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75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包括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的后端通过销轴铰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外防护罩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插入安装板上且与安装板扣接,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继电器本体,所述内防护罩套设在继电器本体的外部,所述外防护罩套设在内防护罩的外部,且所述内防护罩与外防护罩之间通过滑轨与滑槽的配合而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外防护罩的端面内侧,所述滑槽设置在内防护罩的端面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防护罩、外防护罩、蜂鸣器和荧光条,解决了传统的继电器罩在触碰时不能预警,单层结构容易被损坏,通风性较差的问题。

A kind of protective cover for rela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lay anti-collision cover,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protective cover and an outer protective cover. The rear end of the inner protective cover is hing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through a pin shaft, the rear end of the outer protective cover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convex ring, the convex ring is inserted into the mounting plat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plate,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relay body, and the inner protective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relay body On the outside of the body, the outer protective cover is sheath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inner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inner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outer protective cover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lide rail and the slide groove, the slide rail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end face of the outer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slid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end face of the inner protective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traditional relay cover can't give early warning when touching, the single-layer structure is easy to be damaged and the ventilation is poor by setting the inner guard, the outer guard, the buzzer and the fluorescent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及其试验按钮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继电器的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运行可靠性降低,且传统的保护罩结构单一,容易损坏掉落,故本技术设计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来解决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5943804U,授权公告2017.02.08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防误碰专用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是由保护面板及四侧板围成的底面敞口的矩形盒体,盒体大小与继电器的尺寸相适配,盒体的四个角上设有将防护罩卡装在继电器上的安装卡扣,所述保护面板的内侧均布有数个支撑座,防护罩安装在继电器上时,支撑座与继电器的控制面板接触。该专利中的防护罩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该防护罩结构单一,稳定性差,容易掉落;2.该防护罩在误碰时,难以及时预警,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解决了传统的继电器罩在触碰时不能预警,单层结构容易被损坏,通风性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包括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的后端通过销轴铰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外防护罩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插入安装板上且与安装板扣接,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继电器本体,所述内防护罩套设在继电器本体的外部,所述外防护罩套设在内防护罩的外部,且所述内防护罩与外防护罩之间通过滑轨与滑槽的配合而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外防护罩的端面内侧,所述滑槽设置在内防护罩的端面外侧。优选的,所述内防护罩的端面开设有开孔,所述内防护罩的端面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人体红外传感器、微型控制器和蜂鸣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对称设置在开孔的上下两端,所述微型控制器和蜂鸣器亦分别对称设置在开孔的上下两端。优选的,所述开孔的大小形状与继电器本体的端面相同。优选的,所述内防护罩的侧面开设有内通风孔,所述外防护罩的侧面开设有外通风孔,所述内通风孔和外通风孔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内通风孔和外通风孔分别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的侧面上。优选的,所述内通风孔和外通风孔大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内防护罩包括左内防护罩和右内防护罩,所述左内防护罩和右内防护罩之间通过卡扣扣接。优选的,所述滑轨设置为环形滑轨。优选的,所述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均为透明罩体。优选的,所述外防护罩的侧面上粘接有荧光条,所述荧光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荧光条沿圆周均匀设置在外防护罩的侧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内防护罩、左内防护罩和右内防护罩,内外双层防护罩的设计,使得该装置的稳定性更好,防误碰罩不易掉落,使用时,将继电器本体在安装板上安装好后,将左内防护罩和右内防护罩通过卡扣扣合起来,再将外防护罩罩上即可。(2)本技术通过设置滑轨和滑槽,使得外防护罩可在内防护罩的外侧面上转动,从而可调节内通风孔和外通风孔的重叠面积,进而可调节整个罩子的通风孔的大小,通过设置荧光条,使得该防误碰罩在夜间更加显眼,避免误碰。(3)本技术通过设置人体红外传感器、微型控制器和蜂鸣器,当有人打开外防护罩,试图将手从开孔伸进内防护罩内时,人体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人体信号,将该信号传给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工作,从而提醒人员不要触碰继电器本体,也使得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剖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内防护罩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防护罩;2、外防护罩;3、销轴;4、安装板;5、继电器本体;6、凸环;7、滑轨;8、滑槽;9、人体红外传感器;10、微型控制器;11、蜂鸣器;12、内通风孔;13、外通风孔;14、左内防护罩;15、右内防护罩;16、开孔;17、卡扣;18、荧光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包括内防护罩1和外防护罩2,内防护罩1和外防护罩2均为透明罩体,内防护罩1的后端通过销轴3铰接在安装板4上,外防护罩2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凸环6,凸环6插入安装板4上且与安装板4扣接,安装板4上固定设置有继电器本体5,内防护罩1套设在继电器本体5的外部,外防护罩2套设在内防护罩1的外部,且内防护罩1与外防护罩2之间通过滑轨7与滑槽8的配合而相互转动连接,滑轨7固定设置在外防护罩2的端面内侧,滑轨7设置为环形滑轨,滑槽8设置在内防护罩1的端面外侧,内防护罩1的端面开设有开孔16,开孔16的大小形状与继电器本体5的端面相同,内防护罩1的端面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人体红外传感器9、微型控制器10和蜂鸣器11,人体红外传感器9设置有两个,两个人体红外传感器9对称设置在开孔16的上下两端,微型控制器10和蜂鸣器11亦分别对称设置在开孔16的上下两端,内防护罩1的侧面开设有内通风孔12,外防护罩2的侧面开设有外通风孔13,内通风孔12和外通风孔13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内通风孔12和外通风孔13分别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内防护罩1和外防护罩2的侧面上,内通风孔12和外通风孔13大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通过设置内通风孔12和外通风孔13,可调节内通风孔12和外通风孔13的重叠面积大小来调节整个罩子的通风性能,内防护罩1包括左内防护罩14和右内防护罩15,左内防护罩14和右内防护罩15之间通过卡扣17扣接,外防护罩2的侧面上粘接有荧光条18,荧光条18设置有四个,四个荧光条18沿圆周均匀设置在外防护罩2的侧面,通过设置荧光条18,使得该防误碰罩在夜间更加显眼,避免误碰。使用时,将继电器本体5在安装板4上安装好后,将左内防护罩14和右内防护罩15通过卡扣17扣合起来,再将外防护罩2罩上,通过设置滑轨7和滑槽8,使得外防护罩2可在内防护罩1的外侧面上转动,从而可调节内通风孔12和外通风孔13的重叠面积,进而可调节整个罩子的通风孔的大小,通过设置人体红外传感器9、微型控制器10和蜂鸣器11,当有人打开外防护罩2,试图将手从开孔16伸进内防护罩1内时,人体红外传感器9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包括内防护罩(1)和外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罩(1)的后端通过销轴(3)铰接在安装板(4)上,所述外防护罩(2)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凸环(6),所述凸环(6)插入安装板(4)上且与安装板(4)扣接,所述安装板(4)上固定设置有继电器本体(5),所述内防护罩(1)套设在继电器本体(5)的外部,所述外防护罩(2)套设在内防护罩(1)的外部,且所述内防护罩(1)与外防护罩(2)之间通过滑轨(7)与滑槽(8)的配合而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滑轨(7)固定设置在外防护罩(2)的端面内侧,所述滑槽(8)设置在内防护罩(1)的端面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包括内防护罩(1)和外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罩(1)的后端通过销轴(3)铰接在安装板(4)上,所述外防护罩(2)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凸环(6),所述凸环(6)插入安装板(4)上且与安装板(4)扣接,所述安装板(4)上固定设置有继电器本体(5),所述内防护罩(1)套设在继电器本体(5)的外部,所述外防护罩(2)套设在内防护罩(1)的外部,且所述内防护罩(1)与外防护罩(2)之间通过滑轨(7)与滑槽(8)的配合而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滑轨(7)固定设置在外防护罩(2)的端面内侧,所述滑槽(8)设置在内防护罩(1)的端面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罩(1)的端面开设有开孔(16),所述内防护罩(1)的端面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人体红外传感器(9)、微型控制器(10)和蜂鸣器(11),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9)对称设置在开孔(16)的上下两端,所述微型控制器(10)和蜂鸣器(11)亦分别对称设置在开孔(16)的上下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继电器防误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6)的大小形状与继电器本体(5)的端面相同。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熊艳丽董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