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淑真专利>正文

鼻腔插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07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腔插入器,其系介在鼻腔于呼吸时使用之鼻腔插入具,其特征系具有:本体部,系筒状,于内部具有从前端侧之端部延设至后端侧之端部之中空部且能插入鼻腔中;前开口部,系前述本体部之前述前端侧之端部开放前述中空部至外部;及后开口部,系前述本体部之前述后端侧之端部开放前述中空部至外部;前述中空部系具有从前述后端侧向前述前端侧变窄之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之鼻腔插入器可容易携带,且介在鼻腔能送入充足份量的空气于呼吸道。

Nasal inser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asal cavity inserter, which is a nasal cavity inserter used in the breath of the nasal cavity,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body part, which is tubular, internally has a hollow part extending from the end of the front end side to the end of the rear end side, and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nasal cavity; a front opening part, which is the end of the front end side of the body part to open the hollow part to the outside; and a rear opening part, The end of the back-end side of the body part opens the hollow part to the outside; the hollow part has the shape of narrowing from the back-end side to the front-end side. The nasal inserter of the invention is easy to carry, and can send sufficient air into the respiratory tract through the nasal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腔插入器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介在鼻腔于呼吸时使用之鼻腔插入器。
技术介绍
罹患于睡眠时暂时性停止呼吸之睡眠呼吸中止症(SAS)之男女老幼多数存在。产生睡眠呼吸中止症之症状时,血液中之氧化还原反应不充分,送达脑部之血液呈缺氧状态。因此,不仅脑神经组织,甚至对贺尔蒙代谢带来不良影响,且有引发心脏病、糖尿病或脑血管疾病之所谓生活习惯病之疑虑。传统,藉由在睡眠时于鼻腔插入而扩张鼻腔,从而缓和睡眠呼吸中止症之症状的鼻腔扩张器已为习知(例如,专利文献1)。此种鼻腔扩张器,以插入鼻腔时扩张鼻腔之状态留在鼻腔之内部,介在鼻腔可于呼吸道送入空气。然而,传统此种鼻腔扩张器,对于重症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很难确实地由呼吸道将空气送入,亦有不适应之情形。相对于此,传统对于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之患者,装上连接于供给加压空气装置之口罩,并由加压空气装置介由口罩于患者之呼吸道内施加阳压而防止呼吸道闭塞之阳压疗法已为习知(例如,专利文献2)。此种阳压疗法,比起上述鼻腔扩张器,可确实地将空气送入呼吸道。【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018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891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之技术问题】然而,传统的阳压疗法,由于需要供给加压空气装置及口罩,在非平日自家就寝的旅游居住等场所想要使用之情形,必须携带加压空气装置及口罩,有使用上的不便之处。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插入器,其系容易携带,且介在鼻腔能送入充足份量的空气于呼吸道。【技术手段】一种鼻腔插入器,其系介在鼻腔于呼吸时使用之鼻腔插入具,其特征系具有:本体部,系筒状,于内部具有从前端侧之端部延设至后端侧之端部之中空部且能插入鼻腔中;前开口部,系前述本体部之前述前端侧之端部开放前述中空部至外部;及后开口部,系前述本体部之前述后端侧之端部开放前述中空部至外部;前述中空部系具有从前述后端侧向前述前端侧变窄之形状。将本体部插入鼻腔介在鼻腔呼吸时,从后开口部引入中空部之空气,从中空部之后端侧之端部往前端侧之端部加快流速而从前开口部排出,送入呼吸道。【专利技术功效】本专利技术之功效,在于可容易携带,且介在鼻腔能送入充足份量的空气于呼吸道。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之第1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斜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之第1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斜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之第1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俯视图。【图4】图3之A─A断面图。【图5】本专利技术之第1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本体部之扩大断面图。【图6】本专利技术之第1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前端侧之扩大断面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之第1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使用状态之代表图。【图8】本专利技术之第2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前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之第2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本体部之断面图。【图10】本专利技术之第2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附件之断面图。【图11】本专利技术之第3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之代表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之实施型态,参照附加的图式,详细地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之实施型态。(第1实施型态)〈鼻腔插入器之构成〉首先,对于本专利技术之第1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1,参照图1至图6,进行以下详细说明。鼻腔插入器1,系由具有弹性之合成树脂一体成形而成,全体可弹性变形。在此,形成鼻腔插入器1之合成树脂,例如可列举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弹性体、硅胶、聚乙烯或聚氯乙烯。鼻腔插入器1,具有从左侧鼻腔插入之左侧本体部5L、从右侧鼻腔插入之右侧本体部5R、及连接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之连接部11。左侧本体部5L与右侧本体部5R,两者呈对称形状。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各自为筒状,且具有从后端侧3之端部3a向前端侧2之端部2a变窄之喇叭筒之形状,从前端侧2插入鼻腔。具体而言,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各自具有中空部6、内部凹部7、外部凹部8、连通孔9、前开口部20、后开口部30、引导片12、按压部13、及止动部14。中空部6,设置于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之内部,从前端侧2之端部2a延设至后端侧3之端部3a,且具有从后端侧3向前端侧2变窄之形状。前开口部20,于前端侧2之端部2a,开放中空部6至外部。后开口部30,于后端侧3之端部3a,开放中空部6至外部。后开口部30之内径,比前开口部20之内径大。按压部13,于后端侧3从左侧本体部5L或右侧本体部5R与连接部11之连接处以周状延设而构成后开口部30之一部分。按压部13,可向内侧弹性变形,于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插入鼻腔时,被设置于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之降鼻中隔肌之相对位置而按压降鼻中隔肌。按压部13,系如中空部6之后端侧3向外侧逐渐扩张口径般,呈现朝向外侧倾斜之形状。引导片12,系板状且一对设置。引导片12,设置于前端侧2之中空部6之周围之内壁且从前开口部20突出至外部并在互相远离之方向延设。一对之引导片12,如图6所示,相对于中空部6之中心轴具有规定角度θ之倾斜。在此,规定角度θ为30度为佳。内部凹部7,如图5所示,将中空部6之周围之内壁凹陷成碗状而形成,并复数设置。外部凹部8,如图5所示,将左侧本体部5L之外壁或右侧本体部5R之外壁凹陷成碗状而形成,并设置于与内部凹部7互相背对背之位置。连通孔9,如图5所示,一端于内部凹部7之内底面开口且另一端于外部凹部8之内底面开口而将中空部6连通于外部。止动部14,于按压部13弹性变形时之移动方向相对按压部13而设置,构成后开口部30之一部分。止动部14,系如中空部6之后端侧3向外侧逐渐扩张口径般,呈现朝向外侧倾斜之形状。具有上述构成之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系假想延伸左侧本体部5L之中空部6之中心轴与右侧本体部5R之中空部6之中心轴在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之前方交叉而朝向内侧配置。〈鼻腔插入器之运作〉本专利技术之第1实施型态之鼻腔插入器1之运作,参照图1至图7,进行以下详细说明。首先,图1之状态之鼻腔插入器1中,抵抗连接部11之弹性力使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呈略平行,将左侧本体部5L从前端侧2插入左侧鼻腔N,同时将右侧本体部5R前端侧2插入右侧鼻腔N。鼻腔插入器1插入鼻腔N时,藉由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轻度按压鼻腔N之内壁向内侧弹性变形,同时因链接部11之弹性复原力而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试图回到图1所示之状态,由于左侧本体部5L及右侧本体部5R为轻度按压鼻腔N内壁之状态,从而可防止鼻腔插入器1从鼻腔N脱落。鼻腔插入器1插入鼻腔N之状态下介在鼻腔N而呼吸时,从后开口部30引入于中空部6之外部空气,从中空部6之后端侧3往前端侧2加快流速而从前开口部20排出鼻腔N(流入呼吸道)。藉此,可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腔插入器,其系介在鼻腔于呼吸时使用之鼻腔插入具,/n其特征系具有:/n本体部,系筒状,于内部具有从前端侧之端部延设至后端侧之端部之中空部且能插入鼻腔中;/n前开口部,系前述本体部之前述前端侧之端部开放前述中空部至外部;及/n后开口部,系前述本体部之前述后端侧之端部开放前述中空部至外部;/n前述中空部系具有从前述后端侧向前述前端侧变窄之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2 TW 1071174021.一种鼻腔插入器,其系介在鼻腔于呼吸时使用之鼻腔插入具,
其特征系具有:
本体部,系筒状,于内部具有从前端侧之端部延设至后端侧之端部之中空部且能插入鼻腔中;
前开口部,系前述本体部之前述前端侧之端部开放前述中空部至外部;及
后开口部,系前述本体部之前述后端侧之端部开放前述中空部至外部;
前述中空部系具有从前述后端侧向前述前端侧变窄之形状。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鼻腔插入器,其中,前述本体部,系具备凹陷前述中空部之周围之内壁所形成之复数之内部凹部。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记载之鼻腔插入器,其中,前述本体部,系具备凹陷前述中空部之周围之外壁所形成之复数之外部凹部,及一端于前述内部凹部开口且另一端于前述外部凹部开口而将前述中空部连通于外部之连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广良昭
申请(专利权)人:蔡淑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