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438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和倒置的油刷,油刷包括刷头和刷杆,刷头一端与平放于底座上的轴承上表面相抵接,刷杆一端固定有控制其在轴承上表面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涂油机构,底座上还固定有夹持机构、压力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涂油机构、夹持机构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耦接,当轴承放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方时,产生一压力信号,PLC控制器响应于该压力信号控制夹持机构将轴承的侧面夹紧,然后控制涂油机构在轴承上方做水平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轴承涂油装置,耗油量小,且润滑效果更佳。

A bearing oi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aring oiling device,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including a base and an inverted oil brush, the oil brush includes a brush head and a brush rod, one end of the brush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which is horizontally placed on the base, one end of the brush rod is fixed with an oiling mechanism which controls its horizontal reciprocating motion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and the base is also fixed with a clamping mechanism, a pressure sensor and a PLC Controller: the oiling mechanism, clamping mechanism and pressure sensor are all coupled with PLC controller. When the bearing is placed above the pressure sensor, a pressure signal is generated. PLC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clamping mechanism to clamp the side of the bearing in response to the pressure signal, and then controls the oiling mechanism to make horizontal reciprocating motion above the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bearing oiling device The oil consumption is small and the lubrication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涂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承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承涂油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在机械传动过程中,可以起到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作用。为使轴承充分发挥并长期保持其应有的性能,需要对轴承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而目前市场上针对轴承的保养方法莫过于定期的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进行涂油。现有的轴承涂油装置中,大多采用喷淋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耗油量大,大量润滑油被喷淋于轴承外没有与其直接接触,造成浪费;且只有少部分润滑油能从轴承的内外圈之间通过,润滑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涂油装置,耗油量小,且润滑效果更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包括底座和倒置的油刷,所述油刷包括刷头和刷杆,所述刷头一端与平放于底座上的轴承上表面相抵接,所述刷杆一端固定有控制其在轴承上表面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涂油机构,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夹持机构、压力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和位于轴承两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涂油机构、第一气缸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耦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转动的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有呈三角形设置的推动块,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供推动块的尖端穿过的通道,当轴承放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方时,产生一压力信号,所述PLC控制器响应于该压力信号控制第一气缸向前运动,使推动块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抵接后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向轴承一侧转动,从而将轴承的侧面夹紧,然后控制涂油机构在轴承上方做水平往复运动。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包括直线部,所述直线部相对推动块的另一端沿轴承切向延伸形成弯折部,所述推动块与直线部相抵接。进一步设置,所述弯折部的端部为与轴承侧面相互配合的弧形。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上竖直固定有旋转轴,所述直线部和弯折部的连接处开设有与旋转轴相互配合的旋转孔。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孔内设有控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背向轴承一侧运动的扭簧。进一步设置,所述涂油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另一水平设置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刷杆固定,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均耦接于PLC控制器。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上竖直固定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相对底座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固定,所述升降杆包括内外套设的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沿轴向间隙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外杆上于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销轴固定。进一步设置,所述刷头包括毛刷部和连接部,所述毛刷部的一端插接固定于连接部内,所述连接部与刷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刷杆均呈中空设置,且所述刷杆的顶端开设有注油口。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的侧面向内开设有与轴承相互配合的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的末端向下开设有置物槽,所述压力传感器嵌设于置物槽内,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面与导向槽的槽底共面。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油刷与轴承直接接触,相对于喷淋耗油量更小,润滑油受重力从内外圈之间通过,过油润滑的方式,润滑效果更佳;其二,夹持机构将第一气缸的直线运动转化为夹持运动,通过左右两个夹板将轴承的侧面夹紧,防止油刷刷油时轴承发生位移;其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垂直设置,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直线运动最终可以转化为油刷的圆周运动,沿轴承周向更均匀地涂抹于轴承上表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升降杆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油刷的分体结构图。图4为导向槽处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夹持机构4、压力传感器5、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和涂油机构3,涂油机构3、压力传感器5和夹持机构4均与PLC控制器耦接,底座1上于压力传感器5上方设有倒置的油刷2,轴承放置于压力传感器5上后,油刷2的刷头21一端与轴承上表面抵接,刷杆22一端与涂油机构3固定,压力传感器5将轴承的压力信号传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响应于该压力信号控制夹持机构4将轴承的侧面夹住,防止轴承在涂油时发生位移,然后控制涂油机构3水平往复运动带动刷头21在轴承顶面水平往复运动,进而将润滑油涂抹至轴承上,润滑油受重力从内外圈之间通过,实现过油润滑,配合轴承工作时自身的转动,实现油的均匀分布;本实施例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相对于喷淋耗油量更小,且过油润滑效果更佳。如图1所示,夹持机构4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41和位于轴承两侧的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可转动的固定于底座1上,第一气缸41与PLC控制器耦接,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一端焊接固定有呈三角形设置的推动块44,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之间形成供推动块44的尖端穿过的通道,当轴承放置于压力传感器5上方时,压力传感器5将压力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响应于该压力信号控制第一气缸41向前运动,使推动块44与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相抵接后带动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朝向轴承一侧转动,从而将轴承的侧面夹紧。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均包括直线部4a和弯折部4b,弯折部4b沿轴承切向延伸,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整体上呈喇叭状设置,可以便于放置轴承;推动块44与直线部4a相抵接,然后带动弯折部4b向内转动实现夹紧;具体的,底座1上竖直固定有旋转轴45,直线部4a和弯折部4b的连接处开设有与旋转轴45相互配合的旋转孔4c,旋转轴45套接固定于旋转孔4c内,进而实现可转动固定;进一步,旋转孔4c内设有扭簧46,具体的,扭簧46的一端与旋转轴45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第一夹板42或第二夹板43焊接固定,在没有第一气缸41驱动的情况下,扭簧46可以控制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背向轴承一侧运动,即朝外运动,进而更方便地取放轴承,避免抵触;另外,弯折部4b的端部为与轴承侧面相互配合的弧形,可以更好地与轴承侧面贴合,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请继续参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倒置的油刷,所述油刷包括刷头和刷杆,所述刷头一端与平放于底座上的轴承上表面相抵接,所述刷杆一端固定有控制其在轴承上表面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涂油机构,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夹持机构、压力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和位于轴承两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涂油机构、第一气缸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耦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转动的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有呈三角形设置的推动块,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供推动块的尖端穿过的通道,当轴承放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方时,产生一压力信号,所述PLC控制器响应于该压力信号控制第一气缸向前运动,使推动块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抵接后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向轴承一侧转动,从而将轴承的侧面夹紧,然后控制涂油机构在轴承上方做水平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倒置的油刷,所述油刷包括刷头和刷杆,所述刷头一端与平放于底座上的轴承上表面相抵接,所述刷杆一端固定有控制其在轴承上表面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涂油机构,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夹持机构、压力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和位于轴承两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涂油机构、第一气缸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耦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转动的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有呈三角形设置的推动块,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供推动块的尖端穿过的通道,当轴承放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方时,产生一压力信号,所述PLC控制器响应于该压力信号控制第一气缸向前运动,使推动块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抵接后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向轴承一侧转动,从而将轴承的侧面夹紧,然后控制涂油机构在轴承上方做水平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包括直线部,所述直线部相对推动块的另一端沿轴承切向延伸形成弯折部,所述推动块与直线部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弯折部的端部为与轴承侧面相互配合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竖直固定有旋转轴,所述直线部和弯折部的连接处开设有与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