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93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植大棚,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支撑框架,火龙果支架,雾化喷淋构件,防晒降温构件,补光催花构件,第一卷缩构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四滚筒及保温挡雨件,保温挡雨件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另一端依序与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相切连接后缠绕于所述第四滚筒;所述的保温挡雨件设置有2根以上的卷缩拉绳,该卷缩拉绳从保温挡雨件向外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保温挡雨件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保温挡雨件和防晒降温件可以根据需要铺开或收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入秋后补光结合夜间保温,出花效果好,成花、成果率高,可接受度高,便于推广应用。

A multi-functional greenhouse for pitaya plan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ing shed,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pitaya planting shed,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pitaya bracket, an atomizing spray component, a sunscreen and cooling component, a light supplement and flower urging component, a first rolling component, a first roller, a second roller, a third roller, a fourth roller and a heat preservation and rain proof component, wherein one end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and rain proof component is wound on the first rolling component, The other end is tangent to the first drum, the second drum and the third drum in sequence and then wound on the fourth drum; the heat preservation rainproof part is provided with more than two retraction ropes, and the outward extension length of the retraction rope from the heat preservation rainproof par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length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rainproof part. The heat preservation rainproof and sunscreen cooling parts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spread out or folded up as required,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fter autumn, the light supplement combined with night heat preservation has good flower effect, high flower forming rate, high achievement rate, high acceptability, and is convenient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植大棚,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火龙果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属于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不耐高温强晒和低温霜冻。火龙果属于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大于13.5小时可以完成花芽分化,但温度对其产量有较大影响,生长发育的最适合温度为25~35℃,夜最低温度低于20℃时影响正常出花,当温度低于6~8℃时发生冷害,枝条受伤,温度过高,环境温度高于37℃、枝条表面温度高于42℃时晒伤枝条。广西火龙果主产区冬季最低温一般在4℃左右,时常有冷害发生;入秋后及早春夜间最低温度低于20℃,使得广西补光催花效果不理想;加上7、8月份高温强照晒伤枝条或持续暴雨影响授粉,使火龙果夏季果实偏小、产量低、品质差。温棚可以使棚内温度夜间最低温比棚外高3~5℃,减轻或避免冷害发生,而且保温对补光催花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产调果产量,因此,设计开发多功能设施大棚,对提高广西火龙果产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广西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具有巨大战略意义。在火龙果种植设施中,常见的有补光催花设施、遮阴网防晒设施、滴灌设施以及北方的温室大棚。上述传统的设施存在以下问题:补光设施为露天结构,秋后夜间温度低、露水重,补光效率低,出花少,花苞黄化脱落严重;遮阴防晒设施的遮阴网为固定结构,全天24小时覆盖于植株上方,造成光照不足,使得火龙果偏小、产量下降、甜度降低,并容易引发病害滋生;传统滴灌管带直接铺于地面,除草是容易被镰刀锄头弄伤,施有机肥、培土容易被掩盖,停止供水后滴口出现的倒吸,容易把泥沙吸入管道内而堵塞滴口;传统温室大棚的保温塑料膜为固定结构,塑料膜对光照有一定过滤左右,使得枝条瘦弱纤长,而且棚内夜间温度偏高,昼夜温差小,果实偏小,且品质差、产量低。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火龙果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操作简便,可有效避免火龙果寒害、热灼伤,提高补光催花效果,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该火龙果种植大棚是根据火龙果生长过程中长日照、高温促进成花;低温冷害、高温强晒灼伤的光、温特性及其景天酸代谢途径进行设定。为了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其中:支撑框架,具有前保温挡雨件和后保温挡雨件,所述前保温挡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前端面,而所述后保温挡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后端面;火龙果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内;雾化喷淋构件,安装于所述火龙果支架上方;防晒降温构件,安装于所述雾化喷淋构件上方;补光催花构件;安装于所述防晒降温构件上方;第一卷缩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纵向侧面一侧底部;第一滚筒,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纵向侧面一侧顶部;第二滚筒,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顶部;第三滚筒,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纵向侧面另一侧顶部;第四滚筒;固定旋转安装于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框架纵向侧面底部;及保温挡雨件,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另一端依序与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相切连接后缠绕于所述第四滚筒;所述的保温挡雨件设置有2根以上的卷缩拉绳,该卷缩拉绳从保温挡雨件向外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保温挡雨件的长度。本方案的火龙果种植大棚:第一卷缩构件作为卷缩保温挡雨件的动力源,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辅助旋转,能利于保温挡雨件进行拉伸或卷缩运动;保温挡雨件对种植大棚侧面及顶部实施包裹,前保温挡雨件和后保温挡雨件分别对应于支撑框架前端面和后端面实施包裹;火龙果支架安装于垄面纵向中心,对种植于垄上的火龙果树实现辅助支撑作用;雾化喷淋构件,对火龙果树实施雾化喷淋;防晒降温构件,对火龙果树实现防晒降温作用;补光催花构件,对火龙果树实现补光催花;安装于火龙果支架上的滴灌构件,对火龙果树实施滴灌施肥;同时,种植大棚内还设有温度探头、湿度探头、光照探头并与微电脑处理器连接;对种植大棚内的环境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种植大棚内的生长环境。保温挡雨件对种植大棚遮盖和敞开的工作方式为:遮盖工作:启动第一卷缩构件,将保温挡雨件一端预先缠绕于第一卷缩构件上;再调节第一卷缩构件反转,并拉动保温挡雨件另一端上的卷缩拉绳,保温挡雨件随卷缩拉绳依次与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相切后再缠绕固定于第四滚筒;当保温挡雨件将种植大棚完全遮盖时,停止第一卷缩构件;此时,保温挡雨件对种植大棚是遮盖;敞开工作:启动第一卷缩构件,第一卷缩构件对保温挡雨件实现卷缩动作,第一卷缩构件将保温挡雨件逐渐卷缩收集于第一卷缩构件上,保温挡雨将从第四滚筒依次经第三滚筒、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再卷缩缠绕于第一卷缩构件上,当保温挡雨件完全卷缩缠绕于第一卷缩构件上时,停止第一卷缩构件,此时,种植大棚的侧壁及顶部处于敞开状态,且保温挡雨件通过卷缩拉绳与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及第四滚筒连接,能方便后续保温挡雨件遮盖种植大棚时,通过拉动卷缩拉绳将保温挡雨件从第一卷缩构件拉伸,并实现对种植大棚侧面及顶部覆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四滚筒采用第二卷缩构件替换,该第二卷缩件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等同。通过第二卷缩构件与第一卷缩构件配合联动,可降低人工投入;又能方便对保温挡雨件进行平稳拉伸和收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卷缩构件包括旋转卷筒、传动件和驱动电机,旋转卷筒具有从动轮;驱动电机具有主动轮,该主动轮通过所述传动件与从动轮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件转动,传动件驱动从动轮旋转,从而从动轮带动旋转卷筒旋转。旋转卷筒对保温挡雨件实现卷缩或向外舒展。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晒降温构件包括遮阴网、副托膜线、第一主托膜线、第二主托膜线,遮阴网一侧设有若干个活动托环,与该侧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托环,且所述活动托环与所述固定托环相互对齐;第二主托膜线贯穿所述固定托环,并将该固定托环所在该遮阴网一侧拉直,再利用所述副托膜线一端将所述固定托环绑扎固定于所述第二主托膜线,而该副托膜线另一端沿遮阴网底部行走并贯穿所述活动托环再绑扎固定于所述第一主托膜线,且该活动托环所在该遮阴网一侧已拉直;其中,所述活动托环间采用硬性连杆串联;所述活动托环顶部绑扎固定有第一拉动线一端,该第一拉动线另一端沿该遮阴网顶部朝第二主托膜线行走并延伸出所述遮阴网边缘;所述活动托环底部绑扎固定有第二拉动线。防晒降温构件能方便遮盖或敞开,且遮盖时能完全舒展,无下坠;敞开时能整齐收集于一侧,给种植大棚带来整齐美观。遮阴网为黑色8针包边打孔遮阴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龙果支架包括固定件、立柱、钢丝绳、第一托膜线、第二托膜线,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立柱具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间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立柱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二立柱设置有第二横杆;钢丝绳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件,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后固定于第二固定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框架(1),其由方框底架和三角顶架构成,所述三角顶架安装于方框底架顶部横向端面,该方框底架顶部交叉设置有横向梁和纵向梁;而支撑框架(1)上覆盖有前保温挡雨件(16)和后保温挡雨件(10),所述前保温挡雨件(16)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前端面,而所述后保温挡雨件(10)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后端面;/n火龙果支架(15),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内;/n雾化喷淋构件(12),安装于所述火龙果支架(15)上方;/n防晒降温构件(13),安装于所述雾化喷淋构件(12)上方;/n补光催花构件(11);安装于所述防晒降温构件(13)上方;/n第一卷缩构件(5),安装于所述方框底架纵向侧面一侧底部;/n第一滚筒(3),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方框底架纵向侧面一侧顶部;/n第二滚筒(7),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三角顶架顶部;/n第三滚筒(9),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方框底架纵向侧面另一侧顶部;/n第四滚筒(22);固定旋转安装于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5)相对应的所述方框底架纵向侧面底部;及/n保温挡雨件(2),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5),另一端依序与所述第一滚筒(3)、第二滚筒(7)、第三滚筒(9)相切连接后缠绕于所述第四滚筒(22);/n其中,所述保温挡雨件(2)设置有2根以上的卷缩拉绳(28),该卷缩拉绳(28)从保温挡雨件(2)向外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保温挡雨件(2)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1),其由方框底架和三角顶架构成,所述三角顶架安装于方框底架顶部横向端面,该方框底架顶部交叉设置有横向梁和纵向梁;而支撑框架(1)上覆盖有前保温挡雨件(16)和后保温挡雨件(10),所述前保温挡雨件(16)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前端面,而所述后保温挡雨件(10)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后端面;
火龙果支架(15),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内;
雾化喷淋构件(12),安装于所述火龙果支架(15)上方;
防晒降温构件(13),安装于所述雾化喷淋构件(12)上方;
补光催花构件(11);安装于所述防晒降温构件(13)上方;
第一卷缩构件(5),安装于所述方框底架纵向侧面一侧底部;
第一滚筒(3),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方框底架纵向侧面一侧顶部;
第二滚筒(7),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三角顶架顶部;
第三滚筒(9),固定旋转安装于所述方框底架纵向侧面另一侧顶部;
第四滚筒(22);固定旋转安装于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5)相对应的所述方框底架纵向侧面底部;及
保温挡雨件(2),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5),另一端依序与所述第一滚筒(3)、第二滚筒(7)、第三滚筒(9)相切连接后缠绕于所述第四滚筒(22);
其中,所述保温挡雨件(2)设置有2根以上的卷缩拉绳(28),该卷缩拉绳(28)从保温挡雨件(2)向外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保温挡雨件(2)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滚筒(22)采用第二卷缩构件(6)替换,该第二卷缩件(6)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5)等同。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缩构件(5)包括,
旋转卷筒(27),具有从动轮(26);
传动件(25);及
驱动电机(23),具有主动轮(24),该主动轮(24)通过所述传动件(25)与从动轮(26)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晒降温构件(13)包括,
遮阴网(132),一侧设有若干个活动托环(133),与该侧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托环(138),且所述活动托环(133)与所述固定托环(138)相互对齐;
副托膜线(139);
第一主托膜线(131);
第二主托膜线(140),贯穿所述固定托环(138),并将该固定托环(138)所在该遮阴网(132)一侧拉直,再利用所述副托膜线(139)一端将所述固定托环(138)绑扎固定于所述第二主托膜线(140),而该副托膜线(139)另一端沿遮阴网(132)底部行走并贯穿所述活动托环(133)再绑扎固定于所述第一主托膜线(131),且该活动托环(133)所在该遮阴网(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福昌韦优周婧卢美瑛黄丽君韦巧云蒋娟娟罗培四李文砚唐景美赵静杨志强卢艳春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