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62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包括横跨河道的水文缆道、于水文缆道上行进的测流装置,所述水文缆道包括上下设置的软缆、硬缆,所述测流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分设于硬缆上行进的驱动轮、于软缆上行进的导向轮,支架顶部设雷达流速仪,支架上还设有套接于软缆上的防坠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轮、导向轮于水文缆道上行进,两组行进机构保证运行的稳定性,防坠装置再次保障雷达流速仪的安全性,确保其不会坠落,同时舍弃了绞车牵引安全线,大大降低了成本、能耗。

A kind of wave current measuring equipment for dual track rad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ual track radar wave current measu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ydrological cableway crossing a river channel and a flow measuring device traveling on the hydrological cableway. The hydrological cableway comprises a soft cable and a hard cable arranged up and down. The flow measuring device comprises a bracket, on which a driving wheel arranged on the hard cable and a guide wheel arranged on the soft cable are arranged. The top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radar current meter and a support The fram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anti falling device sheathed on the flexible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travels on the hydrological cableway through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guide wheel, two groups of traveling mechanisms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operation, the anti falling device once again guarantees the safety of the radar current meter, and ensures that it will not fall, at the same time, abandons the winch traction safety line, greatly reducing the cos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
本技术涉及测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
技术介绍
雷达流速仪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河道、防汛等水文测量,江河、灌渠、水资源监测,环保排污,地下水道管监测,城市防洪、山区暴雨性洪水监测,配套无人机实现流速的测量和流速流量的转换。现有的测流设备一般采取由简易缆道吊挂雷达流速仪,雷达流速仪被驱动系统移动到代表垂线处,然后雷达流速仪开始工作,测量并接收测验流速数据,同时采集水位(有线或无线方式),根据借用断面资料与率定的流量计算模型计算流量。流量测验完成后,将原始流量测验数据和流量计算结果存贮在本地数据库中,同时通过GPRS/GSM模块将测流信息发送至测流中心。现有的雷达流速仪在工作时仅用一个或一组行走轮在简易缆道上移动,运行过程中不平稳,必须设置安全线牵引以免其掉落,而安装安全线牵引不仅就要绞车,耗费巨大,并且安全线断裂则雷达流速仪会掉落入水,安全工作也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解决了传统的雷达流速仪使用安全线牵引耗费大且安全保障并不完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包括横跨河道的水文缆道、于水文缆道上行进的测流装置,所述水文缆道包括上下设置的软缆、硬缆,所述测流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分设于硬缆上行进的驱动轮、于软缆上行进的导向轮,支架顶部设雷达流速仪,支架上还设有套接于软缆上的防坠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底板上竖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周向设置至少四根与底板相连的连杆,驱动轮设于底板底部,导向轮、防坠装置均设于连杆上,雷达流速仪设于支撑杆顶部。连杆、支撑杆、底座形成框架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水平段、连接段,所述水平段接于支撑杆,所述连接段一端接于水平段,所述连接段另一端向下倾斜并连接底板,导向轮、防坠装置均设于连接段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上设有配重件。配重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连接段上。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段与连接段所成角度α的范围为:90°<α<120°。进一步地,所述防坠装置包括与连接段可拆卸地连接的支杆,支杆上设有PVC制成的套环,套环套接于软缆。进一步地,所述防坠装置包括支杆、底座、U型锁件,所述支杆与连接段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连接支杆,所述底座顶部端面为内凹球面,所述底座内设有自顶部端面贯穿至底部的通孔,所述U型锁件插接入通孔内并穿出通孔,U型锁件与底座顶部端面形成套接软缆的空间,于穿出通孔的U型锁件上设置外螺纹、与外螺纹配合的螺母。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上设有供软缆卡入的U型槽。进一步地,所述硬缆为槽钢,驱动轮于槽钢的凹槽内行进。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所述底板一端的顶部上设电机,所述底板上设对应电机的方孔,所述方孔两侧的底板底部均设有套管,转轴可转动地设于两套管内,转轴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套管,于延伸出套管外的转轴上设主动轮,从动轮设于底板另一端的底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转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雷达流速仪所在支架通过驱动轮、导向轮于水文缆道上行进,两组行进机构保证运行的稳定性,防坠装置再次保障雷达流速仪的安全性,确保其不会坠落,同时舍弃了绞车牵引安全线,大大降低了成本、能耗;②、支架为框架式结构,减轻了设备的整体重量,使得行进阻力降低,行进更加稳定;③、连接段倾斜设置,降低了支架在行进中的风阻,行进更加平稳;④、可拆卸的配重件,便于根据工作环境,调整设备整体重量,保证行进、工作的稳定性;⑤、连接段向外倾斜,扩大底板的有效使用面积,可在底板上后续增加其他设备;⑥、PVC套环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同时材质比较轻、防水防潮,不仅不会增加行进阻力,同时还因其稳定性能保证支架不会从软缆上掉落;⑦、插接式的U型锁件与底座,实现了快速装配,同时U型锁件与底座顶部端面形成套接软缆的空间不会增大行进中的摩擦力,使得行进平稳;⑧、导向轮上的U型槽使得其与软缆连接紧密,不会轻易脱离,保障了安全性能与正常工作;⑨、驱动轮于槽钢的凹槽内行进,同样使得驱动轮不会从槽钢内脱离,保障了安全性能与正常工作;⑩、电机通过皮带控制驱动轮行进,结构简单且可靠,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方案,成本较低。综上,本技术通过驱动轮、导向轮于水文缆道上行进,两组行进机构保证运行的稳定性,防坠装置再次保障雷达流速仪的安全性,确保其不会坠落,同时舍弃了绞车牵引安全线,大大降低了成本、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中的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支架的仰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软缆,2硬缆,3导向轮,4雷达流速仪,5防坠装置,5a支杆,5b套环,5c底座,5dU型锁件,5e螺母,6底板,7支撑杆,8连杆,8a水平段,8b连接段,9配重件,10主动轮,11从动轮,12电机,13方孔,14套管,15转轴,16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包括横跨河道的水文缆道、于水文缆道上行进的测流装置,所述水文缆道包括上下设置的软缆1、硬缆2,于河道两岸分设基础架,软缆1、硬缆2的两端均连接两岸的基础架,且软缆1设于硬缆2上方,同时硬缆2的数量为二,两条硬缆2在水平面平行设置,两根硬缆2、软缆呈品字形布置。本实施例里,硬缆2为槽钢。所述测流装置包括支架,具体到本实施例,参见图1,所述支架包括底板6,底板6上竖直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周向设置至少四根与底板6相连的连杆8,支撑杆7顶部设雷达流速仪4,所述连杆8包括水平段8a、连接段8b,所述水平段8a接于支撑杆7,所述连接段8b一端接于水平段8a,所述连接段8b另一端向下倾斜并连接底板6,所述水平段8a与连接段8b所成角度α为120°,所述连接段8b上可拆卸地设有配重件9,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决定是否采用配重件9。连接段8b上设于软缆1上行进的导向轮3,所述导向轮3上设有供软缆1卡入的U型槽。具体到本实施例,导向轮3通过转轴转动设于连接钢体上,连接钢体与连接段8b焊接。底板6底部设于硬缆2上行进的驱动轮,驱动轮于槽钢的凹槽内行进。连接段8b上上还设有套接于软缆1上的防坠装置5。继续参见图1,所述防坠装置5包括与连接段8b可拆卸地连接的支杆5a,支杆5a上设有PVC制成的套环5b,套环5b套接于软缆1。套环5b为PVC塑料管,套环5b两端管口通过卡箍连接,此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防坠装置5的数量为二,对称设置于连接段8b上。参见图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包括横跨河道的水文缆道、于水文缆道上行进的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缆道包括上下设置的软缆(1)、硬缆(2),所述测流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分设于硬缆(2)上行进的驱动轮、于软缆(1)上行进的导向轮(3),支架顶部设雷达流速仪(4),支架上还设有套接于软缆(1)上的防坠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包括横跨河道的水文缆道、于水文缆道上行进的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缆道包括上下设置的软缆(1)、硬缆(2),所述测流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分设于硬缆(2)上行进的驱动轮、于软缆(1)上行进的导向轮(3),支架顶部设雷达流速仪(4),支架上还设有套接于软缆(1)上的防坠装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板(6),底板(6)上竖直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周向设置至少四根与底板(6)相连的连杆(8),
驱动轮设于底板(6)底部,导向轮(3)、防坠装置(5)均设于连杆(8)上,雷达流速仪(4)设于支撑杆(7)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8)包括水平段(8a)、连接段(8b),所述水平段(8a)接于支撑杆(7),所述连接段(8b)一端接于水平段(8a),所述连接段(8b)另一端向下倾斜并连接底板(6),
导向轮(3)、防坠装置(5)均设于连接段(8b)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8b)上设有配重件(9)。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8a)与连接段(8b)所成角度α的范围为:90°<α<12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雷达波测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装置(5)包括与连接段(8b)可拆卸地连接的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运高旗远赖亮宋雄管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宇利水信息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