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书艳专利>正文

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70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学教学模拟领域的一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包括模拟练习床,模拟练习床下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方形框架,模拟练习床外侧活动设置有移动框架,移动框架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杆,轴杆在两组方形框架内滚动,轴杆靠近方形框架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下侧啮合有第一半弧形齿块,第一半弧形齿块下侧与移动框架内壁下侧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弹簧筒,第一半弧形齿块上侧固定设置有按压块,移动框架上侧外壁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设置有显示屏和超声探测器,移动框架上侧内壁固定设置有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只需一人便可完成超声定位,避免旁人的辅助,而且高效简单,减低模拟练习失误,进而提高模拟效果和效率。

Ultrasound interventional puncture sim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ltrasound intervention puncture simulation practice device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teaching simulation, which comprises a simulation practice bed, a square frame is symmetrically fix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simulation practice bed, a moving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simulation practice bed, the inner wall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moving fram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shaft rod, the shaft rod rolls in two groups of square frames, and the shaft rod is fixed at the side close to the square frame The first gear is fixed,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first half arc gear block,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half arc gear block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bile frame are symmetrically fixed with a spring cylinder,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half arc gear block is fixed with a press block,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mobile frame is fixed with a display screen and an ultrasonic detector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mobile frame is fixed There ar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needs only one person to complete the ultrasonic positioning and avoid the assistance of others, 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simplicity, reducing the mistakes in simulation practice and improving the simulation effect and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教学模拟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微创介入治疗效果变得越来越好。超声波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是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能够清楚的观察到人体内部的构造,而超声介入治疗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通常经验较浅的医生需要通过超声介入穿刺模拟装置磨炼穿刺经验,从而降低手术失败的几率。目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装置通常需要两人配合,其中一人需要模拟穿刺手术,另外一人需配合将超声探头精确定位,这种模拟练习方式不仅需要两人高度的默契度,而且易造成模拟练习失误,进而造成模拟效果和效率低下。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包括模拟练习床,所述模拟练习床下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方形框架,所述模拟练习床外侧活动设置有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在两组方形框架内滚动,所述轴杆靠近方形框架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侧啮合有第一半弧形齿块,所述第一半弧形齿块下侧与移动框架内壁下侧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弹簧筒,所述第一半弧形齿块上侧固定设置有按压块,所述移动框架上侧外壁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设置有显示屏和超声探测器,所述移动框架上侧内壁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移动框架上侧滑动有探测框架,所述探测框架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外侧啮合有第二半弧形齿块,所述第二半弧形齿块外壁固定设置有扳杆,所述扳杆扭簧连接在探测框架后侧壁,所述探测框架前侧壁固定套接有若干组穿刺模拟针。优选的,所述模拟练习床床板固定设置有高度仿真人体模型。优选的,所述模拟练习床下侧外壁对称开设有齿条槽,所述轴杆外壁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分别在其上方的齿条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移动框架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按压块边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移动框架上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探测框架上侧外壁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在其同侧的第二滑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探测框架后侧壁固定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探测框架下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探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置简单,通过观察显示屏,先按压按压块,移动移动框架,在用另外一只手握紧扳杆与推动杆,移动探测框架,使得探头精确定位至高度仿真人体模练习位置,不仅只需一人便可完成超声定位,避免旁人的辅助,而且便于操作,高效简单,减低模拟练习失误,进而提高模拟效果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C处放大结构示意。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模拟练习床,2-方形框架,3-移动框架,4-轴杆,5-第一齿轮,6-第一半弧形齿块,7-弹簧筒,8-按压块,9-显示屏,10-超声探测器,11-齿条,12-探测框架,13-第二齿轮,14-第二半弧形齿块,15-扳杆,16-穿刺模拟针,17-齿条槽,18-第三齿轮,19-第一滑槽,20-第一滑块,21-第二滑槽,22-第二滑块,23-推动杆,24-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包括模拟练习床1,模拟练习床1下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方形框架2,模拟练习床1外侧活动设置有移动框架3,移动框架3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杆4,轴杆4在两组方形框架2内滚动,轴杆4靠近方形框架2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下侧啮合有第一半弧形齿块6,第一半弧形齿块6下侧与移动框架3内壁下侧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弹簧筒7,第一半弧形齿块6上侧固定设置有按压块8,移动框架3上侧外壁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设置有显示屏9和超声探测器10,移动框架3上侧内壁固定设置有齿条11,移动框架3上侧滑动有探测框架12,探测框架1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3,第二齿轮13与齿条11啮合,第二齿轮13外侧啮合有第二半弧形齿块14,第二半弧形齿块14外壁固定设置有扳杆15,扳杆15扭簧连接在探测框架12后侧壁,探测框架12前侧壁固定套接有若干组穿刺模拟针16。其中,模拟练习床1床板固定设置有高度仿真人体模型,提高模拟练习的效果;模拟练习床1下侧外壁对称开设有齿条槽17,轴杆4外壁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三齿轮18,第三齿轮18分别在其上方的齿条槽17内啮合,不仅防止移动框架3在移动过程中左右晃动,提高移动框架3在模拟练习床1移动的稳定性,而且实现移动移动框架3过程中轴杆4的转动;移动框架3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19,按压块8边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块20,第一滑块20在第一滑槽19内滑动,使得按压板8只能垂直向下按压,同时限制按压板8活动范围;移动框架3上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21,探测框架12上侧外壁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22,第二滑块22分别在其同侧的第二滑槽21内滑动,实现探测框架12在移动框架3上侧移动;探测框架12后侧壁固定设置有推动杆23,便于移动探测框架12,探测框架12下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探头24,便于对高度仿真人体模型超声探测。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通过第一齿轮5与第一半弧形齿块5的相互配合,当弹簧筒7处于为压缩状态,第一半弧形齿块6与第一齿轮5相互啮合,限制第一齿轮5的转动,实现轴杆4的转动限制,进而限制移动框架3在模拟练习床1外侧的移动;通过按压块8与弹簧筒7的相互配合,当向下按压按压块8,使得第一半弧形齿块6与第一齿轮5脱离,轴杆4可转动,从而可移动移动框架3;通过第二半弧形齿块14与第二齿轮13的相互配合,并通过齿条11与第二齿轮13的相互配合,当第二半弧形齿块14与第二齿轮13啮合,限制第二齿轮13的转动,从而限制探测框架12在移动框架3上侧的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包括模拟练习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练习床(1)下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方形框架(2),所述模拟练习床(1)外侧活动设置有移动框架(3),所述移动框架(3)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杆(4),所述轴杆(4)在两组方形框架(2)内滚动,所述轴杆(4)靠近方形框架(2)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下侧啮合有第一半弧形齿块(6),所述第一半弧形齿块(6)下侧与移动框架(3)内壁下侧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弹簧筒(7),所述第一半弧形齿块(6)上侧固定设置有按压块(8),所述移动框架(3)上侧外壁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设置有显示屏(9)和超声探测器(10),所述移动框架(3)上侧内壁固定设置有齿条(11),所述移动框架(3)上侧滑动有探测框架(12),所述探测框架(1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与齿条(1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3)外侧啮合有第二半弧形齿块(14),所述第二半弧形齿块(14)外壁固定设置有扳杆(15),所述扳杆(15)扭簧连接在探测框架(12)后侧壁,所述探测框架(12)前侧壁固定套接有若干组穿刺模拟针(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介入穿刺模拟练习装置,包括模拟练习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练习床(1)下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方形框架(2),所述模拟练习床(1)外侧活动设置有移动框架(3),所述移动框架(3)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杆(4),所述轴杆(4)在两组方形框架(2)内滚动,所述轴杆(4)靠近方形框架(2)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下侧啮合有第一半弧形齿块(6),所述第一半弧形齿块(6)下侧与移动框架(3)内壁下侧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弹簧筒(7),所述第一半弧形齿块(6)上侧固定设置有按压块(8),所述移动框架(3)上侧外壁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设置有显示屏(9)和超声探测器(10),所述移动框架(3)上侧内壁固定设置有齿条(11),所述移动框架(3)上侧滑动有探测框架(12),所述探测框架(1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与齿条(1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3)外侧啮合有第二半弧形齿块(14),所述第二半弧形齿块(14)外壁固定设置有扳杆(15),所述扳杆(15)扭簧连接在探测框架(12)后侧壁,所述探测框架(12)前侧壁固定套接有若干组穿刺模拟针(16)。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书艳邓琦
申请(专利权)人:毕书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