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登满专利>正文

双隔膜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40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颖的双隔膜电磁阀,它包括线圈1、铁芯2、阀体3、阀盖4,阀盖4设置在阀体3上,线圈1设置在副隔膜5上,线圈1内的铁芯2与副隔膜的先导泻水口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节省了材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宜于流体流动控制各类生产、生活中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向电磁阀,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隔膜电磁阀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双隔膜电磁阀包括线圈、铁芯、阀体、主阀盖、副阀盖、副隔膜、主阀隔膜、弹簧、线圈设置在副阀盖上,副阀盖上设置先导进水口和先导泻水口,线圈的铁芯与副阀盖上的先导泻水口对应,副阀盖与副阀隔膜之间设置弹簧。这种设计构造复杂,不利于一体化制做,材料消耗多,使加工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结构简单、作用直接的双隔膜电磁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双隔膜电磁阀包括线圈、铁芯、阀体、阀盖,阀盖设置在阀体上,线圈设置在副隔膜上,与阀盖固定连接,线圈的铁芯与副隔膜上的先导泻水口对应,以控制其启闭。本技术的双隔膜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异效果将阀盖一体化设计,节省材料,线圈的铁芯与副隔膜上的先导泻水口对应,使作用直接,减少能耗,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隔膜电磁阀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线圈,2)为铁芯,3)为阀体,4)为阀盖。5)为副隔膜,6)为主隔膜,7)为副隔膜的先导进水口,8)为副隔膜的先导泻水口,9)为副阀腔,10)为泻水口,11)为出水口,12)为主阀腔,13)为进水口,14)为主隔膜的先导进水口,15)为主阀口。实施方式图1所示,将阀盖4一体化制作并固定在阀体3上,线圈1置于副隔膜5上,用螺丝固定在阀盖4上,线圈1内的铁芯2与副隔膜的先导泻水口7对应,以控制副隔膜5启闭,主隔膜6置于主阀口15上,主隔膜6与阀盖4之间装置弹簧,以控制主隔膜6启闭,主隔膜6上开设主隔膜的先导进水口14,副隔膜5上开设副隔膜的先导进水口7和副隔膜的先导泻水口8。线圈通电,铁芯打开副隔膜先导泻水口,副阀腔的水排空,受主阀腔水压的作用,副隔膜组合,打开阀盖泻水口,主阀腔里水被排空,受电磁阀进水口水压作用,主隔膜打开阀体主阀口,电磁阀打开;线圈停止通电,铁芯关闭副隔膜先导泻水口,水从副隔膜先导进水口进入,副阀腔里水积满后形成压力,关闭泻水口。主阀腔因主隔膜先导进水口,一直进水,主隔腔积满水,形成压力,主隔膜组合,关闭电磁阀。权利要求1.一种双隔膜电磁阀,包括阀体(3)、阀盖(4)、线圈(1)、铁芯(2)、阀盖(4)设置在阀体(3)上,其特征在于线圈(1)设置在副隔膜(5)上,与阀盖(4)固定连接,线圈(1)内的铁芯(2)与副隔膜的先导泻水口(8)对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颖的双隔膜电磁阀,它包括线圈1、铁芯2、阀体3、阀盖4,阀盖4设置在阀体3上,线圈1设置在副隔膜5上,线圈1内的铁芯2与副隔膜的先导泻水口对应,本技术设计合理,节省了材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宜于流体流动控制各类生产、生活中使用。文档编号F16K31/06GK2761928SQ20052000356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登满 申请人:陈登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隔膜电磁阀,包括阀体(3)、阀盖(4)、线圈(1)、铁芯(2)、阀盖(4)设置在阀体(3)上,其特征在于线圈(1)设置在副隔膜(5)上,与阀盖(4)固定连接,线圈(1)内的铁芯(2)与副隔膜的先导泻水口(8)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满
申请(专利权)人:陈登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