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99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属于产品加工机械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进出料部包括进料管、转接管和灌装嘴,转接管上设有角阀,用以抽料和灌装的阀门。灌装嘴上设有宝塔接头,便于连接防滴漏装置。驱动灌装部包括强注泵和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和强注泵的活塞连杆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设有直线轴承可以在灌装连接杆上滑动,通过气缸的活塞进行对包装袋或盒进行灌装工作,彻底解决灌装时的空气存留问题,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泵体顶部设有圆弧过渡,可以将颗粒料进行完全注出,节省原材料。

An inverted strong injection fi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verted strong injection fill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oduct processing machiner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eeding pipe, a transfer pipe and a filling nozzle through a feeding part, and an angle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fer pipe for pumping and filling. The filling nozzle is equipped with a pagoda joint, which is convenient to connect the anti drip device. The driving filling part includes a forced injection pump and a cylinder.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piston connecting rod of the forced injection pump are all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re equipped with linear bearings which can slide on the filling connecting rod. The piston of the cylinder is used to fill the packaging bags or boxes, so as to thorough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ir retention during filling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top of the pump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circle The arc transition can completely inject the granular material and save the raw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产品加工机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的灌装嘴绝大多数为朝下设置,在对其进行灌装时,会在包装袋或盒中存留空气,针对真空包装的情况下,空气的存留大大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果灌装料为颗粒料时,颗粒料会在强注泵出料口阻塞泵体活塞,进而会有一部分灌装料会存留在泵体内,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彻底解决在灌装时空气存留问题和颗粒料不能完全被注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包括进出料部、驱动灌装部和支撑部;所述进出料部包括进料管、角阀1和三通管道13;所述进料管8的出料口与角阀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三通管道13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宝塔接头2;所述三通管道13的第一进料口与角阀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驱动灌装部包括强注泵和气缸;所述强注泵包括泵体、泵体活塞和活塞连杆;所述泵体的一端设有进出料口,所述泵体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泵体活塞滑动连接在泵体内部;所述活塞连杆贯穿固定板与泵体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活塞连杆远离泵体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所述支撑部包括泵体支撑板、灌装连接杆和泵体安装板;所述灌装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泵体支撑板上;所述灌装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泵体安装板上;所述泵体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和气缸均固定连接在泵体安装板上,所述活塞连杆贯穿第一通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第二通孔;所述直线轴承与灌装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灌装嘴的第二进料口与泵体的进出料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的设有进出料口的一端设为圆弧过渡。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宝塔接头。进一步的,所述灌装连接杆至少设有六个。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安装板和泵体支撑板均与连接板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泵体支撑板为钣金折弯工件,所述泵体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泵体设有进出料口的一端设有圆弧过渡,可以将颗粒料完全注出,节省原材料成本,三通管道上连接有宝塔接头,便于连接装置,便于灌装;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有角阀,控制强注泵与进出料管的开合,便于实现与强注泵的抽料和灌装工序。(2)泵体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凹槽,便于定位安装,同时灌装连接杆可以将连接板进行导向,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连接板进而间接控制强注泵的抽料和灌装,防止强注泵在抽料或灌装时活塞连杆发生偏移,有效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喷嘴向上设置,可以将现有装置灌装后中管道内存在空气的问题彻底解决,同时可以有效地保证灌装料的计量,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成本和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抽料时的工况图;图2为本技术的灌装时的工况图;图3为强注泵的结构分解图。图中:角阀1,宝塔接头2,气缸3,强注泵4,泵体安装板5,连接板6,灌装连接杆7,进料管8,活塞连杆9,直线轴承10,泵体支撑板11,泵体12,三通管道13,固定板14,泵体活塞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包括进出料部、驱动灌装部和支撑部;进出料部包括进料管8、角阀1和三通管道13;进料管8的出料口与角阀1的进料口采用法兰盘连通;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有角阀,用于控制强注泵4的抽料和灌装工作。三通管道13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顶部设置的宝塔接头,防止管道内空气存留问题,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有效控制灌装料的计量。三通管道13的第一进料口与角阀1的出料口连通。驱动灌装部包括两个强注泵4和一个气缸3,两个强注泵4位于气缸3的两侧。强注泵4包括泵体12、泵体活塞15和活塞连杆9;泵体12的一端设有进出料口,泵体12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板14;泵体活塞15滑动连接在泵体12内部,泵体12的设有进出料口的一端设为圆弧过渡,可以将添加颗粒的物料进行完全的注出,节省原材料的使用成本。活塞连杆9贯穿固定板14并与泵体活塞15螺纹连接,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螺栓连接有连接板6;活塞连杆9远离泵体活塞15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板6上,通过气缸3的活塞杆带动连接板6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控制活塞连杆9的移动,实现强注泵4的抽料和灌装的功能,为了活塞连杆9在工作过程中防止位置发生偏移,连接板6的两端螺栓连接有直线轴承10进行活塞连杆9的导向工作。支撑部包括位于装置底部的泵体支撑板11、位于装置中部的灌装连接杆7和位于装置顶部的泵体安装板5,泵体安装板5和泵体支撑板11均与连接板6水平横向设置。灌装连接杆7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泵体支撑板11上,灌装连接杆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泵体安装板5上,为了活塞连杆9和气缸3的活塞杆进行有效工作,在泵体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板14和气缸3均螺栓连接在泵体安装板5上,活塞连杆9贯穿第一通孔,气缸3的活塞杆贯穿第二通孔;直线轴承10与灌装连接杆7之间滑动连接。三通管道13的第二进料口与泵体12的进出料口连通,实现灌装出料的功能。三通管道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宝塔接头2,宝塔接头2连接有防滴漏装置,进行控制强注泵4的灌装工作,防止灌装料的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泵体支撑板11为钣金折弯工件,泵体支撑板11的中部设有凹槽。灌装连接杆7设有六个,在泵体支撑板11的凹槽前后两侧均规定两个,左右两侧各固定一个,用于进行连接板6进行导向。本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这样实现,当强注泵4进行抽料时,角阀1打开,与宝塔接头2连接的防滴漏装置关闭,泵体12的进出料口只与进料管8连通,启动气缸3,通过活塞杆推动连接板6向下移动,带动连接在连接板6上的活塞连杆9进行向下运动,泵体活塞15与泵体12的上部空间形成真空,进而将进料管8内的物料抽进强注泵4内部,完成强注泵4的抽料工作。当强注泵4进行灌装时,角阀1关闭,与宝塔接头2连接的防滴漏装置打开,泵体12的进出料口只与宝塔接头2连通,气缸3的活塞杆拉动连接板6进行上移,活塞连杆9推动活塞15进行上移运动,将强注泵4内部物料注出,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出料部、驱动灌装部和支撑部;/n所述进出料部包括进料管(8)、角阀(1)和三通管道(13);所述进料管(8)的出料口与角阀(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三通管道(13)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宝塔接头(2);所述三通管道(13)的第一进料口与角阀(1)的出料口连通;/n所述驱动灌装部包括强注泵(4)和气缸(3);所述强注泵(4)包括泵体(12)、泵体活塞(15)和活塞连杆(9);所述泵体(12)的一端设有进出料口,所述泵体(12)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板(14);所述泵体活塞(15)滑动连接在泵体(12)内部;所述活塞连杆(9)贯穿固定板(14)与泵体活塞(15)固定连接;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活塞连杆(9)远离泵体活塞(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6)上;所述连接板(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10);/n所述支撑部包括泵体支撑板(11)、灌装连接杆(7)和泵体安装板(5);所述灌装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泵体支撑板(11)上;所述灌装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泵体安装板(5)上;所述泵体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n所述固定板(14)和气缸(3)均固定连接在泵体安装板(5)上,所述活塞连杆(9)贯穿第一通孔;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贯穿第二通孔;所述直线轴承(10)与灌装连接杆(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三通管道(13)的第二进料口与泵体(12)的进出料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置的强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出料部、驱动灌装部和支撑部;
所述进出料部包括进料管(8)、角阀(1)和三通管道(13);所述进料管(8)的出料口与角阀(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三通管道(13)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宝塔接头(2);所述三通管道(13)的第一进料口与角阀(1)的出料口连通;
所述驱动灌装部包括强注泵(4)和气缸(3);所述强注泵(4)包括泵体(12)、泵体活塞(15)和活塞连杆(9);所述泵体(12)的一端设有进出料口,所述泵体(12)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板(14);所述泵体活塞(15)滑动连接在泵体(12)内部;所述活塞连杆(9)贯穿固定板(14)与泵体活塞(15)固定连接;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活塞连杆(9)远离泵体活塞(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6)上;所述连接板(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10);
所述支撑部包括泵体支撑板(11)、灌装连接杆(7)和泵体安装板(5);所述灌装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泵体支撑板(11)上;所述灌装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泵体安装板(5)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青峰占昌林阮少红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英伟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