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03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属于单管双组份美缝剂装置技术领域;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包括外壳、第二活塞、螺纹套、胶瓶本体,所述螺纹套与胶瓶本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与螺纹套滑动相连,所述螺纹套上卡接有刀座,所述第二活塞滑动连接在外壳内且位于刀座的下方,所述外壳底部通过封口盖连接有锡箔纸,所述刀座上连接有切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固化剂组分胶体内置于单管双组份胶瓶中,在工厂组装过程中就已经装配好,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要刺破封口,拉动外壳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可以为客户节省宝贵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可靠性强,均不与胶体发生化学反应。

A new loading structure of curing ag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curing agent loading structure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ingle tube and two-component seaming agent device; a new curing agent loading struc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second piston, a thread sleeve, and a rubber bottle body, wherein the thread sleeve and the rubber bottle body are detachable connections, the shell and the thread sleeve are slidably connected, and the thread sleeve is clamped with a knife holder, and the The second piston is slidably connected in the shell and under the knife se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in foil paper through a sealing cap, and the knife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 cutt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curing agent component colloid built in a single tube two-component rubber bottle, which has been assembled in the factory assembly process, and the user only needs to puncture the seal, pull the shell, and oper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can save valuable time for customers. The material u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reliability and does not react with collo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
本技术涉及单管双组份美缝剂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单管双组份美缝剂主要有同心圆结构及上下结构,这两种结构的产品混合方式都是利用接入外部静态混合管的方式进行混合的,这样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产品的混合品质也达不到效果。在现有市场中,还有一种结构,A组份胶体外置装置于容器中,使用时,待把A组分胶体倒入B组分胶体中后,再将外置搅拌器放入单管胶瓶中,进行手动搅拌混合。这种方式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所以,现有技术由于将A组份胶体外置,导致客户操作复杂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客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包括外壳、第二活塞、螺纹套、胶瓶本体,所述螺纹套与胶瓶本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与螺纹套滑动相连,所述螺纹套上卡接有刀座,所述第二活塞滑动连接在外壳内且位于刀座的下方,所述外壳底部通过封口盖连接有锡箔纸,所述刀座上连接有切刀。优选的,所述锡箔纸贴附于外壳底部的封口盖上,所述封口盖与外壳底端采用超声溶接的方式相连。优选的,所述锡箔纸的厚度为0.01mm。优选的,所述外壳设计为环状结构,中间悬空,圆柱两侧设计有宽度为3mm,壁厚为0.5mm的切口槽。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连接有拉手。优选的,所述刀座和切刀为一体注塑而成。优选的,所述螺纹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刀座上连接有与卡槽对应的卡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通过将第一活塞底部的固定板旋出,拧入推杆,然后再将推杆向上方向轻轻一顶,刺破固化剂袋子后,将固化剂拉杆往上拉出,使固化剂沿着胶瓶的中心线残留在胶瓶的中部,再通过推杆带动搅拌器在胶瓶本体内作往复运动,数次来回拉动搅拌器,使其在管内的A、B双组分胶体充分混合,施工时,将其装入市场上普通单管打胶枪即可进行施工,具体的通过固化剂放置在外壳后通过螺纹套使外壳连接在胶瓶本体的顶部,通过拉动外壳,此时通过外壳内部的第二活塞将固化剂挤出。2、该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通过将第一活塞底部的固定板旋出,拧入推杆,然后再将推杆向上方向轻轻一顶,刺破固化剂袋子后,将固化剂拉杆往上拉出,使固化剂沿着胶瓶的中心线残留在胶瓶的中部,再通过推杆带动搅拌器在胶瓶本体内作往复运动,数次来回拉动搅拌器,使其在管内的A、B双组分胶体充分混合,施工时,将其装入市场上普通单管打胶枪即可进行施工,本装置使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状态:密封静止状态和搅拌状态,以上所述的密封静止状态,是指搅拌器、第一活塞等配件装配好以后打入到单管胶瓶本体中的一种状态,这时第一活塞外周要保持持续对胶瓶本体四周的弹力,第一活塞中的通孔要防止胶体从中部泄漏出来,搅拌状态是指在旋出固定板后,拧入推杆,推杆可以穿过第一活塞中部而进行上下拉动往复动作时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的整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胶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活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活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搅拌器与第一活塞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固化剂装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整体图二;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图7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图7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螺纹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瓶本体;101、封盖;102、注射管;2、活塞机构;201、推杆;202、握把;203、定位板;204、固定板;205、螺柱;2051、密封圈;2052、挡板;206、第一活塞;207、搅拌器;2071、螺套;208、锥形尖头;3、固化剂装载机构;301、外壳;302、刀座;3021、卡勾;303、螺纹套;3031、卡槽;304、拉手;305、第二活塞;306、切口槽;307、封口盖;308、锡箔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单管双组份胶瓶,包括胶瓶本体1、活塞机构2、固化剂装载机构3;活塞机构2主要由第一活塞206、搅拌器207组成,第一活塞206和搅拌器207均滑动连接在胶瓶本体1内;固化剂装载机构3主要由外壳301、第二活塞305、螺纹套303组成,外壳301与螺纹套303滑动相连,第二活塞305与螺纹套303固定相连,且位于外壳301内。外壳301底部设有下料口。胶瓶本体1顶部设有与螺纹套303对应的外螺纹。胶瓶本体1上连接有封盖101,封盖101上设有注射管102。采用以下工作步骤:S1:首先将袋装固化剂放置在外壳301;S2:延续S1将外壳301上的螺纹套303连接在胶瓶本体1的顶部;S3:延续S2同时将活塞机构2安装在胶瓶本体1的底部;S4:延续S3拉动外壳301使其在螺纹套303上滑动,通过内部的第二活塞305将固化剂挤出;S5:在挤出的同时,通过活塞机构2内的搅拌器207对胶瓶本体1的内部进行搅拌;S6:延续S5当外壳301内的固化剂完全挤出后,将螺纹套303取下,搅拌器207回位锁紧;S7:盖上封盖101,通过第一活塞206将胶瓶本体1内混合后的物料挤出。第一活塞206和第二活塞305均采用高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固化剂放置在外壳301后通过螺纹套303使外壳301连接在胶瓶本体1的顶部,通过拉动外壳301,此时通过外壳301内部的第二活塞305将固化剂挤出,同时通过胶瓶本体1的搅拌器207对从而外壳301内挤出的固化剂进行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包括外壳(301)、第二活塞(305)、螺纹套(303)、胶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303)与胶瓶本体(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301)与螺纹套(303)滑动相连,所述螺纹套(303)上卡接有刀座(302),所述第二活塞(305)滑动连接在外壳(301)内且位于刀座(302)的下方,所述外壳(301)底部通过封口盖(307)连接有锡箔纸(308),所述刀座(302)上连接有切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包括外壳(301)、第二活塞(305)、螺纹套(303)、胶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303)与胶瓶本体(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301)与螺纹套(303)滑动相连,所述螺纹套(303)上卡接有刀座(302),所述第二活塞(305)滑动连接在外壳(301)内且位于刀座(302)的下方,所述外壳(301)底部通过封口盖(307)连接有锡箔纸(308),所述刀座(302)上连接有切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箔纸(308)贴附于外壳(301)底部的封口盖(307)上,所述封口盖(307)与外壳(301)底端采用超声溶接的方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的固化剂装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帝斯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