;S4:将第二产水产物进行吸附处理获得最终产水;S5:将蒸发残留物进行固化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通过一级纳滤膜系统和二级纳滤膜系统进行过滤处理,垃圾渗滤液经过一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后产生第三产水产物和第一浓水产物,第三产水产物被送入二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后产生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三浓水产物,第三浓水产物和蒸发冷凝水回流至一级纳滤膜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级纳滤膜系统包括碟管式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300~500Da,运行压力为15~30bar。在一些实施例中,二级纳滤膜系统包括微管卷式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200~300Da,运行压力为10~20bar。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通过脱氨膜对第一产水产物进行脱氨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通过活性炭对第二产水产物进行吸附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低温蒸发处理的真空度保持在-80~-90KPa,蒸发温度范围为35~4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膜处理系统、脱氨系统、吸附系统、固化系统和蒸发系统,膜处理系统用于过滤垃圾渗滤液以生成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一浓水产物,第一产水产物被送入脱氨系统进行脱除氨氮以获得第二产水产物和铵盐,第一浓水产物被送入蒸发系统进行蒸发以获得蒸发冷凝水和蒸发残留物,蒸发残留物被送入固化系统进行固化处理,第二产水产物被送入吸附系统进行吸附以获得最终产水。通过组合工艺实现垃圾渗滤液零排放,由于采用两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原水,单价盐能够有效的透过,因此,本工艺流程的膜处理系统运行压力低,能耗小。采用两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后的产水收率提高至90%以上,膜浓缩液小于10%,因此极大的减少蒸发器的处理负荷,同时采用脱氨系统回收渗滤液中的氨氮,形成可资源化利用的氨肥,达到可资源回收的效果。附图说明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经过多年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经验,填埋龄在五年至十年为成熟填埋场,随着时间的推延,填埋场处于产甲烷阶段,COD和BOD5浓度均显著下降,但B/C比下降更为明显,可生化性变差,而氨氮浓度则上升,C/N比相对而言不甚理想,该时期的垃圾渗滤液较难处理。填埋龄在十年以上为老龄填埋场,此时COD、BOD5均下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B/C比处于较低的水平,氨氮浓度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小于COD、BOD5下降幅度,C/N比处于不协调,虽然此阶段污染程度显著减轻,但远远达不到直接排放的要求,并且较难处理。目前对于填埋龄大于五年以上的填埋场渗滤液或存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水质营养比例严重失调,可生化性差,采用生物处理需要额外投加大量的碳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处理系统、脱氨系统、吸附系统、固化系统和蒸发系统,所述膜处理系统用于过滤垃圾渗滤液以生成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一浓水产物,所述第一产水产物被送入所述脱氨系统进行脱除氨氮以获得第二产水产物和铵盐,所述第一浓水产物被送入所述蒸发系统进行蒸发以获得蒸发冷凝水和蒸发残留物,所述蒸发残留物被送入所述固化系统进行固化处理,所述第二产水产物被送入所述吸附系统进行吸附以获得最终产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处理系统、脱氨系统、吸附系统、固化系统和蒸发系统,所述膜处理系统用于过滤垃圾渗滤液以生成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一浓水产物,所述第一产水产物被送入所述脱氨系统进行脱除氨氮以获得第二产水产物和铵盐,所述第一浓水产物被送入所述蒸发系统进行蒸发以获得蒸发冷凝水和蒸发残留物,所述蒸发残留物被送入所述固化系统进行固化处理,所述第二产水产物被送入所述吸附系统进行吸附以获得最终产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处理系统包括一级纳滤膜系统和二级纳滤膜系统,垃圾渗滤液经过所述一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后产生第三产水产物和所述第一浓水产物,所述第三产水产物被送入所述二级纳滤膜系统处理后产生所述第一产水产物和第三浓水产物,所述第三浓水产物和所述蒸发冷凝水回流至所述一级纳滤膜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纳滤膜系统包括碟管式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300~500Da,运行压力为15~30bar。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纳滤膜系统包括微管卷式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200~300Da,运行压力为10~20ba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系统通过脱氨膜对所述第一产水产物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系统通过活性炭对所述第二产水产物进行吸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系统采用负压低温蒸发处理,所述蒸发系统的真空度保持在-80~-96KPa,蒸发温度的范围在35~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顺蒋林煜宋燕清方艺民王舒东郑飞龙陈宏静蒋乾虹李飞刘德灿关俊杰王少东陈福达邱宗炼陈梁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